中國史學(xué)基礎(chǔ)參考書目
說明
本書單針對非歷史專業(yè),旨在了解大概,故只列研究論著。
本書單所列書籍大部分我買過,小部分書籍我讀過。所選書目較為主觀,有個人喜好成分(如印刷史)。
本書單所列書籍僅供參考,不少書籍亦存在問題,抵牾之處唯有多方印證。
本書單偏向于學(xué)術(shù)。一些更為通俗的暢銷書籍沒有列入。若覺得本書單的書籍讀起來有難度,可自行覓之。
任何有關(guān)書目的意見(如某本好書未列入或某本爛書列入的情況),皆可留言。
通史&總論
哈佛中國史
01 《早期中華帝國:秦與漢》
02 《分裂的帝國:南北朝》
03 《世界性的帝國:唐朝》
04 《儒家統(tǒng)治的時代:宋的轉(zhuǎn)型》
05 《掙扎的帝國:元與明》
06 《最后的中華帝國:大清》
劍橋中國史
第1卷 《劍橋中國秦漢史(公元前221-220年)》
第2卷
第3卷 《劍橋中國隋唐史(589-906年)》
第4卷
第5卷 《劍橋中國宋代史 上卷(907—1279年)》
第6卷 《劍橋中國遼西夏金元史(907-1368年)》
第7卷 《劍橋中國明代史 上卷(1368-1644年)》
第8卷 《劍橋中國明代史 下卷(1368-1644年)》
第9卷 《劍橋中國清代前中期史 上卷(1644—1800年 )》
第10卷 《劍橋中國晚清史 上卷 ( 1800-1911年)》
第11卷 《劍橋中國晚清史 下卷 (1800-1911年)》
第12卷 《劍橋中華民國史 上卷 (1912-1949年)》
第13卷 《劍橋中華民國史 下卷 (1912-1949年)》
第14卷 《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 (1949-1965年)》
第15卷 《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 (1966-1982年)》
中國史學(xué)基本問題
《殷周秦漢史學(xué)的基本問題》,中華,2008
《魏晉南北朝隋唐史學(xué)的基本問題》,中華,2010
《宋元史學(xué)的基本問題》,中華,2010
《明清時代史的基本問題》,商務(wù),2013
中國斷代史系列
其他
呂思勉:《白話本國史》,上古,2005
呂思勉:《中國通史》,上古,2009
錢穆:《國史大綱》,商務(wù),2010(九州,2011)
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九州,2011
張蔭麟:《中國史綱》,商務(wù),2015(上古,2019)
李大釗:《史學(xué)要論》,商務(wù),2010
柳詒徵:《國史要義》,商務(wù),2011
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商務(wù),2010
王家范:《中國歷史通論》,三聯(lián),2012
瞿同祖:《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商務(wù),2010
(日)仁井田陞:《中國法制史》,上古,2011
(日)宮崎市定:《宮崎市定亞洲史論考》,上古,2017
(日)內(nèi)藤湖南:《中國史通論》,九州出版社,2018
(日)內(nèi)藤湖南:《中國史學(xué)史》,上古,2008
(日)增淵龍夫:《中國古代的社會與國家》,上古,2017
(日)溝口雄三:《中國的公與私》 ,三聯(lián),2011
(日)溝口雄三:《中國的思維世界》,三聯(lián),2014
(日)溝口雄三:《中國思想史 宋代至近代》,三聯(lián),2014
蕭公權(quán):《中國政治思想史》,商務(wù),2011
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三聯(lián),2017
李澤厚:《中國近代思想史論》,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20
李澤厚:《中國現(xiàn)代思想史論》,三聯(lián),2008
秦暉:《傳統(tǒng)十論》,復(fù)旦社,2003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復(fù)旦社,2013
葛兆光:《宅茲中國》,中華,2011
嚴(yán)耕望:《治史三書》,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法)布羅代爾:《文明史綱》,廣西師大出版社,2003
(法)布羅代爾:《論歷史》,北大社,2021
(法)布洛赫:《歷史學(xué)家的技藝》,人大社,2011(上海社會科學(xué)院出版社,2019)
(英)柯林武德:《歷史的觀念》,北大社,2010
(英)柯林武德:《史學(xué)原理》,北大社,2023
(英)湯因比:《歷史哲學(xué)》,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先秦
徐中舒:《徐中舒先秦史講義》,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
楊寬:《古史探微》,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楊寬:《古史新探》,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上古史
顧頡剛:《古史辨自序》,商務(wù),2011
王玉哲:《中華遠古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
楊寬:《中國上古史導(dǎo)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蘇秉琦:《中華文明起源新探》 ,三聯(lián),2019
許宏:《何以中國》,三聯(lián),2016
孫慶偉:《鼏宅禹跡》,三聯(lián),2018
殷商
張光直:《商文明》,三聯(lián),2019
胡厚宣:《殷商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
西周
許倬云:《西周史 增補二版》,三聯(lián),2018
楊寬:《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日)白川靜:《西周史略》,三秦出版社,1992
李峰:《西周的政體:中國早期的官僚制度和國家》,三聯(lián),2010
李峰:《西周的滅亡:中國早期國家的地理和政治危機》,上古,2016
春秋
童書業(yè):《春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商務(wù),2010;上古2019)
顧德融,朱順龍:《春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
戰(zhàn)國
楊寬:《戰(zhàn)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秦漢
呂思勉:《秦漢史》,上古,2005(商務(wù),2010)
錢穆:《秦漢史》,九州,2011
林劍鳴,《秦漢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
張金光:《秦制研究》,上古,2004
楊聯(lián)升:《東漢的豪族》,商務(wù),2011
徐復(fù)觀:《兩漢思想史》,九州,2014
田余慶:《秦漢魏晉史探微》 ,中華,2011
閻步克:《波峰與波谷:秦漢魏晉南北朝的政治》,北大社,2017
閻步克:《從爵本位到官本位》,三聯(lián),2017
閻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15
閻步克:《品位與職官》,中華,2009
閻步克:《察舉制度變遷史稿》,北師大社,2021
閻步克:《中國古代官階制度引論》,北大社,2021
魏晉
呂思勉:《兩晉南北朝史》,上古,2005
王仲犖:《魏晉南北朝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2020)
陳寅?。骸段簳x南北朝史講演錄》, 天津人民出版社,2017
湯用彤:《魏晉玄學(xué)論稿》,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上古,2019;商務(wù),2020)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史論叢》,商務(wù),2010
周一良:《魏晉南北朝史論集》,商務(wù),2020
田余慶:《東晉門閥政治》,北大社,2012
胡寶國:《漢唐間史學(xué)的發(fā)展》,北大社,2014
胡寶國:《將無同》,中華,2020
仇鹿鳴:《魏晉之際的政治權(quán)力與家族網(wǎng)絡(luò)》,上古,2020
(日)宮崎市定:《九品官人法研究:科舉前史》,三聯(lián),2020(大象,2020)
(日)川勝義雄:《魏晉南北朝》,后浪,2022
(日)川勝義雄:《六朝貴族制社會研究》,上古,2018
隋唐
呂思勉:《隋唐五代史》 ,上古,2005
陳寅?。骸端逄浦贫葴Y源略論稿 唐代政治史述論稿》,三聯(lián),2015(譯林,2020)
王仲犖:《隋唐五代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2021)
岑仲勉:《隋唐史》,商務(wù),2015
(日)谷川道雄:《隋唐帝國形成史論》,上古,2011
吳宗國:《唐代科舉制度研究》,北大社,2022
賴瑞和:《唐代基層文官》,中華書局,2008
賴瑞和:《唐代中層文官》,中華書局,2011
賴瑞和:《唐代高層文官》,中華書局,2017
黃正建:《走進日常:唐代的衣食住行》,中西書局,2019
李碧妍:《危機與重構(gòu):唐帝國及其地方諸侯》,北師大出版社,2015
仇鹿鳴:《長安與河北之間:中晚唐的政治與文化》,北師大出版社,2018
宋
陳振:《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漆俠:《宋代經(jīng)濟史》,中華,2009
包偉民:《宋代地方財政史研究》,人大社,2011
包偉民:《宋代城市研究》,中華,2014
鄧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三聯(lián),2014
鄧小南:《宋代文官選任制度諸層面》,中華書局,2021
(美)艾朗諾《才女之累:李清照及其接受史》,上古,2017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三聯(lián),2011
(美)田浩:《朱熹的思維世界》,江蘇人民出版社,2019
明
彭勇:《明史》,人民出版社,2019
孟森:《明史講義》,中華,2016(商務(wù),2011;上古,2019)
南炳文:《明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2021)
黃仁宇:《萬歷十五年》,三聯(lián),1997
顧誠:《南明史》,光明日報出版社,2011
顧誠:《明末農(nóng)民戰(zhàn)爭史》,光明日報出版社,2012
(日)溝口雄三:《中國前近代思想的屈折與展開》 ,三聯(lián),2011
(日)溝口雄三:《李卓吾·兩種陽明學(xué)》 ,三聯(lián),2013
(日)大木康:《明末江南的出版文化》,上古,2020
(加)卜正民:《縱樂的困惑:明代的商業(yè)與文化》,廣西師大出版社,2016
(美)史景遷:《前朝夢憶:張岱的浮華與蒼涼》,廣西師大社,2010
(美)夏伯嘉:《利瑪竇:紫禁城里的耶穌會士》,上古,2020
清
孟森:《清史講義》,中華,2010(商務(wù),2011)
(美)史景遷:《曹寅與康熙:一個皇帝寵臣的生涯揭秘》,廣西師大社,2014
(美)史景遷:《康熙:重構(gòu)一位中國皇帝的內(nèi)心世界》,廣西師大社,2014
(美)史景遷:《雍正王朝之大義覺迷》,廣西師大社,2011
(美)史景遷:《太平天國》,廣西師大社,2011
羅爾綱:《太平天國史》,中華,2000
王業(yè)鍵:《清代田賦芻論》,人民出版社,2008
周健:《維正之供:清代田賦與國家財政(1730—1911)》,北師大社,2020
(美)孔飛力:《叫魂 1768年中國妖術(shù)大恐慌》,三聯(lián),2014
(美)羅威廉:《漢口:一個中國城市的沖突和社區(qū)(1796-1895)》,人大社,2016
蕭公權(quán):《中國鄉(xiāng)村:19世紀(jì)的帝國控制》,聯(lián)經(jīng),2014(九州,2018)
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法律出版社,2011
胡恒:《皇權(quán)不下縣?清代縣轄政區(qū)與基層社會治理》,北師大社,2015
趙世瑜:《狂歡與日常:明清以來的廟會與民間社會》,北大社,2017
趙世瑜:《小歷史與大歷史:區(qū)域社會史的理念、方法與實踐》,北大社,2017
趙世瑜:《在空間中理解時間:從區(qū)域社會史到歷史人類學(xué)》,北大社,2017
劉志偉:《在國家與社會之間:明清廣東地區(qū)里甲賦役制度與鄉(xiāng)村社會》,人大社,2010
(美)蘇成捷:《中華帝國晚期的性、法律與社會》,廣西師大社,2023
(美)黃宗智:《清代以來民事法律的表達與實踐》,法律出版社,2014
(美)羅友枝,(美)黎安友 ,(美)姜士彬:《中華帝國晚期的大眾文化》,北師大社,2022
(美)艾爾曼:《晚期帝制中國的科舉文化史》,社科文獻出版社,2022
(日)宮崎市定:《科舉史》,大象,2020
(美)周紹明:《書籍的社會史:中華帝國晚期的書籍與士人文化》,北大社,2009
(美)賈晉珠:《謀利而?。?1至17世紀(jì)福建建陽的商業(yè)出版者》,福建人民出版社,2019
蘇精:《馬禮遜與中文印刷出版》,學(xué)生書局,2000
蘇精:《鑄以代刻:十九世紀(jì)中文印刷變局》,中華,2018
(美)包筠雅:《文化貿(mào)易:清代至民國時期四堡的書籍交易》,北大社,2015
(加)季家珍:《印刷與政治:〈時報〉與晚清中國的改革文化》,廣西師大社,2015
(美)張婷:《法律與書商:商業(yè)出版與清代法律知識的傳播》,社科文獻出版社,2022
李仁淵:《晚清的新式傳播媒體與知識份子:以報刊出版為中心的討論》,稻鄉(xiāng),2012(鳳凰,2019)
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xué)術(shù)史》,商務(wù),2011(中華,2019)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xué)術(shù)史》,九州,2011
余英時:《論戴震與章學(xué)誠:清代中期學(xué)術(shù)思想史研究》,三聯(lián),2012(三民,2016)
王汎森:《權(quán)力的毛細管作用:清代的思想、學(xué)術(shù)與心態(tài)》,北大社,2015
近代
蔣廷黻:《中國近代史》,開明書店,2021(中華書局,2016)
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港中大出版社,2019
徐中約:《中國近代史》,港中大出版社,2002
唐德剛:《從甲午到抗戰(zhàn)》,臺海出版社,2016
唐德剛:《從晚清到民國》,中國文史出版社,2015
陳旭麓:《近代中國的新陳代謝》,三聯(lián),2017
茅海建:《天朝的崩潰 鴉片戰(zhàn)爭再研究》,三聯(lián),2017
茅海建:《近代的尺度 兩次鴉片戰(zhàn)爭軍事與外交》,三聯(lián),2018
(美)史景遷:《追尋現(xiàn)代中國》,時報,2003
(美)孔飛力:《中國現(xiàn)代國家的起源》,三聯(lián),2013
(美)周策縱:《五四運動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19
(日)石川禎浩:《中國近代歷史的表與里》,北大社,2015
秦暉:《走出帝制 從晚清到民國的歷史回望》,群言出版社,2015
(美)黃宗智:《長江三角洲的小農(nóng)家庭與鄉(xiāng)村發(fā)展》, 廣西師大社,2023
(美)黃宗智:《華北的小農(nóng)經(jīng)濟與社會變遷》,廣西師大社,2023
馬俊亞:《被犧牲的“局部”:淮北社會生態(tài)變遷研究(1680-1949)》,四川人民出版社,2023
王笛:《茶館: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觀世界(1900-1950)》,社會科學(xué)文獻出版社,2010
(美)芮哲非:《谷騰堡在上海:中國印刷資本業(yè)的發(fā)展(1876—1937)》,商務(wù),2014
(美)墨磊寧:《中文打字機:一個世紀(jì)的漢字突圍史》,廣西師大社,2023
茅海建:《戊戌時期康有為、梁啟超的思想》,三聯(lián),2021
茅海建:《從甲午到戊戌:康有為〈我史〉鑒注》,三聯(lián),2018
王汎森:《章太炎的思想》,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陸健東:《陳寅恪的最后20年》,三聯(lián),2013
胡適:《胡適口述自傳》,廣西師大出版社,2009
余英時:《重尋胡適歷程》,聯(lián)經(jīng),2014
江勇振:《舍我其誰:胡適》,聯(lián)經(jīng),2011
王汎森:《傅斯年》,三聯(lián),2017
余英時:《未盡的才情 從〈日記〉看顧頡剛的內(nèi)心世界》,聯(lián)經(jīng),2007
王汎森:《近代中國的史家與史學(xué)》,陜西人民出版社,2022
王汎森:《思想是生活的一種方式:中國近代思想史的再思考》,北大社,2018
羅志田:《權(quán)勢轉(zhuǎn)移 代中國的思想與社會》,北師大出版社,2014
何兆武:《上學(xué)記》,牛津,2022
何兆武:《上班記》,牛津,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