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繁欽】《建章鳳闕賦》解讀
建章鳳闕賦
筑雙鳳之崇闕,表大路以遐通,上規(guī)圜以穹隆,下矩折而繩直,長楹森以駢停,修桷揭以舒翼,象玄圃之層樓,肖華蓋之麗天,當蒸暑之暖赫,步北楹而周旋,鷦鵬振而不及,豈歸雁之能翔,抗神鳳以甄甍,似虞庭之鏘鏘,櫨六翮[he?]以撫跱,俟高風之清涼,華鐘金獸,列在南廷,嘉樹蓊薆,奇鳥哀鳴,臺榭臨池,萬種千名,周櫩[ya?n]輦道,屈繞紆縈。
撟不雕兮木不礱,反淳厖兮踵玄洞,闡所跡兮超遐蹤。
(作者:魏·繁欽)
作者簡介:
繁欽(?—218),字休伯,東漢潁川(今河南許昌)人。曾任曹操主簿,善文才機辯,以詩、賦、文章知名于世。有集十卷,今存《繁休伯集》。
點評:
漢代宮殿建章宮始建于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位于未央宮以西,長安城外的上林苑中,形制規(guī)模更大于未央宮。未央宮與建章宮之間有飛閣輦道相通,建章宮規(guī)模宏大,號稱“千門萬戶”。雙鳳闕實際上是建章宮的東門,由于上面裝有兩只高五尺的鎏金銅鳳凰而得名。建章宮在西漢末年戰(zhàn)火中毀于一旦,繁欽《建章鳳闕賦》序中寫道:“秦漢規(guī)模,廓然泯毀,惟建章鳳闕,聳然獨存,雖非象魏之制,亦一代之巨觀?!狈睔J在這段文字中對秦漢宮殿在歷史上遭到的毀壞表示出極大的遺憾,面對幸免于難的雙鳳闕,作者寫下這篇作品,以此寄托自己的追憶和思慕情懷。
作品主要鋪陳了建章宮中雙鳳闕的非凡氣象。分別從位置、作用、高度、外形特征、建筑材料及建筑形式、登闕觀感等多個方面予以詳細描寫,對于我們了解當時雙鳳闕的形貌具有重要意義。漢代建章宮經(jīng)歷了時間的洗禮后,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幾乎蕩然無存,連當年繁欽能夠看到的雙鳳闕,亦僅存闕形夯土臺,留給我們無限遐想。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