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些行為都叫「自我破壞」?從此所有的自救都有了抓手 | 你永遠不會知道一本好

你一定也是走了很遠的路才到這里吧?——自救指北(1)
太長不看版:
什么是自我破壞:自我打壓和貶低
自我破壞的原因:和大腦有關(guān)
停止自己破壞的方法之一:轉(zhuǎn)變自我對話的方法
不要只看到別人的結(jié)果,尊重個體差異和自我感受,不要評價自己的傷口。
學會將消極的未來幻想轉(zhuǎn)換為積極的,把我自省的度。
正文:
chapter1:我們?yōu)槭裁磿@樣和自己說話?
1、自我破壞的心理的表現(xiàn):拖延癥-自我貶低-低估自己-自我要求苛刻,這些都會阻撓你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
2、自我破壞時,明面上都在爭取高目標,實際上都在自我阻攔。
3、《當下的力量》——>你不等于你的大腦:當你完成目標或者逃避目標的時候,大腦都會分泌幸福的多巴胺,當大腦不知道選哪個的時候,自我打壓就會乘虛而入。
4、《如何停止自我破壞》:恰當?shù)恼Z言-清晰的思維-果斷的行動-精確的認知-真實的感覺
5、感觸較為深刻的是語言的力量:消極自我暗示會帶來糟糕的體驗
方法1:使用“還”字,成長性思維
不恰當?shù)淖晕野凳?我不會做(對自己能力的絕對判斷)
恰當?shù)淖晕野凳?我只是還沒有學會
方法2:用“什么”和“怎樣”來代替為什么
阻礙式提問:為什么這樣的事情總發(fā)生在我身上?為什么我不可以?
壞處:自我討伐,偏離解決問題的道路
鼓勵式提問:什么方法我還沒有試過?我還可以怎樣行動?
?好處:幫忙找回注意力
chapter2:不要做全世界第一個跳出來“欺負”自己的人
1、《簡單心理,向內(nèi)看見》:不要相信所謂的“別人可以我為什么不可以”,這已經(jīng)是在把自己放到別人的維度里面和別人比較,在心理上去別人家找自己家的戶口本,去別人那找自己問題的答案。
這句話除了一定的鞭策作用,更多的帶來一些糟糕的體驗:
(1)無法從真實的世界中或者滿足
(2)覺得必須擁有別人擁有的東西才算幸福
(3)看不清自己,看不清自己究竟想要什么,看不清自己的優(yōu)勢,無法利用自己的優(yōu)勢
要結(jié)合客觀情況反思目前所汲汲渴求的高目標是否合適?
2、我們總是善于用美化的別人某部分的生活,作為錨點,來否定自己的全部
人很容易在自己的視角里替他人排除萬難,其實別人可能是痛苦前置了,其次,就算別人沒有痛苦,又怎么樣who care?要自己欺騙自己嗎?
體質(zhì)健康和免疫系統(tǒng)受損的孩子,感冒的時候身體反應和所體驗到的感受是不一樣的,要尊重自己的感受,尊重個體的差異性(經(jīng)歷-創(chuàng)傷-脆弱),痛苦感是真實的,不要評價自己的傷口。
別人不能痛苦,我也不能痛苦:這會掩蓋了自己的問題,既找不到方法,又要假裝,錯過了解決問題的機會。
chapter03:5秒法則與納瓦爾寶典
1、我們對自己的負面評價會讓我們產(chǎn)生對未來的負面幻想。類似于還沒有開始就對自己說,萬一我搞砸了呢?
方法-逆轉(zhuǎn)負面幻想的5秒法則:當你捕捉到自己負面的情緒,倒數(shù)5個數(shù),然后將負面的話語替換為積極的話語。
給正面和負面幻想平等的機會
負面幻想:焦慮-慌亂-真的搞砸
正面幻想:調(diào)整呼吸,去真正的做這件事
積極的開啟每一天,保住“當下”
2、人自省的時候批評的度在哪里?
具體的表揚(個人,我真不錯)
廣泛的批評(針對某件事,避免對自己進行人身攻擊)
例:我可能使用的方法不對,下次吸取教訓
????我從這件事中學到了什么,下次爭取
chapter04:建議
手機多放讀書或者聽書的app,在床頭多放基本隨手可以拿起來的書
把書和自己經(jīng)常做的事情結(jié)合起來,比如打開兩次視頻軟件看一次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