褶皺學習心得:褶皺的分類-初步選擇學習資料
今天想去明確褶皺的分類,查了一些相關資料。
最先看了伯里曼的人體著衣教程,但是發(fā)現(xiàn)對我來說很晦澀,一方面我覺得半搭扣形下垂型的分類似乎和其他的并不能形成完美的對應,產生了迷惑,另一方面解說比較難懂。
于是我又翻帖子和知乎的褶皺問題,發(fā)現(xiàn)大家比較推薦霍加斯和vilppu的布料教程,并且這兩種是不同的邏輯。
霍加斯的那本布料書沒有太仔細看,只是掃了一眼,個人感覺沒有太直觀。于是主要是找vilppu的教學體系的一些教程。
一開始看的是vilppu學生的教程《美國人物速寫教程》,因為這本是中文版。我覺得這本的分類方式很對我的口味,而且能明顯感覺到他的分類其實是改進了伯里曼原先的分類方法。
為了更好的理解并搭配b站vilppu的視頻食用,又找到了vilppu寫的布料教程書。
很幸運,vilppu的布料繪畫教學和他的學生的《美國人物速寫教程》對于布料褶皺的七種分類是一致的。而且英文版并不晦澀難讀。我認為從這種分類來入手很適合我。
值得注意的是,在vilppu的教程中,后兩種波形褶皺和靜態(tài)褶皺的篇幅比較少。而管形和兜布形又比較好理解。所以可以把學習的重點放在中間這三種,即半鎖形,螺旋形和z形褶皺上。
在學習的過程中,這兩本教材有些時候褶皺的英文譯名更生動,有時中文講解更清晰。可以把《美國人物速寫教程》和《Vilppu Drawing Drapery The Clothed Figure The Seven Basic Folds》對照來使用。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