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萬元以內(nèi)無解之選?試駕長安逸達
不知不覺,長安在轎車領(lǐng)域已經(jīng)布局了逸動、銳程、逸達和UNI-V四個系列,緊湊型轎車有必要劃分得如此精細嗎?帶著這樣的疑問,我們希望在家族中最年輕的逸達身上尋找答案。
長安逸達
長安UNI系列打出了“K、T、V”這一響亮的組合拳,而它們也成為長安現(xiàn)役產(chǎn)品中最個性的一組。如此成功的設計,不延續(xù)到其它車型確實可惜,那么逸達就全面仿照了UNI-V的設計靈感。逸達的車頭采用了全新的無邊界倒梯形中網(wǎng),結(jié)合修長的頭燈,車頭如同一位咧嘴笑的猛獸。
長安逸達
長安逸達的車身尺寸為4770×1840×1440/1450mm,軸距達到了2765mm,不僅車身比例協(xié)調(diào),線條也格外舒展。該車車頂采用了時下流行的溜背式設計,搭配隱藏式門把手和18英寸旋風輪圈,不僅設計動感前衛(wèi),還能夠有效降低風阻。
長安逸達
逸達的尾部同樣讓人眼前一亮,長條狀的尾燈一直延伸至后翼子板,內(nèi)部激光式的示廓燈顯得格外犀利,與頭燈形成呼應。更加獨具匠心的是,逸達的后車標就是后尾門的開啟按鍵,設計十分巧妙。
長安逸達
長安逸達中控臺采用了10.25英寸懸浮式液晶儀表與13.2英寸中控屏的組合。液晶儀表盤又扁又寬,不僅顯示信息豐富,也充當了一定HUD的角色;中控屏則是采用了略顯方正的縱向屏幕,操作邏輯更接近手機。
長安逸達
我們試駕的這臺逸達采用了云山綠搭配玫瑰金的顏色組合,中間還伴有棕色木紋飾板,色彩搭配以素雅為主,營造的效果更加貼近自然。
長安逸達
小巧的電子排擋桿表面采用了皮質(zhì)包裹,握感不錯,D、N、R擋需要推動檔桿操作,而P擋進行了外置按鍵處理。排擋桿前方配有手機無線充電,后方是兩個水杯架與中央扶手箱,儲物空間中規(guī)中矩。不過得益于電子排擋的應用,中控臺下方額外設置了下層儲物格,并設有點煙器電源、USB電源和SD卡槽。
長安逸達
長安逸達的前排座椅非常寬大,真皮座椅質(zhì)地比較柔軟,對臀部和腰部的包裹比較到位,舒適度在同級別屬于上等。
長安逸達
溜背的外形讓很多人擔心它的后排表現(xiàn),而長安設計師巧妙地將后排坐墊進行了上揚處理,雖然臀部位置較低,但大腿依舊得到了很好的承托,頭部空間也得到了保障,在設計和實用性方面達到了完美的平衡。
長安逸達
長安逸達搭載藍鯨NE系列1.5T渦輪增壓發(fā)動機,最大功率125kW,最大扭矩260N·m,匹配7速雙離合變速箱。這套動力組合格外成熟,在長安UNI-V和CS75PLUS等車型中都有配備。
長安逸達
作為一輛只有1.3噸重的緊湊級轎車來說,你大可不必擔心這臺1.5T發(fā)動機的動力表現(xiàn),它的動力可以用隨踩隨有來形容,在城市中起步和超車顯得非常從容。
長安逸達
營造出從容感的另一原因就是變速箱的表現(xiàn),這臺雙離合變速箱很會猜測駕駛員的意圖,并對指令執(zhí)行得格外迅速。想要急加速,變速箱會在深踩油門之后快速降擋,保證動力的及時跟進。
長安逸達
長安逸達采用了前麥弗遜式獨立懸掛與后扭力梁式非獨立懸掛的組合,懸掛表現(xiàn)比預想的更軟,整體來說還是考慮到家用的定位。
長安逸達
新車的隔音降噪在中低速段表現(xiàn)不錯,但在80km/h以上后,胎噪有些明顯,并在不同瀝青路面的表現(xiàn)差異較大,這套輪胎還是比較“挑路面”的。
長安逸達
8.39-10.79萬元是長安逸達的官方指導價,五款車型有四款都在10萬元以內(nèi),并且目前官方還推出了暢享版限時優(yōu)惠,8月31日前可享受6000元現(xiàn)金直降,售價僅需7.79萬元。雖然是全系的入門版車型,但該車仍然標配倒車影像、LED大燈和定速巡航等實用配置。那么再回歸我們開篇的問題,逸達的出現(xiàn)會不會構(gòu)成內(nèi)部競爭呢?也許,當你在逸達和UNI-V之間猶豫,又或是逸達與逸動中再三糾結(jié),那么對長安來說,目的就已經(jīng)達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