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厚武|水墨之界—中國當代書畫名家學術邀請展



【藝術家簡介】
?????
姚厚武,祖籍山東臨沂,1954年生于黑龍江省林口縣,定居北京,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松原市美術家協(xié)會副主席,山東當代山水畫院副院長,河北美術學院特聘教授、山水畫高研班導師,牡丹江師范學院客座教授,北京南海畫院創(chuàng)作部主任,中國水墨研究院院士,中國冰雪畫研究會理事。建國60周年被中國文聯(lián)評為六十年六十強中青年畫家,21世紀最具收藏價值潛力中國山水畫100家之一,2012年被評為當代最具學術價值與市場潛力的30位畫家之一。2013年至2015年連續(xù)入選當代畫壇最具升值潛力的中國畫100家。2017—2018中國美術家百位人物榮譽榜。
【作品鑒賞】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雄渾古拙 寄意遼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姚厚武山水畫作品賞析
????????????????????????????????????????????????????????????????????????????????????????????????? 文/李寶林
?????? 姚厚武的山水畫作品在繼承與創(chuàng)新的實踐中,顯示出其不同尋常的藝術潛質及良好的藝術感受力,他以獨到的筆墨語言與恰到好處的整體把握為我們營造出北派山水強悍雄勁的新圖式。姚厚武的作品師承了李家山水雄渾樸拙的筆墨風范精華,用筆大膽,恣肆縱橫,其作能傳達出一種雄渾樸拙,蒼潤、古雅的氣息,既有南派山水的舒展、空靈,又有北派山水的剛猛、豪放;既有水墨交融的滋潤,又有枯筆飛白的剛勁;既有潑墨揮灑的厚重,又有細線勾勒的靈動。他以自己獨特的感悟抒寫著筆墨的蒼潤之美,在創(chuàng)作實踐中把南北不同過的畫風進行了融合、互動,取長補短演繹出手法多樣,風格鮮明的現(xiàn)代山水新面貌。

姚厚武早年受到正規(guī)而又傳統(tǒng)的教育,又有豐厚的中西文化積淀,同時他也十分敬重中國山水畫的傳統(tǒng)精神,他層系統(tǒng)研習過范寬、龔賢、八大、四王等大量古代山水畫大師的名作。他喜好石濤的潑墨破氣,汲取沈周的筆勢簡練,推崇徐渭的水墨寫意,領略四王的筆墨精髓,從而在創(chuàng)作中融古貫今,推陳出新。揮毫時能闊筆大寫,盡展水墨交融的氣韻和墨彩絢爛的雅逸。此外,姚厚武還有著扎實的理論功底和廣博的知識面,正式這種全面的學養(yǎng),促成了其富涵文人氣象的筆墨語言。

綜觀姚厚武的系列作品,發(fā)現(xiàn)其呈示出的既是傳統(tǒng)面貌,又由傳統(tǒng)風格轉向意向形態(tài),即在具象與抽象之間借助筆墨,情感溶入寫心寫意的味道,從而在繼承中求創(chuàng)新,在沖突中求融合,使筆墨的情感張力達到和諧統(tǒng)一。

中國畫作為傳統(tǒng)的視覺表現(xiàn)形式,其獨具的藝術審美價值又是其它畫種所不能取代的。畫家寄情山水,以肆意的筆墨,灑脫的筆法去勾勒理想的山。這也是姚厚武能在山水畫領域取得成績的關鍵所在。

姚厚武深知書畫同源,故于書法用功尤甚,他的書作字勢橫展,波折突出,嚴謹不失靈動意趣,古樸遒勁,醇厚雄渾,泫然大氣,所以他的畫作有筆有墨,通過線條的律動感來構成畫面的恢弘氣勢,筆意縱橫、變化多端,形成了其獨具神韻的山水畫筆墨語言符號。

中國畫講求立象盡意。姚厚武非常善于處理畫面中“情”與“景”的關系,正是因“意”與“象”的關系不同,使意象類型也產生了區(qū)別。如有的藝術家在創(chuàng)作中追求“天真”、“自然”的格調、“興象天然”,力求把主題情思盡可能隱沒于自然的本來面目之中,隱“意”而顯“象”,客體為主,主體為從,如入無我之境。有的藝術家在創(chuàng)作中突出主體情思,把外在對象作為心靈的寄托,濃情的投射,以我為主,物也從,我為體,物為用,營構“有我之境”,在我國詩論中,前者屬“興象”類,后者屬“喻象”類,詩畫相通。姚厚武的作品大概也可分為兩大類,即“興象”“喻象”交相為用。姚厚武在創(chuàng)作中能把濃情灌注、投射到形象之中。他的畫重氣勢,重神韻,重意趣,他把氣、理、情、意、趣融為一體,他以自己的方式方法,真誠地自然之神韻,有“盡廣大而致精微”之妙,較好的展示出其高潮的繪畫技能。

中國畫筆墨集造型、傳意、流美于一體,是高度凝煉,濃縮的藝術手段,是多功能的復合載體。前任論畫說“凡狀物者,得其形不若得其勢,得其勢不若得其韻,得其韻不若得其性”。筆墨是表達人們思想情感的形而下的工具和手段,它所表現(xiàn)出的筆情墨趣事形而上的,它既具獨特的形式美感,又具人們情感追求的最高審美境界。一幅中國畫的筆墨,要能在表現(xiàn)形、勢、韻、性等諸方面都達到令人嘆服的高度,才是充分發(fā)揮了筆墨的功能,才稱得上是筆精墨妙。

從姚厚武的近作《巴山春意》等作品來看,其樸拙雄渾,粗狂豪放又極富情感與視覺張力的獨特畫風漸趨形成。其作無一不呈現(xiàn)著從畫家心間流暢而出的蓬勃向上的生命力,欣欣然,活脫脫,呼之欲出,給人一種直抵靈魂的感悟。

從姚厚武的近期系列作品中可以看出,畫家融主觀情感、性靈于客觀的景物之中,看似平淡又可見奇險,山巒重疊,開合有序,結構嚴謹,穩(wěn)—有富于變化,設色灰暗沉著,營造出一種縱橫恣肆、氣韻高古的意境。他以今人之心揣測古人之意,能達到這種境界實屬難得。同時,從他的近期系列作品中能看到,他的山水畫從宋人丘壑、元人筆墨中得悟,對董其昌的用筆施墨有深刻的理解,又進一步登石濤的堂奧,在墨法上得力于黃賓虹。

姚厚武師承傳統(tǒng)又能以自己的感悟和理解賦予其作品以時代精神,成功的融入現(xiàn)代構成,以滿構圖的大景山水呈示出層次繁復的縱深感,使其作品充滿了生機和活力。姚厚武善于用墨,正如他對黑白有著詩意的理解,他以精墨大寫,直取山川靈魂。正是他能嫻熟地運用這兩種特質,所以他的作品既有山輝川媚之姿,又能有蘊玉藏珠之富;呈示出厚重磅礴的氣勢;他擅于放筆抒懷,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東方水墨的無窮魅力,形成富含文人氣象的筆墨語言特色。

姚厚武的作品具有平淡古雅的審美意趣,他的畫作較好的傳承了中國畫藝術特有的清空、超然、蘊藉與典雅,在其作品中體現(xiàn)出東方式的天人合一的藝術精神和儒釋道禪文化意韻。在提煉筆墨的同時,姚厚武不為時風左右,并能著力提高學養(yǎng),拓展視野,融匯中西。
姚厚武正值盛年,新世紀以來他客居京華研修多年,致力于中國山水畫地傳承與創(chuàng)新,并已成為當代山水畫壇的新秀,表現(xiàn)出樸茂、清新、率意雄渾的大家風范,實為難能可貴。

尋繹的藝術人生歷程,正如王安石的一段游記:“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可以。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zhèn)ァ⒐骞?,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在藝術的尋幽探勝之旅中,我們期待著姚厚武不斷超越自我,到達奇險至美的大化之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