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Steam deck,G胖整了個好評如潮的“傳送門3”

3月2號,V社“隆重”推出了一款免費短篇游戲《光圈科技打工記》。它是以經(jīng)典的解密游戲《傳送門》系列游戲宇宙為背景,延伸出來的拓展故事。

( 看到這個簡介我就感覺到了不對,是誰告訴我這可能是《傳送門2》續(xù)作的?)?
這個游戲的確不是《傳送門》的續(xù)作,但它一經(jīng)發(fā)布就引來網(wǎng)友圍觀體驗,短時間就有2000篇評測和好評如潮的口碑,說明仍然是一部值得探索的作品。

光圈科技是什么
說起光圈科技,這是一個在V社的游戲宇宙中舉足輕重的公司。它一開始只是一家生產(chǎn)浴簾的公司,后來在創(chuàng)始人卡爾·喬納森Cave Johnson以及他身邊的研究人員的帶領(lǐng)下,公司逐漸走向高科技研究路線。隨后,他們研制出了一種“傳送門”科技,即一種跨越空間進行物體傳送的技術(shù)。

這項技術(shù)受到了軍方的重視。隨即為光圈科技提供資金并且建立了龐大的地下研究所用于研究。但喬納森的野心不止于此,他秘密開展了多項實驗,包括將人類思維上傳成為人工智能,還有殘酷的人體實驗等等。
在《傳送門》系列中,光圈科技發(fā)生了一些變故,研究人員全數(shù)喪生,基地也由人工智能GLaDOS完全控制。光圈科技的“傳送門”技術(shù)也與《半條命》中外星生物入侵有很大聯(lián)系。

其實單純以光圈科技為主也足夠出一部游戲了,因為不論是從創(chuàng)始人卡爾·喬納森Cave Johnson賣浴簾發(fā)家到創(chuàng)立科技帝國、還是卡羅琳從研究人員到成為冷酷的人工智能、還是外星生物等等,這些事件串連起來總能講出一個不錯的科幻故事,這本身就有足夠的吸引力;更何況要是能補全一下《半條命》系列里那些空泛、被略過的劇情,那就再好不過了。
只是這些年《傳送門3》遲遲不出,前些年傳的以光圈科技系列故事的電影也沒了消息,這不免令粉絲們遺憾。
如今這個關(guān)于光圈科技的故事終是搬上了游戲的舞臺,稍感欣慰之余打開游戲,就發(fā)現(xiàn)故事的內(nèi)容跟我想的差距很大……
簡短劇情與黑色幽默
《光圈科技打工記》的游戲流程相當之短,短到我上班午休的一小時之內(nèi)把它的劇情過了兩遍…但作為V社用來介紹 Steam Deck 的小品型游戲(還是免費的),我們也不能要求它有什么超長的劇情走向。具體來說,游戲講了光圈科技還沒變的那么殘酷時,一個打工人在被機器人Grady坑蒙拐騙制作武器的故事。
進入游戲,在一個稍顯昏暗的房間里,光圈科技的創(chuàng)始人卡爾·喬納森Cave Johnson先生就開始喋喋不休地描述自己對我們的欣賞之情。
“歡迎各位有才的員工來到光圈科技才能中心,我是Cave Johnson。聽到這段錄音的話,說明你是最出眾的,不要害羞,真的。不許客氣。讓我們開始吧,看看這些延伸到遠處的管道,每一根都會把重要物品送到一位天才手上,用來改變世界。就是像你一樣的天才……”

值得一提的是,墻上掛著的,那個老頭的油畫像就是卡爾·喬納森。這副畫像與《傳送門2》中如出一轍,說明此時的光圈科技已經(jīng)快要接近《傳送門》中那個的公司了。
這時的卡爾·喬納森富有激情,“登月級的激動”“牛頓、愛因斯坦,現(xiàn)在輪到你了?!薄穆曇舫林辛?,表達的也很有技巧,言語中透出來的自信說明他是個強大公司的掌權(quán)者,而且相信你就是那個天才。
畫面轉(zhuǎn)向地下深處,大量的管道、人工智能機器人、子彈軍火、以及勞作人們的背影,危險而忙碌,這一切和他說的似乎有些出入。

直到我們到了自己的工作臺,一個像眼球一樣的,藍色的圓形機器人Grady出現(xiàn)了。它敲著自己腦殼上的開關(guān),局促地道歉:“啊,有點問題,我搞錯了錄音帶……”,接著掐掉卡爾·喬納森的高談闊論,放上他另一段錄音,沒有激情和夢想,這次的喬納森一副資本家的腔調(diào):“你,那個穿工作服的??旎厝スぷ?,不然炒了你!”

但主角連工作服都沒有,公司連這個都不發(fā)了。萬惡的資本家、小小的黑色幽默,《傳送門》系列一貫的風格。
這種先給喬納森設(shè)計一些比較夸張的語言,而后反轉(zhuǎn)制造笑料的方法,在《傳送門》里很常見,所以我其實有點預(yù)料到這個反轉(zhuǎn),但看到這里還是笑了,小機器人的表情動作、喬納森的語氣變化都很到位,把這個小橋段處理的很不錯。
接下來故事的走向就十分荒誕不經(jīng)。小機器人Grady會告訴你主角們現(xiàn)在只不過是一個馬桶產(chǎn)品檢測員。


檢驗過程中有個馬桶出現(xiàn)了問題,Grady和主角嘗試讓這個馬桶正常運行,但事與愿違,馬桶狀況不斷把檢測間搞得一團糟,連Grady也差點被馬桶沖走。意外打斷了運送彈藥的管道,子彈掉在馬桶儲水池,然后馬桶就可以突突突地開火了!(這是什么奇怪腦洞)

高度智能的Grady對這個神奇的馬桶感到好奇,提出要回去研究一下。主角同意為它保密,六個月后,Grady成功研制出了火力更猛的馬桶型炮塔……
一番波折之后,他們倆決定帶著這個馬桶炮塔去見老板,就是光圈科技的創(chuàng)始人卡爾·喬納森,可沒想到喬納森為了追求長生把自己的意識數(shù)據(jù)化,變成了一個碩大的機械腦袋……


其實整個故事都充滿了V社一貫荒誕的黑色幽默的風格,不管是開始的資本家的小橋段、還是結(jié)局時喬納森作繭自縛困在一個大頭里,荒誕的風格在故事的核心體現(xiàn)尤為明顯:Grady制作的武器是一個馬桶,玩家要控制著這個“馬桶”對著敵人瘋狂噠噠噠噠,敵人則是其他智能控制的洗衣機炮塔……

一些小小的彩蛋
游戲里明顯的彩蛋就是馬桶炮塔。

這種種萌萌噠小炮塔是《傳送門》中是很常見的NOC,每一具炮塔都是有感情的人工智能。在被主角Chell抓住時會驚慌失措,在Chell跑到視野外時還會很可愛地問Chell躲到哪里去了。在兩代《傳送門》的結(jié)局時還會聚在一起演奏炮塔之歌,受到很多玩家的喜愛。

但任誰也想不到它們的原型居然是馬桶吧哈哈。
在《光圈科技打工記》上下切換轉(zhuǎn)場時,我們能看到很多的螳螂,它們會展現(xiàn)出一些人類的社會行為。

其實在《傳送門》中,光圈科技曾經(jīng)做過一些關(guān)于螳螂的實驗。卡爾·喬納森要求志愿者注射螳螂的DNA,但是實驗過半發(fā)生了意外,喬納森宣布DNA實驗無限期中止,讓志愿者們拿起槍去和螳螂人戰(zhàn)斗。在《傳送門》的世界一開始并沒有螳螂人這個物種的任何資料,那么螳螂人是這么來的??

《光圈科技打工記》這些螳螂幾乎和人類一模一樣的日常行為,也許暗示了答案。
除此之外,在游戲開頭的動畫里,和Grady一樣的機器人們在一個寫著machine learning(機器學(xué)習)的教室里上課 ,也許是表示光圈科技的人工智能學(xué)習進化也是和人類一樣的模式?(哈哈)

還有寫著GEL FLOW(凝膠流)的管道等等,游戲里的彩蛋真的很多,熟悉《傳送門》或者是《半條命》的玩家一定能比我找出更多有趣的地方。

結(jié)語
《光圈科技打工記》作為《傳送門》系列游戲宇宙為背景的拓展游戲,它的游戲設(shè)計風格自然也是從《傳送門》那里一脈相承的,不管是劇情、黑色幽默的文本風格、游戲中的某些畫面還是交互的設(shè)計上都能看出《傳送門》的痕跡,很多老玩家都能體驗的到。不過限于游戲內(nèi)容十分簡短,有些方面展現(xiàn)出來的往往只有小的部分,我們在這里也就不特地展開去聊了。
通過這個游戲,我們看出V社還是可以做出既有腦洞又好玩的產(chǎn)品的,所以《傳送門3》到底什么時候出?用一個網(wǎng)友的腦洞結(jié)尾吧,也許V社不出《傳送門3》,是因為Gabe也在V社總部被做成一個混凝土金屬腦袋了嘛?(滑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