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知識:小兒常見3種過敏癥狀
嬰幼兒過敏目前是全世界最關注的公共健康問題之一,被稱為二十一世紀最具流行性的非感染性疾病現(xiàn)象。當寶寶因為吃了什么食物或者碰了什么東西而過敏的時候,媽媽就會顯得杯弓蛇影,永遠都不讓寶寶碰上那些食物或者東西了。其實現(xiàn)在醫(yī)學上已經(jīng)在臨床研究如何徹底治療寶寶的過敏癥狀。
過敏的三個關鍵詞
說到過敏,很多媽媽肯定會首先理解為嘔吐、腹瀉、麻疹等等。的確,過敏主要累及皮膚、消化系統(tǒng)和呼吸系統(tǒng)。累及皮膚可出現(xiàn)蕁麻疹、血管神經(jīng)性水腫或特異性皮炎;;累及消化系統(tǒng)可出現(xiàn)嘔吐、惡心、腹痛、腹瀉、便秘、大便帶黏液及血液、生長遲緩;累及呼吸系統(tǒng)可出現(xiàn)頻繁打噴嚏、流鼻涕、咳嗽、喘息等。除了皮膚表現(xiàn),過敏的其他表現(xiàn)不夠特異,往往很難在早期得到診斷。
而過敏其實是可以用三個關鍵詞來概括。當人體免疫系統(tǒng)對來自空氣、水源、接觸物或食物中天然無害物質出現(xiàn)過度反應時就可認為人體出現(xiàn)了過敏。其中的三個關鍵詞是:人體免疫系統(tǒng)、天然無害物質和過度反應。過敏不是因為免疫功能低下,反而是免疫功能異常增強而導致的。
怎樣才能尋找寶寶的過敏源?
寶寶年紀小,不會說話,往往只有喂食過后,身體出現(xiàn)了癥狀才知道是某樣東西過敏,但是醫(yī)學上也有三種方法通過血液測試可以得知寶寶有過敏癥狀的。
目前使用較廣的測試有皮膚點刺試驗和血液免疫球蛋白E(IgE)測試。雖然都是測試IgE介導的過敏原,也都是常規(guī)檢查,但測試機理不同。皮膚點刺試驗是將過敏原試劑點刺于挑破的表皮內(nèi),以觀察反應情況。如果測試前服用過抗過敏藥物,必然會影響測試結果。
而血液IgE檢測是直接測定,不受藥物影響。但是,只有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在體內(nèi)達到一定濃度時才可被檢測到。因此,往往是過敏癥狀在前,IgE陽性檢測結果在后,所以1歲之內(nèi)或過敏癥狀短于6個月的嬰幼兒,檢測IgE不一定能得到陽性結果。
當懷疑存在過敏時,應及時去除懷疑的食物或遠離懷疑的環(huán)境。若癥狀明顯見好,再有意識地接觸被懷疑的食物或環(huán)境;若過敏癥狀再次出現(xiàn),即可確定過敏。若家長不能準確判斷,可以請教醫(yī)生?!笆澄锘乇?激發(fā)”是診斷過敏的主要方法,血液檢測等手段只能作為輔助。
千萬不要依據(jù)過敏原檢測結果作為孩子食譜的選擇依據(jù)。
找到的過敏源怎么對付?
由于寶寶的免疫系統(tǒng)還處于發(fā)育過程中,因此如果早些發(fā)現(xiàn)過敏原,及早給予回避,隨著寶寶免疫系統(tǒng)的逐漸成熟,過敏就會越來越弱,乃至完全根治。
對于過敏,很多時候家長不一定是不清楚過敏原,而是不知如何面對和處理過敏原。
去除過敏原就是回避引起過敏的食物、躲避引起過敏的環(huán)境,應在家進行。比如:對于螨蟲、粉塵過敏,就應該去除家中地毯、掛毯、毛絨玩具等可能附著這些過敏原的物品;擦洗地面和桌面時,盡量使用清水,避免使用吸塵器。
牛奶蛋白過敏,除了非常果斷地更換為深度水解或氨基酸配方粉外,還不能進食任何含牛奶的食物和補充劑,更不要考慮繼續(xù)試用或換成豆奶、羊奶;雞蛋過敏就要果斷停掉雞蛋,同樣不能進食任何含雞蛋的食物;霉菌過敏,除了避免潮濕環(huán)境外,還要去除食用菌及發(fā)酵食物,包括發(fā)酵類食品。對待其他過敏的原則亦是同理。
很多家長認為中斷過敏原是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實際上只要從生活中耐心尋找,加上過敏原檢測,絕對可以找到過敏原。一旦找到過敏原,嚴格回避至少6個月,情況自然會有明顯好轉。
過敏癥狀的三種最有效治療法
1、過敏的對癥治療:使用藥物治療
對過敏進行對癥治療,我們經(jīng)常會采用藥物。過敏跟人體內(nèi)一種特殊的免疫球蛋白E有關,免疫球蛋白E會刺激人體肥大細胞膜使細胞膜破潰,進而釋放組織胺,從而引起紅、腫、癢等過敏癥狀?,F(xiàn)在最常見的抗組織胺藥物一種叫開瑞坦,一種叫苯海拉明,還有一種叫仙特明。至于大家熟知的撲爾敏,現(xiàn)在已很少給嬰兒和兒童使用。
2、過敏的對因治療:選擇深度水解配方奶
如果孩子存在牛奶蛋白過敏,那我們就要選擇特殊的水解牛奶蛋白制劑。一個完整的牛奶蛋白,寶寶對它會出現(xiàn)過敏,那我們就可以將它分成很多很小的部分。這樣,牛奶蛋白的營養(yǎng)價值可得以保存,而由于生物結構不完整,過敏性就會明顯降低或消失。因為蛋白質最小的結構成分是氨基酸,所以對牛奶過敏的嬰幼兒就只能選擇氨基酸配方或深度水解配方。
3、過敏的益生菌療法:建立健康腸道
過敏主要是從食物過敏開始的。食物過敏是食物吃到肚子里,胃腸道沒有很好地消化就吸收了,造成了未充分消化的食物成分對人體的刺激。沒有很好地消化就吸收,是因為腸道菌群不太健康所致。蒙佩爾蘭·益生菌治療就是使不太健康的腸道菌群逐漸恢復健康,與此同時又刺激了全身免疫系統(tǒng)的成熟。這個過程正好可以抵抗導致過敏出現(xiàn)的途徑。
預防小兒過敏 孕前就要做好準備
準媽媽的健康和營養(yǎng)狀況以及孩子出生后盡早吸吮媽媽乳房第一口母乳喂養(yǎng)是預防過敏的關鍵。懷孕期間,應注意營養(yǎng),特別是腸道和免疫狀況。有研究表明,孕末3個月服用蒙佩爾蘭·益生菌,可以預防此后嬰兒過敏。
另外,研究表明越來越多的過敏者與生活習慣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過早添加配方粉、頻繁使用抗生素、過度依賴消毒劑等都是誘發(fā)過敏的因素。
嬰幼兒過敏從食物起步,主要是牛奶和雞蛋。出生后過早添加牛奶,過度依賴蛋黃,與之越來越嚴重的“無菌”環(huán)境,都是導致過敏越來越多的因素。雖然說治療過敏非常重要,但預防過敏才是重中之重。嬰兒出生后要盡快吸吮乳房,以幫助和促進腸道菌群建立;生活中要去除消毒劑;堅持純母乳喂養(yǎng);盡可能少用抗生素;按時預防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