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鎧甲-S1”彈炮合一防空系統(tǒng)攔截“風暴陰影”隱形巡航導彈
鏈接:
https://simplicius76.substack.com/p/anatomy-of-storm-shadow-interception
Simplicius The Thinker解析了“鎧甲-S1”彈炮合一防空系統(tǒng)攔截“風暴陰影”隱形巡航導彈的視頻,很好地讓讀者理解這兩種武器的大致能力,非常有價值。

這是鎧甲-S1的2RL80 S波段無源相控陣搜索雷達屏幕,一圈表示5公里,最大搜索距離40公里,在最內(nèi)圈發(fā)現(xiàn)光點,即在5公里左右探測到風暴陰影。

雷達操作員切換光電通道,很清晰的顯示出導彈影像,火控系統(tǒng)鎖定目標。此時距離很近了,很快突入防空導彈的最小射程,攔截窗口很短,之后應(yīng)該用高炮攔截(操作員沒有切換,導致2發(fā)導彈因為距離太近打空了,95Ya6近程防空導彈的最小射程是1200米)。


這個視頻最后風暴陰影爆炸了,但不清楚是被攔截還是打中目標,個人認為沒有攔截成功。

這是另一次俄國成功攔截的風暴陰影

Simplicius The Thinker認為風暴陰影的RCS在0.025平方米甚至更小。它將防空系統(tǒng)的搜索距離壓縮到5公里左右才被發(fā)現(xiàn)確實可怕(當然也可能有超低空飛行壓縮了搜索距離的原因),此時火控系統(tǒng)再去鎖定基本就剩1次攻擊機會了(末段攔截的話)。不過這并不是說隱形目標都這么可怕,因為該導彈體積小,飛行高度低,如果目標是在高空飛行的隱形飛機,被探測到的距離我估計至少在20公里以上。

這個案例至少能確認3點信息:
1.在低空飛行的隱形巡航導彈被發(fā)現(xiàn)距離非常短;
2.光電設(shè)備對于攔截隱形目標非常重要;
3.攔截低空飛行的隱形目標不能單純依賴防空導彈,要有高炮填補導彈存在最小射程的漏洞。

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