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醫(yī)腫瘤醫(yī)院】成都普濟中醫(yī)腫瘤醫(yī)院黃宏:多種“生活方式癌”迸發(fā)?

大多數癌癥的發(fā)生都是因為不良的行為習慣,如吸煙可誘發(fā)肺癌或口腔癌,酗酒可誘發(fā)肝癌,高鹽飲食可誘發(fā)胃癌等。其實,不良的生活習慣是可以逐漸改掉的。循序漸進,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可以降低患癌的概率。那么具體有哪些呢?下面來看看成都普濟中醫(yī)腫瘤醫(yī)院黃宏是怎么說的吧。

預防癌癥,如何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第一周
一日三餐必須有植物性食物,包括粗糧、新鮮蔬果、豆類,占2/3以上;剩下的1/3是動物性食物,可以選擇瘦肉、牛奶、雞蛋、海鮮和家禽。適量食用紅肉會擾亂腸道菌群,增加患胃腸癌的風險。合理調整飲食結構,嚴格控制脂肪、鹽、糖的攝入量,豐富食物種類,確保營養(yǎng)均衡全面,保持正常體重,降低患各種疾病的風險。
第二周
養(yǎng)成良好的運動習慣,以低強度運動為主,待身體適應后延長運動時間,增加運動強度。經常運動可以提高免疫力,改善身體機能,幫助控制血脂和血糖;它還可以緩解焦慮和抑郁等負面情緒。
第三周
選擇顏色鮮艷的蔬菜和水果,深色蔬菜和水果的比例要達到1/2,如西蘭花、卷心菜、胡蘿卜和菠菜等,有助于減少體內脂肪,增加骨質密度。

第四周
逐漸增加運動強度,每天增加5—10分鐘的中高強度運動時間,可以改善體質,降低患癌風險。
第五周
逐漸減少精糧的攝入,選擇粗糧,一日三餐至少吃100克。因為粗糧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可以降低患結直腸癌的風險;此外,全谷物可以延長飽腹感,有助于控制熱量攝入,保持健康體重。
第六周
減少久坐時間,每次坐下都要站起來活動幾分鐘。久坐不僅會導致肥胖,增加患心血管疾病和癌癥的風險,還會損傷頸椎和腰椎。
第七周
慢慢戒掉飲料,尤其是含糖和酒精飲料,不妨換成白開水、茶、咖啡和牛奶??Х纫诉x不加糖的黑咖啡,茶最好選純茶。
2/3的癌癥是可以預防的,積極調整生活方式可以最大程度遠離癌癥。每天少吃或不吃加工肉類,如香腸、培根、熏肉和火腿。嘗試多做一些新的運動,比如跳舞、八段錦和健美操、平板支撐和仰臥起坐。此外,45歲以上的人,無論是否有癌癥家族史,都應定期到醫(yī)院進行癌癥篩查。

黃宏主任,副主任醫(yī)師,出身于中醫(yī)世家,自幼喜愛中醫(yī),博覽眾多名方古籍古典,博采眾長,在臨床中不斷總結、專研、精進、反復辯證、精益求精,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治腫瘤方法。
主治擅長:肺部瘤、胃瘤、食道瘤、卵巢瘤、宮頸瘤、乳腺瘤、鼻咽瘤、肝部瘤、胰腺瘤、膽管瘤、血管瘤、腸瘤、腦瘤、肉瘤、皮膚瘤、腎部瘤、膀胱瘤、淋巴瘤、神經瘤、甲狀腺瘤、黑色素瘤、脂肪瘤、骨髓瘤、子宮內膜瘤、睪丸腫瘤、陰莖瘤、前列腺瘤、賁門瘤、皮膚黑色素瘤、顱內星形細胞腫瘤、膠質母細胞瘤、室管膜瘤、髓母細胞瘤,口腔黏膜瘤、喉瘤等惡性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