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奇井
宋朝年間,南豐普明寺要挖一口新井。挖井的工匠都會看地脈,仔細勘察后提議:“井應該開在偏東的位置,東邊的水充足,西邊水不多。”
僧人們不聽,堅持要把井挖在大殿前的院子里,工匠只得聽從。剛挖了一丈多深,工匠忽然大喊,讓人拉他上去。
眾人慌忙把他拉上來,問發(fā)生了什么事。工匠面色蒼白,緩了好一陣子,才能開口說話:“下面有很大的聲響,好像有幾百面鼓同時在敲,不敢再往下挖了?!?/p>
可井還是要挖,僧人只好給工匠加了些工錢。
工匠說:“我挖了二十幾年的井,從沒遇到過這種怪事?,F(xiàn)在要繼續(xù)挖,必須用長繩子捆住腰,再找四個壯漢拉緊繩子,一旦發(fā)生什么事,趕緊把我拉上來?!鄙苏账脑捵隽?。
工匠捆好繩子下井,只挖了幾下,突然有一股水流急速涌出。
這水速度之快,根本不是普通的井水,工匠急忙讓人拉繩子,等回到地面時渾身都濕了。再回頭看水,已經(jīng)漲到與井面齊平。
但水并沒有漫出來,只在井中不停地翻動,有時候好像減少了一些,有時候又急速地形成漩渦。寺中的僧人擔心水漫出來淹了寺廟,都爬到高山上去避險。
只有一個僧人不怕,他舀水嘗了一口,與其他的井水并沒有什么區(qū)別。
再用竹篙測量水井的深度,用三根竹竿連起來還觸不到底。又試著用竹竿探了探四周,東面都是空的,西邊有土石擋著。
第二天,躲在山上的僧人見寺廟一切如常就回去了??纱蠹壹炔桓业骄写蛩膊桓野丫盍?。
十年后,井中涌出很多沙石,才慢慢地把井填平。這口井的故址還在,那地方叫磚窟坪。
一些見多識廣的人猜測:此地與大江離得很遠,也沒有大江支流,莫非是挖通了地底下的海眼。如果當初聽了工匠的話在偏東處開井,寺廟必定就被水淹了。
@北三坡
故事改編自《夷堅志》
感謝您的點贊關注,歡迎留言評論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