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環(huán)美劇】士官長是否不適合作為電視劇集的主角?
今天在瀏覽404時,看到了一則視頻,大意是這樣的:劇中的斯巴達Vannak比劇中的士官長更像是我們熟悉的那個士官長;他的聲音低沉、很少摘頭盔、嚴肅、專注于作為士兵,而沒有像劇中的士官長那樣反抗UNSC、甚至懷疑自己的身份和立場,做出相當不符合人設的舉動。
但是,Vannak這樣遵規(guī)守紀的角色,真的適合做主角嗎?
你可以設想一下,我認為以Vannak作為鏡頭中心的劇情是十分無聊的,因為他從頭到尾都不會有什么成長和心理波動,所以出場這么久是為了什么呢?劇情會顯得很水。那么,同樣遵規(guī)守紀的士官長適合做主角嗎?
我提出這個問題或許會讓你覺得奇怪:士官長不一直是光環(huán)系列的游戲主角嗎?但是你們要注意一點:玩家操縱的角色,未必是劇情的主角,他也可以是一個攝像頭、一個旁觀者。其實縱觀光環(huán)三部曲,玩家只是隨士官長走遍宇宙,借著他的眼睛,去看科塔娜的犧牲、情感,以及有趣的約翰遜。
是的,我認為士官長和質(zhì)量效應、孤島危機等游戲的主角不同,他更像是泰坦隕落2的玩家角色:你是旁觀者,主角是bt。
至于光環(huán)的小說,如致遠星陷落,在我看來與其說是以士官長為主角的小說,倒不如說是群像戲。這本身就是我比較喜歡光環(huán)的一點:看似是美式個人英雄主義,其實每個人都有閃光點,士官長并不是救世主。
游戲和電視劇不一樣的地方有兩點:
一是因為在電視劇里鏡頭最多的角色必須經(jīng)歷成長,否則人物就會塑造不足、就會顯得單??;而這種塑造不足,對于游戲中玩家操縱的角色反而是好事。
為何這么說?因為這能增加代入感。如果士官長是個情緒豐富的話癆,他說出了你不喜歡的話,你還會有代入感嗎?你會覺得他不是自己。
我接下來說的第二點更是關鍵:因為電視劇和游戲的體驗方式不同。電視劇的劇情時長寸土寸金,每一段劇情都必須有意義。在文學里,角色分為“成長型”和“靜止型”,靜止型就是所謂的背景板,他們也是故事的必要組成部分之一,沒有他們劇情就亂套了。如上面所提到的,由于時長限制,靜止型角色在電視劇中不應該得到太多鏡頭,因為沒有意義,會讓故事很拖沓。而游戲與之區(qū)別在于故事本來就只是游戲的一部分,游戲是用來玩的,沒有故事性的游戲依舊能很好玩。你在逃避豺狼狙擊手的過程中體驗到了樂趣(bushi)此時你還會關注角色發(fā)展嗎?你不需要。即使士官長從頭到尾都是個機器人,這都不會影響光環(huán)三部曲的發(fā)展,keyes、約翰遜、米蘭達等人的故事依舊會打動你。
總結(jié)
我不認為士官長角色塑造不足,但他至少是個慢熱型角色,以原作時間線來看,在第一次失去科塔娜前,我認為他很難被稱之為“豐滿”。
是科塔娜的“don't make a girl a promise if you can't keep it.”和光環(huán)4結(jié)尾的頓悟,才讓他真正立了起來。三部曲中的士官長就像是一個孩子,他勇敢、專注,主動拋棄了所有情感,隨著和科塔娜感情線的深入才逐漸動搖內(nèi)心。
所以這看起來很矛盾……真正的主角“士官長”卻是個不適合在前期當主角的人,他更適合當配角,更適合帶著玩家經(jīng)歷一些事情、而不是導致一些事情。
但是我轉(zhuǎn)念一想,士官長非得當主角嗎?并非如此,他大可以作為背景板角色出場,就像航向黎明號中的士官長一樣,下面是我的理論:
第一季根本不需要以一個“性冷淡斯巴達”作為主角,而是應該以一個充滿成長、感情豐富的人類作為主角,那么劇情派拉蒙愛怎么玩就怎么玩,反正不會影響士官長的形象。而在士官長一次又一次的出場過程中,由旁觀者視角展示他的過去、樹立他的形象,讓觀眾記住他。
為什么背景版適合士官長?因為背景板本身就有穩(wěn)定性,一個角色只要不成長、不做價值觀決定,就絕對不會崩(bushi)
等到人設立起來了、觀眾記住了,第二季,科塔娜跟士官長登上環(huán)帶,此時再把主角換成士官長,不就完美了?
(以下不是說士官長)你如果讓一個人設特典是“固執(zhí)”、“忠誠”的角色,在短短幾個小時的劇情中就做出改變。那么無論你怎么寫,這對觀眾來說都必然違背了人設。反觀游戲中的士官長,從致遠星陷落成長到光環(huán)4,這才第一次為了自己的情感違背上級命令。這樣是不會讓你奇怪的,再忠誠的戰(zhàn)士經(jīng)歷幾十年也會發(fā)生改變,何況時代也變了,星盟都完蛋了。
再打個比方,慢熱型角色的半衰期的單位是地質(zhì)年代,你只能把他們放在一個幾百萬年長的故事里來觀察、他們不可能在一個幾個月的故事中發(fā)生變化;如果發(fā)生了,就是違背人設。
說到這里,想必大家應該理解派拉蒙選士官長作為主角的核心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