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之詩—理型與夢的形狀

疑似銀河落九天
——(唐)李白
前面的話:東拼西湊拉拉扯扯的文章寫的稀爛還請輕噴求求了qaq.
總序:
櫻之詩是枕社(日本游戲公司)于2015年推出的文字游戲,劇情是已經封筆的名為草雉直栽的天才繪畫少年在校園中度過的日常,最后變成大叔的故事。作者SCA·自在游戲內塞入了巨大量的文學哲學藝術的理論。游戲曾獲得15年萌賞頭牌。

一.SCA自是誰?
我熟悉的現(xiàn)代(直到今天還活著的)的哲學家少到只有三個人,分別是B站的up主末明子,復旦大學的王德峰,以及日本的黃色游戲作家SCA-自。
這三位都是天才。
這三位中我最喜歡的,就是那個拿著向日葵追著維特更斯坦的右手有五顆指頭的男人——SCA-自
SCA-自由于獨特的XP被人們以扶她自的名字著稱,這個作家目前比較為人們津津樂道的有四部作品:
二重影(2000)十二魔器之一。
素晴日(2010)十二神器之首,人送外號圣啟示錄。
櫻之詩(2015)加上櫻之刻他就是二次元的紅樓夢。
在加上一部咕了不知道幾年的櫻之刻(2022?)
扶她自作品的優(yōu)點就是極強的代入和與主角的共情能力。
兩千年的二重影中扶她自就已經在游戲中塞了一堆私貨,但是大多數(shù)讀者的反應是你說這些我也不懂啊。
而十年后終之空重置了,出來一部素晴日,扶她自在故事中塞入了大量的哲學思想,從孔子寫到維特更斯坦,從宮澤賢治寫到夢野久作,在配上故事本身極其牛逼的敘述詭計和故事結構,讀者的反應終于重我根本不懂變成了我不懂但是這樣好牛逼啊。直接沖到批評空間9.0。
2005年的扶她自:我要做一個很牛逼的游戲,叫做春之雪。
2015年的扶她自:櫻之詩發(fā)布。
2022年的扶她自:這是我的巔峰(指櫻之刻)

二:櫻之空總體劇情概覽與解讀
素晴日是終之空的重置,而櫻之詩是素晴日的解讀。
用一個詞評價素晴日:致狂。
用一個詞評價櫻之詩:絕美。
素晴日的主題:存在與虛無,人的哲學
櫻之詩的主題:天才與歷史,美的哲學
玩素晴日:你到最高的大樓看風景,然后來了一個十級地震。
玩櫻之詩:你在過山車最高處嗨的不行,然后安全帶斷了。

40多小時的游戲分為序篇,通篇,分篇,真篇 尾篇
其中分篇有五篇,真篇分為上中下三篇。
序篇:
點開櫻之詩,第一幕就引用了宮澤賢治的春與修羅,探討了什么是虛無。
之后用繪畫的偽作和真作來引出整部作品的主題:真正的天才與虛假的天才。
——平凡的天才展示才華,真正的天才讓人忘記才華。
然后男主登場,開始一般后宮動漫的喜劇劇情
當你剛開始玩到一半你以為扶她自從悲劇作者變成喜劇作者的時候,他就已經開始磨六十米的菜刀了。

在序章結束之前,作者用偽女主御櫻凜念出奧斯卡王爾德的《快樂王子》作為序章,暗示了整篇游戲的劇情基調?!瘋廊サ目鞓吠踝樱蛺勰剿难嘧邮w一起扔到了垃圾堆里。
喜劇?我扶她自會寫喜劇?但是這只是序章的暗示,到最后面的時候扶她自才開始使用六十米的菜刀滿大街追著人砍。
通篇
通篇是一大堆枯燥無味的日常,介紹了一些故事的緣由。埋下了一大堆的伏筆。我們的男主和同伴們共同完成了一個目標,然后結束在了夏日的最后一天的夜晚。

分篇
分篇分為五條線路,每條線路都有一部文學作品和一個藝術繪畫作為暗喻。其中最值得一說的是以小紅帽為暗喻的百合線,舞臺劇的表達和少女的念白,以及大量的留白,突出了一個優(yōu)雅,優(yōu)雅至極。(而且從這條線的翻譯來看翻譯者的年齡至少40+)同時這條線用時間空間的角度和文學暗示解讀了梵高的《有絲柏的道路》
之后便是真篇了,分別為上中下三篇。
真篇上:男主角與女二會面的緣由,帶出真男主的故事。
中篇最讓人動容,用一個故事解讀了《奧林匹亞》,暗示了快樂王子的劇情,真男主經歷了三個悲劇,愛情的悲劇,人生的悲劇,事業(yè)的悲劇,但是依舊說出了“我這一輩子真的非常幸福啊”的話語,到最后用著重病的身體寫出最短的墓志銘去概括最長的悲劇一生。

真篇中的劇情已經足夠讓人痛苦了,但是在后面真篇下的時候扶她自才真正發(fā)功,那個時候你才發(fā)現(xiàn)那個六十米的長東西不是菜刀,是他媽的電鋸。
在故事的下篇,扶她自用一個巨大的撞擊翻轉了故事結構本身,帶著對他敘述詭計的解讀,一切回歸到了原有的面貌。
王爾德《快樂王子》中燕子愛上了王子,于是王子死去,小燕子跟著死去。
有了愛,小燕子愛上了王子,無法離開王子,于是和王子一同赴死。
但是沒有愛,小燕子離開了幫助過自己的王子,越飛越遠,留下王子在昏暗的城市里孤獨的死去。
如果后者是童話,那未免也太殘酷了,至少比前者殘酷很多。
在故事的前期,王子與沒有翅膀燕子是那樣的愛慕。
在故事的中期,王子犧牲了自己的所有給燕子安裝上了翅膀。
而在故事的后期,沒有愛的燕子輕而易舉的拋棄了王子,自己向著美好的遠方飛去。
而櫻之詩就以這樣的后者結尾,再加上扶她自那超出常人的文筆,讓讀者的代入感拉滿的時候,前期的純愛有多爽,后面的拋棄就有多難受。
于是在真篇的最后,快樂王子的故事結束之后,燕子拋棄了王子之后,理所當然的拋出了一個議題:愛是什么?
有愛則死,無愛得生,但是無愛的生必須要忍受巨大的痛苦。
所以,愛是什么?

在櫻之詩真篇下的末尾有一個殘忍的選項,我們的愛是否都有意義,如果選擇了否定,那么就會進入最后的分支·藍線,而藍線中有一句:
正因為人無法忍受寒冷,所以才會愛上他人。若能忍受寒冷,或許就不需要“愛”這種東西了吧。
但是這個議題終究還是留給了尾篇以及下一部櫻之刻探討的問題了;
尾篇則是在櫻之詩的最后,櫻之刻的起始,男主變成了29歲的大叔,仰望著高高的燕子,自己在生活的泥潭中苦苦掙扎。王子雖然痛苦,但是從未孤獨,承受著生活的悲傷和生活的幸福,即使非常的平淡且平凡,依舊是一個樂于助人的快樂王子。
接下來就是櫻之刻的劇情了,在詩的末尾出還提出了一個對立,是王爾德和畢達哥斯拉的對立。
自然與藝術誰更高級,男主選擇了自然,而女主選擇了藝術——而這就是對櫻之詩開頭主題的最高解釋:自然讓人忘記才能,藝術讓人想起才能。
三:關于感想:
1.櫻花
櫻花的花語是愛與希望,而櫻之詩翻譯過來也就是愛與希望的詩,愛在游戲的內容中也就只有兩個主題:一個是用馬奈的《奧林匹亞》引出來的性愛,訴說了性與愛的區(qū)間與隔閡。而另一個就是在游戲中最后的分支所說的:因為世界太寒冷,于是依偎取暖的人們產生了愛情。而希望則是在最后的真篇下的無盡絕望的色調中才顯示出來的,也就是玩世不恭的男主一直重視的玩意:沒有悲傷的心與靈魂,以及親人與友人。但是這些東西終究在命運的沖擊之下變得粉碎。愛與希望本身也就像是櫻花一樣——轉瞬即逝,一眼萬年。
在這里題一下銀魂的傾國傾城篇,與櫻之詩想表達的東西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2.詩
詩這個字可就大有來頭了,尤其是對于扶她自的作品來說,每一首詩的出現(xiàn)都是極具象征意義的。在素晴日中扶她自就反復強調了維特更斯坦的:”能說的都能說,不能說的都不能說“主旨,而詩就是那種把不能說的東西給表達出來的文案。愛與希望,人類無法用語言表達出來的東西,于是用櫻的詩歌來進行描述。
3.馬奈《奧林匹亞》
在真篇中,那個畫面出現(xiàn)的時刻。我看著屏幕上的CG,就如同草薙看著馬奈的畫作,草薙看著少女,就好像馬奈看著女孩。
一霎那間,讀者、作者、角色,他們之間的界限好像模糊了。我這理科腦也在那么一點點的程度上,和那位200年前的藝術大師思想得以連通。
“優(yōu)秀的畫作仿佛能讓你看出一整個故事”
扶她自肯定畫不出世界級的名畫,于是他把這個故事講給了我們聽,而這張CG也因此具有了故事。令人不得不感慨扶她自的奇思妙想。

4.《快樂王子》
奧斯卡王爾德的著名童話《快樂王子》,快樂王子是一個活雷鋒,幫助了一個又一個貧困且善良的人們,但是快樂的王子最后死去了,被丟進了熔爐中,他悲傷嗎,我想他是悲傷的,因為他最后流淚了——他看到了燕子的死去。
而在真男主那里,經歷了事業(yè)愛情人生的三重悲劇之后依舊能說出“我這一輩子過得真幸福”的徹底感慨就是一個對快樂王子最好的解釋。當然是沒有看到燕子死亡的快樂王子。

5.搞快點
櫻之詩,當你經歷了起承轉合,經歷了大起大落,一切塵埃落定,你才發(fā)現(xiàn)那只是開始,所以櫻之刻給我搞快點,他奶奶的,搞快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