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雞
蜀雞
烏鴉與蜀雞
? ? ? 元末明初·宋濂《燕書》
【原文】
豚澤之人養(yǎng)蜀雞,有文而赤翁,有群?周周鳴。
忽晨風過其上,雞遽翼諸雓,晨風不得捕,去。
已而有烏來,與雓同啄。
雞視之兄弟也,與之上下,甚馴。
烏忽銜其雓飛去。雞仰視悵然,似悔為其所賣也。
夫巫峽之險不能覆舟,而覆于平流。
羊腸之曲不能仆車,而仆于劇驂。
此無他,福生于所畏,禍起于所忽也。
【今譯】
豚澤這地方有個人,養(yǎng)了一只很大的雞(蜀雞,大雞。古代雞的一種,原產(chǎn)于蜀地四川),這種大雞身上有紋彩(花紋),并且頸脖上的羽毛呈赤色,是紅的,看起來很是光彩照人而又高大威猛。
大雞帶著一群小雞(雛鳥),一群小雞在大雞的四周啾啾喳喳地叫著。
忽然,有一只鷂鷹(猛禽)從它們頭上飛過,大雞連忙用自己的翅膀把小鳥掩護起來,鷂鷹捕捉不到小雞,便只好飛開了。
隨后不久,有只烏鴉飛來,和那些小雞一塊啄食草籽小蟲什么的。
大雞看見烏鴉,把它看做是兄弟,當兄弟看待,同它一起或上或下嬉戲,相處得很和睦,烏鴉也表現(xiàn)得十分馴良溫順。
狡猾的烏鴉趁大雞不備,忽然銜起一只小鳥,叼著小雞飛走了。
大雞(蜀雞)懊惱地仰視著天空,眼巴巴地望著烏鴉叼小雞飛遠,十分難過,好像在悔恨自己太輕信烏鴉,受了它的蒙騙。
巫峽之險不能覆舟,船在巫峽那么險處航行不會翻,船常常翻在水流平穩(wěn)平緩的地方。
羊腸之曲不能仆車(車在羊腸般彎彎曲曲的小道上不會翻),而車常會翻在通衢平坦大道上。
這沒有別的,“福生于所畏,禍起于所忽” 福氣在于有所警懼,心存危機感,謹慎小心,往往能化險為夷;災禍發(fā)生于有所忽視,疏忽大意。
【賞析】
大雞看到猛禽鷂鷹飛過來,立即展開架勢,隨時準備戰(zhàn)斗,最終嚇走了鷂鷹;而當烏鴉來到它們身邊,它卻放松了警惕,烏鴉就在它的眼皮底下叼走了一只小雞。
大雞被烏鴉欺騙的故事告訴人們,“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福生于所畏,禍起于所忽” 的人生哲理。面目猙獰殘暴露骨的敵人往往容易提防,而對那些善于偽裝偽善的狡猾敵人,如果放松警惕,掉以輕心,不加防備,卻可能受騙上當。
從另一個角度看,猛禽鷂鷹沒有捉到小雞,而烏鴉卻捉到了,則說明“智謀比強力更容易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