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作家安利】無人稱自傳與疫情下命運共同的悠悠歲月
? ? ? ?安妮·埃爾諾(Annie Ernaux),女,1940年生于法國濱海塞納省的利勒博納,當代法國文壇上有影響的女作家之一。
? ? ? ?2021年11月,獲得英國皇家文學學會國際作家終身榮譽獎。2022年10月6日,獲得2022年諾貝爾文學獎。

? ? ? 瑞典斯德哥爾摩當?shù)貢r間2022年10月6日13:00(北京時間19:00),瑞典學院將2022年度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了法國作家安妮·埃爾諾 。
? ? ??人物經(jīng)歷
? ? ? 1940年,生于法國濱海塞納省的利勒博納,在諾曼底的小城伊沃托度過童年。埃爾諾起初在中學任教,后來在法國遠程教育中心工作,退休后繼續(xù)寫作。
? ? ? 1974年,埃爾諾開始創(chuàng)作,已出版了約十五部作品。

? ?? ?代表作有《悠悠歲月》、《空衣櫥》、《位置》、《一個女人》、《單純的激情》、《恥辱》、《事件》、《占領(lǐng)》等。
? ? ? ?自傳體小說 《位置》和《一個女人》分別創(chuàng)造了五十萬和四十五萬冊的銷量,引起了法國文學界的關(guān)注。

? ? ?? ? 所獲榮譽
? ? ?《位置》榮獲了1984年雷諾多文學獎。
? ? ? ? 長篇小說《悠悠歲月》獲人民文學出版社21世紀2009年度最佳外國小說獎。
? ? ? ?2021年11月,獲得英國皇家文學學會國際作家終身榮譽獎。
? ? ? ? 2022年10月6日,瑞典學院將2022年度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了法國作家安妮·埃爾諾。
? ? ? ?獲獎評語是“因她的勇氣和臨床的敏銳性揭示了個人記憶的根源、隔閡和集體約束”。

? ?

? ? ?《悠悠歲月》序言
? ? ? ?安妮·埃爾諾于1940年九月一日出生于法國濱海塞納省的利勒博納,父母在諾曼底的小城伊沃托開了一家咖啡食品雜貨店,她在那里度過童年,盡管家境貧寒但仍刻苦學習。
?? ? ? 她獲得教師資格證書后,從1967到1975年在中學任教,從 1977年起在法國遠程教育中心工作,直至2000年退休。
? ? ? ?埃爾諾從1974年開始創(chuàng)作,迄今為止她大約出版了十五部作品,其中有刻畫一個女人內(nèi)心歷程的《空衣櫥》(1974);
? ? ? ?以第一人稱回憶父親的《位置》(1984,獲勒諾多獎);??
? ?????回憶母親的《一個女人》(1987);
? ?? 回憶童年的《單純的激情》(1992);
? ? ? ?回憶墮胎的《事件》(2000)和描繪嫉妒的《占領(lǐng)》(2002)等。

? ? ? ?她的作品大多從自己的經(jīng)歷中汲取題材,所以她的寫作和生活是密切地結(jié)合在一起的。
? ? ? ?隨著年齡的增長,埃爾諾越來越深刻地感受到社會的演變和人生的短暫,“一切事情都以一種聞所未聞的速度被遺忘!”,因此她要寫作一部反映時間流逝的作品。
? ? ? 但她承認自己不會像伍爾夫那樣寫一部現(xiàn)代派小說,也不想寫一部歷史著作,而是要寫出多數(shù)人的回憶。
? ? ? ?為此她從八十年代中期開始醞釀、在退休后經(jīng)過充分思考和推敲,用她創(chuàng)造的名為“無人稱自傳”的新體裁,寫出了被稱為“社會自傳”的杰作《悠悠歲月》。


? ? ?《悠悠歲月》這部歷經(jīng)二十余年思考和推敲的杰作,使她當之無愧地居于法國當代第一流作家之列。
? ?? ? 安妮·埃爾諾用“無人稱自傳”的方式,書寫一代人的共同回憶?!队朴茪q月》一經(jīng)出版就獲得了法國當年的“杜拉斯文學大獎”。
? ? ? 采用“無人稱自傳”的方式,實際上是在自己回憶的同時也促使別人回憶,以人們共有的經(jīng)歷反映出時代的演變,從而引起人們內(nèi)心的強烈共鳴。
? ? ? 大到國際風云,小到飲食服裝,家庭聚會,乃至個人隱私,無不簡潔生動。通過個人的經(jīng)歷來反映世界的進程,實際上寫出了集體的記憶。
? ? ? 小說的時間跨度有六十年,因此無論什么年齡段的讀者,都能從中找到自己熟悉的內(nèi)容和清晰的記憶。

? ? ? 瑞典學院評價安妮·埃爾諾,“憑借著巨大的勇氣和敏銳的觀察力,安妮·埃諾揭示了階層經(jīng)歷的痛苦,描述了羞恥、羞辱、嫉妒以及無法看清自己是誰的困境,她取得了令人欽佩和持久的成就?!?/p>
? ? ? “安妮·埃諾相信寫作的解放力量。她的作品毫不妥協(xié),用平實的語言將一切講得清清楚楚?!?/p>
? ? ? “在她的作品中,埃爾諾始終從不同的角度審視了一種在性別、語言和階層方面有著強烈差異的生活。她成為作家的道路漫長而艱辛。”
? ? ? ?值得一提的是譯者吳岳添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外文所研究員,主要學術(shù)專長是法國文學流派。1967年畢業(yè)于南京大學外文系法語專業(yè),1981年畢業(yè)于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外國文學系法國文學專業(yè),獲文學碩士學位。1986年12月-1987年9月在巴黎高等社會科學研究院進修文學社會學。


? ? ? 曾任外文所科研處處長,南歐拉美文學研究室主任,中國法國文學研究會副會長?,F(xiàn)為外文所研究員,中國作協(xié)會員,中國法國文學研究會會長,從2002年起為湘潭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特聘教授、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研究所所長。
? ? ?? 但筆者個人觀點認為,吳教授翻譯功底高超,但對于“無人稱自傳體敘述”掌握不深,因此中文版中多出現(xiàn)“我”,“我們”這類的人稱代詞,而實際在文學翻譯作品中,這類習慣也無可厚非,主旨中心、思想感情充分實現(xiàn)“信達雅”才是重點。
? ? ? 當然,每一種新體裁的誕生與發(fā)展的背后,都是無數(shù)才子佳人、能人異士的探索之路。
? ?? 《悠悠歲月》一經(jīng)出版就獲得了法國當年的“杜拉斯文學大獎”。采用“無人稱自傳”的方式,實際上是在自己回憶的同時也促使別人回憶,以人們共有的經(jīng)歷反映出時代的演變,從而引起人們內(nèi)心的強烈共鳴。??
? ? ? ? 小說的時間跨度有六十年,因此無論什么年齡段的讀者,都能從中找到自己很熟悉的內(nèi)容和很清晰的記憶。因此在大疫情時代,這類新體裁能被世人讀者認識并重視,乃至開山之作榮獲諾貝文學獎,不愧為實至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