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上市四款新車,零跑汽車為何如此大手筆?看完你就懂了

一次性上市了四款新車,零跑汽車的新品發(fā)布會著實讓人震撼又震驚。零跑汽車為何如此大手筆?難不成是為了打掉所謂的品牌溢價,他們決定省下三場發(fā)布會的錢來回饋消費者,并且讓產(chǎn)品看起來更有價格競爭力?如果您也有這樣的疑問,你瞧瞧咱們這么理解對不對?

威馬前車之鑒 零跑勢必生死時速
在3月1日的發(fā)布會上,零跑汽車拿出了2023款C01、T03、C11純電和C11增程版,對于本來就沒有幾款車型的零跑來說,幾乎可以用“換血”來形容。為啥要“換血”,還不是因為車子賣不動了。一月份,零跑汽車只賣出了1139輛,同比下滑85.9%。如此高的降幅,已經(jīng)不能用“腰斬”來形容了。誠然,一月份有春節(jié)的影響,中國品牌的乘用車同比下降了24.8%。但就新能源汽車這個板塊來說,同比只下降了6.9%。零跑汽車的同比降幅超出了整個行業(yè)的十倍,這是一個極其危險的信號。

所謂前車之覆,后車之鑒,對處在非頭部企業(yè)的零跑來說,如何避免成為威馬第二,是很現(xiàn)實的問題。想當年,威馬汽車風光的時候四處投資建工廠,通過12輪融資硬是在網(wǎng)絡拓展方面領先“蔚小理”一大截。可惜的是,威馬汽車并沒有趁著眾多傳統(tǒng)車企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確定它在業(yè)界的領先地位。節(jié)衣縮食地研發(fā)投入,導致產(chǎn)品力始終難以提升。結果威馬汽車因銷量增長緩慢和虧損逐年增加終于耗損掉了它所有的元氣。以至于威馬汽車創(chuàng)始人沈暉截屏《芙蓉鎮(zhèn)》中姜文的臺詞:“活下去,像牲口一樣地活下去”。

威馬這邊發(fā)生過的事情,在零跑這邊也有類似的情況。2019年至2021年“全域自研”的零跑汽車總共投入的研發(fā)費用不到14個億。研發(fā)費用占營銷比例從306.4%巔峰一路下滑至45.8%及23.6%。2022年上半年,零跑汽車的研發(fā)費用終于增至5.26億元,雖然只相當于蔚小理的N分之一,但激增的投入也為今年三月份的這場盛宴奠定了格局。有了威馬的前車之鑒,零跑汽車勢必得生死時速了。
價格就像火藥桶 不如率先卷起來
零跑汽車帶來了四款車型,并且主動調(diào)低了起售價。相比預售價來說,C11增程版降了一萬元,C11純電版降了3萬元。另外,T03降了2萬多、C01了近6萬。你以為零跑這么做真的是為了打掉品牌溢價?瞧瞧合資品牌,有媒體爆料說說奔馳EQS的終端降幅達40萬元、寶馬i3終端降幅超10萬。扯完野的再來看看官降的,一汽豐田bZ4X和日產(chǎn)艾睿雅降6萬元、廣汽豐田bz4X降3萬。由合資品牌傳導而來的壓力,與其被動接受,不如主動出擊。

更何況,作為汽車動力電池原材料的碳酸鋰價格今年一路走跌,這會導致新能源汽車最貴的電池成本呈現(xiàn)下降的趨勢。無獨有偶,車規(guī)級芯片荒的問題也在得到緩解。這些利好因素能夠提升車企的盈利空間??上У氖?,國內(nèi)車企都很喜歡內(nèi)卷。他們癡迷于只賺取相對微薄的利潤,他們更喜歡用自損八百,傷敵一千的方式以確保自己的江湖地位。在成本下降的預期下,新能源汽車的價格戰(zhàn)已經(jīng)到了誰來點這桶火藥的時候了。

對于零跑汽車來說,如果他們堅信價值決定價格,就會面臨新車上市就可能降價促銷的尷尬。相比之下,主動調(diào)價則更有可能扭轉(zhuǎn)他們自開年以來的銷量困局。有了威馬的前車之鑒,像牲口一樣活下去并且主動卷起來,更符合零跑汽車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