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那么多,憑什么買你的課?個人IP最大困局困住了誰?


大家好,我是Tina。
這兩天學員給我發(fā)了條私信,她準備打造自己的課程,但是遇到伴侶的冷水。

今天的這篇文章沒有斥責誰的意思,因為這種觀點代表了大部分人,也困住了想要創(chuàng)業(yè)的IP。
“是啊,市面上已經這么多名師了,我人微言輕地,能做出個什么名堂?”
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在回想,我在做自媒體之初,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
然后我有了重要發(fā)現(xiàn)!
我那時候太懵懂,壓根沒想過這個問題!
也正是這個沒想過,救了我!
感謝那時候的懵懂,如果我那時候就糾結這個問題,并且沒有老師及時指導糾正,我一定會被這個限制性信念困住,進而放棄。
我那時候懵懵懂懂地開干,沒去想成功幾率,也沒去想行業(yè)大咖多牛。
結果就是一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傻勁,把自媒體干起來了。
現(xiàn)在回過頭,終于可以系統(tǒng)全面地給你梳理下這個問題的答案。
如果你現(xiàn)在還沒開始干,并且已經被這個問題困住了,這篇文章你一定要看。
它能打開你的內心卡點,指明你的未來方向。

能!
那么多名師,你講的課能有人買?
有!
我分成幾大部分給你論述:
01、信息差——
再著名的人,都有好幾億人不知道
你認為人盡皆知的事情,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中國還可能有10億人不知道。
即便大家都知道腦白金,但一定有人不知道,它只是主要成分為山楂,茯苓,低聚糖的糖水罷了;
雖然大家都知道劉德華,也一定有人沒聽過他唱的《男人哭吧不是罪》;
盡管大家都知道華為,但是絕對有人不知道它的創(chuàng)始人叫任正非。
“知識是詛咒”是指,你知道了某事,就認為全世界都知道這個事,并據此做出錯誤的判斷,像被這個知識詛咒了一般。
所以,你認為名師盡人皆知,真的如此嗎?
這位學員其實可以問問她老公:你能說出中國最著名的5位中學物理講師嗎?
直播間我做過測試,一個人都說不出來。
這是信息差。
名師沒有著名到已經攻占所有人心智,你去做依然有空間和市場。
02、流量差——
正好他在此刻刷到了你
再出名的人,他的流量覆蓋范圍也有限。
你為什么報名了我的課程,你可能有一大堆夸我的話:干貨多、重交付、真誠實在……
其實那都是后話,你報名我課程的前提是,你刷到了我。
對啊,這才是最根基的原因,不然我就是再干貨,我們之間也什么都不會發(fā)生。
同學把這種現(xiàn)象歸結為緣分,我將它歸結為流量差。

名師再有名,你不一定刷到他。
你此刻刷到了我,我就是比名師有了更多成交你的機會。
你仔細想想是不是這么個事兒?
中國最不缺人,誰能牛到包攬全部市場?
有流量差的地方,就有空間和機會。
另外,在互聯(lián)網中,大家對權威、對專家的膜拜度在下降。
以前我們看到明星、大咖是不是都很崇拜、很興奮?
現(xiàn)在你在小紅書上刷到哪個明星的筆記,還會覺得很稀奇嗎?
你甚至都不會點開,很多明星、大咖的筆記流量,可能遠不如一位小紅書專職博主。
所以,在互聯(lián)網環(huán)境下,個人崇拜已經被嚴重削弱了。
各路教授、明星、大咖、創(chuàng)始人都來做自媒體,做個人IP。
但是不好意思,有時候越是專業(yè)范,大家越不感冒,越是普通人接地氣,反而越是容易獲得流量。
所以,普通人做IP,真不見得是劣勢。
03、交付體感——
體感才是第一推動力
如果對方是著名導師,你是很難獲得他貼身的交付和陪伴的。
商業(yè)的規(guī)律就是,隨著IP規(guī)模越來越大,交付就會交由團隊和機構來做。
你買了個樊登讀書會的會員,能指望樊登老師來給你授課嗎?
交付過程往往會流水化和程序化,過程中你能不能接觸到這位名師都不確定。
而這,不就是普通人做IP可以做的差異化嗎?
在我們體量還沒那么大的時候,你可以貼身、精細化交付。
用戶的體驗感會非常高,而體感是推動雪球持續(xù)變大的第一推動力。
另外,知識付費的過程你是可以近距離接觸導師,并且密切觀察他思考問題的方式和解決問題的角度。
這里借用自媒體IP變現(xiàn)學員阿元的發(fā)言:
付費課程,就是跟獲得結果的老師,一次近距離接觸的契機~~

而因為這種真誠交付,這位老師越容易做起口碑,口碑一旦起來,更不會缺用戶。
大家最喜歡的就是這種接地氣、口碑好的老師;
而不是一上來就高高在上的名師。

好,那已經解決了心理卡點的問題了,接下來該怎么辦呢?
答案是將自己產品化。
我之前寫過一篇文章,詳細論述過這個話題,感興趣的同學可以點擊下方文字查看。
她將讀過的書變成課,賣了3000份:將自己產品化,才是頂級自律
我們只有將知識內化成能力,再將能力外化成產品,最終通過售賣產品,獲得收益,而用戶也能收獲知識和技能,實現(xiàn)雙營。
那如何做呢?具體步驟分成三步:
01、盤點知識資產
找張白紙,將自己已有的知識,匯總盤點寫在白紙上。
判斷標準有三個:
你獲得過正向反饋的、
你自己經常做的、
別人經常問你的事情。
看著好簡單,但是真正操作起來,你會發(fā)現(xiàn)事關你的很多秘密。
我在初中作文經常被當成范文讀,參加市里的讀寫競賽,次次獲獎。
現(xiàn)在想來,那時候正向反饋就已經有了。
但是,我在做自媒體之初,猶豫焦慮了2年,因為我覺得自己毫無特長、毫無特色,到了快30了才開竅開始寫作。
為什么不早點?
因為想不到啊,內心里壓根不覺得那是個特長,所以很多細節(jié)都被淹沒在記憶中。
所以,你身上有沒有這種細節(jié)呢?你是不是從來沒有思考過呢?
后面我開始寫作后,寫了很多爆文,于是就開始有人問我如何寫作,如何做賬號。
慢慢就符合了上面說的三個條件,你看,我的知識資產就此產生了。
而后面我做高效閱讀培訓和小紅書運營培訓,都是同一個道理。
我后面還梳理出的知識資產有:知識體系的建立、印象筆記的使用方法等。
等有時間,我會全部輸出出來。
02、萃取知識結晶
這里你需要從以上你的知識資產中,挑出你最有把握的一個,然后做提煉。
什么是提煉?
也就是你是如何成功的,你能不能提煉出某些通用性模型?別人通過這個模型,可以達到和你類似的效果?
舉個簡單的例子,我要教一個鋼鐵直男,在1分鐘的時間內,變成情話高手。
這在你看來是不是不可能?
但是如果你萃取出知識結晶,是可以教會任何一個人的。
舉個例子,仔細看這段話。

作為情話,很不錯,有細節(jié)有描述,情真意切。
鋼鐵直男肯定說不出這種話,那我們要怎么教會他?
拆解結構,仔細分析每一句話,你會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通過這個規(guī)律,你會得到這樣一個公式:
具體時間點+具體小事+形容潤色+表明決心
而有了這樣的公式,這事就變得簡單了,你換上其他要素,重新套上公式。
就得到了如下結果。

你看,有了這個模型,是不是瞬間就能變情話高手?
那針對寫作,我可不可以提取模型?
當然可以,寫作營里我給大家教過很多,都是你只要套上模型,會讓你的寫作簡單很多很多倍的那種。
03、整合輸出產品
把你在這個領域的知識梳理成選題樹后,在每個知識點的延伸處,沿用上面的萃取模型即可。
比如我是自媒體IP變現(xiàn)營,我要如何打磨這個產品。
首先我要梳理結構,要做賺錢的個人IP,是不是要有產品、要有流量、要有轉化?
初步建好內課程的大致方向,在每個大的方向上,提供專屬解決產品。
所以,我的自媒體IP變現(xiàn)營里,既包含產品的打造、還包括流量的獲取,轉化和成交等。
而在每一個大的分支下,再用上面萃取的方式,把核心的知識萃取提煉出來,反復復用。
這樣循環(huán)就會被推動。
結語:
這是個個體崛起的時代,請不要懷疑這一點;
自媒體就是普通人能抓住的最好機會。
當然,大家也不要自媒體夸大化,說到底它是個放大器,你得有東西讓它放大??!
我們的標題是《名師那么多,憑什么買你的課》,前期是你得有自己的課,且質量不錯的課,不然今天的討論不適合你。
所以啊,加油!繼續(xù)努力吧!
如果你認可今天的內容,麻煩給我點贊、點在看!
你的認可是我更新最大的動力!下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