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代文學史】“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北島的“回答”是“我-不-相-信”|

北島
- 《今天》雜志
- 《回答》
- 呼告:“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
- 解讀一:對“十年記憶”的反思、批判
- 解讀二:將《回答》解讀為對文革的反思,是對其意涵的窄化?!痘卮稹费哉f了一種新的感性、感覺,即意識到70年代與60年代的理想主義之間的巨大差異,這是歷經(jīng)諸多幻滅后的選擇;從50年代的頌詩/誦詩(“詩可以群”)轉(zhuǎn)變?yōu)橐粋€孤獨個體/私密主體的自我吟詠(聽覺→視覺)
食指
- 郭路生,北京人,知青
- 文革初期創(chuàng)作《相信未來》,而北島的《回答》則喊出了“我不相信”
朦朧詩
- 意象含混多元
- 情緒曖昧復返
- 開啟了新世紀的文學
- 123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