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鎂的
鎂(Magnesium)是一種金屬化學元素,元素符號是Mg。英國戴維于1808年用鉀還原氧化鎂制得金屬鎂。它是一種銀白色的輕質(zhì)堿土金屬,化學性質(zhì)活潑,能與酸反應生成氫氣,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和熱消散性。鎂元素在自然界廣泛分布,是人體的必需元素之一。
物理性質(zhì)

鎂結(jié)構(gòu)圖
外觀與性狀:銀白色有金屬光澤的固體。
溶解性:不溶于水、堿液,溶于酸。
礦藏分布

鎂與鹽酸反應
地殼中存在形式:菱鎂礦(碳酸鎂)MgCO?,白云石(碳酸鎂鈣)CaMg(CO?)?,光鹵石(水合氯化鎂鉀)KCl·MgCl?·H?O中。
鎂
具有比較強的還原性,能與沸水反應放出氫氣,燃燒時能產(chǎn)生眩目的白光,鎂與氟化物、氫氟酸和鉻酸不發(fā)生作用,也不受苛性堿侵蝕,但極易溶解于有機和無機酸中,鎂能直接與氮、硫和鹵素等化合,包括烴、醛、醇、酚、胺、脂和大多數(shù)油類在內(nèi)的有機化學藥品與鎂僅僅輕微地或者根本不起作用。但和鹵代烴在無水的條件下反應卻較為劇烈(生成格氏試劑)鎂能和二氧化碳發(fā)生燃燒反應,因此鎂燃燒不能用二氧化碳滅火器滅火。鎂由于能和N2和O2反應,所以鎂在空氣中燃燒時,劇烈燃燒發(fā)出耀眼白光,放熱,生成白色固體。在食醋中的變化為快速冒出氣泡,浮在醋液面上,逐漸消失。一些煙花和照明彈里都含有鎂粉,就是利用了鎂在空氣中燃燒能發(fā)出耀眼的白光的性質(zhì)。鎂元素在化學反應中的化合價通常為+2價。
5.鎂與氯化銨反應:
鎂與氯化銨的反應,究其本質(zhì),還是鎂與酸的反應。氯化銨溶液中銨根離子水解,溶液顯酸性。當加入鎂粉之后,鎂與溶液中的氫離子反應,放出氫氣,同時放出大量的熱。銨根離子的水解產(chǎn)物——氨水,受熱之后,則發(fā)生分解。故此反應可以得到兩種氣體。
通常認為,鎂不會和堿金屬的氫氧化物(如KOH)反應,因為鎂是堿性金屬,而不是兩性金屬。但是,在高溫下,鎂可以參與氧化還原反應,如和NaOH反應,產(chǎn)生MgO、Na和H?。
已發(fā)現(xiàn)鎂的同位素共有22種,包括鎂19至鎂40,其中只有鎂-24、鎂-25、鎂-26是天然存在并且穩(wěn)定的,其他鎂的同位素都帶有放射性。
鎂屬于元素周期表上的IIA(第二主族)族堿土金屬元素。金屬鎂是銀白色的金屬,質(zhì)硬,略有延展性。鎂的密度小,離子化傾向大。
常用做還原劑,去置換鈦、鋯、鈾、鈹?shù)冉饘?。主要用于制造輕金屬合金、球墨鑄鐵、科學儀器和格氏試劑等。也能用于制煙火、閃光粉、鎂鹽、吸氣器、照明彈等。結(jié)構(gòu)特性類似于鋁,具有輕金屬的各種用途,可作為飛機、導彈的合金材料。但是鎂在汽油燃點可燃,這限制了它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