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2022年
“有能紹明世、正《易傳》,繼《春秋》、本《詩》、《書》、《禮》、《樂》之際?”
很普遍的一個情況是:人在年輕的時候,是一片熱心走上某條道路,但是越走心越冷,漸漸熱不起來了。但我想的是:冷靜地走上所選擇的道路,然后越走越有勁、越走越熱心。
“獨善”不是個人的“茍且茍得”,而是要“內圣外王”。就像先師孔子那樣,出則周游列國,退則修撰著書。“獨善”是當我自己的力量不能達成應有的影響時,就以修養(yǎng)自身道德來影響周邊?!蔼毶啤钡摹吧啤币彩窃谕晟谱晕遥晟谱晕沂菫榱恕皩⒁杂袨椤?。(“達”是掌握地位時,就以之將“道”施于眾人;“窮”是未掌其位時,就保持自我修養(yǎng))
我的物質家園與我的精神家園就是一體的。作為學文的黃州人,我不奢求什么。我的家鄉(xiāng)是一片寶地。只是下功夫讀書,在這里站住腳,下功夫做學問。
所言“最后的國學大師”“最后的通儒”“最后的士大夫”等語,皆用作向前賢致敬之語,而斷然不能成為我中國文化的現(xiàn)實情況——蓋中國文化不絕,則無可謂“最后”者。若前輩已然成為“最后”之存在,此即是我輩懶惰、怯懦所致。我輩所應注意、著力之處,在于存續(xù)中國文化,在于庶幾無愧于人民。至于評議我輩所做所為,皆在后世。
親人,家鄉(xiāng),祖國。我能為你們做些什么呢?請讓我好好想一想。
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讓焉!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