徹底看清一個人的瞬間
你有沒有在一瞬間對一段關系失望過??
說到這個話題,不禁想起一段話:
人與人之間最讓人唏噓的時刻是,一開始我把你當成值得深交的人,后來因為某些事對你有些許失望,于是不斷說服自己人情本就涼薄。?
之后漸漸把你放回到一個普通朋友的位置,與你維持著表面的和平。
這一系列的心理變化過程,你連半分都不知。
與人交往,最怕的不是難以靠近,而是:深交后的陌生,信任后的利用,認真后的失望,熱情后的冷漠。?
每段看似在瞬間崩塌的關系,其實在冥冥之中早就埋下了伏筆。

對待弱者時的修養(yǎng)
不久前,和許久未見的老友見面,我們坐下沒多久,就聊到她籌備婚禮的事。?
今年上半年,看到她在朋友圈曬幸福,表示和男友已見過雙方父母,下一步就是準備結婚了。?
可如今說起婚禮,她臉上的笑容卻瞬間消失了,搖了搖頭說:“婚禮取消了?!?
她和男友是相親認識的,熟悉之后覺得各方面條件都合適,很快確立了關系。

因為一直被父母催婚,所以認識不到一年,兩人就開始商討婚事。
可沒想到的是,見完父母后,這個男人就像是換了張臉,一夜之間放下了所有偽裝。?
他們的住所樓下有位撿瓶子的老人,經(jīng)常會在垃圾桶里撿拾別人扔掉的瓶子。?
她的男友每次看到老人,都會嘲笑:“什么年代了,還有人要靠撿破爛維持生計”,說完又故意把瓶子扔到垃圾桶的角落。?
他們一起去吃火鍋時,男友不斷刁難服務員,吃完飯付錢時,他又以服務員態(tài)度不好為由,想讓飯店減去一部分費用。?
直到一個月前,男友以婚后要照顧家庭為由,讓她辭掉工作,兩人大吵一架,她連夜搬了家,并提出分手。
聊到這里,朋友苦笑著說:“當時一想到要和這種恃強凌弱、不懂尊重的人共度余生,我都對人生無望了。”?

老話里常言:一個人對待弱者的態(tài)度,往往就是他最真實的人品。
真正有教養(yǎng)的人,心懷悲憫,在人之上,會把別人當人,在人之下,也把自己當人。
勿以身貴而賤人,是古人留下的處世之道,也是世人應銘記于心的做人智慧。?
內(nèi)心慈悲強大,才能對這個世界持以溫暖,才會溫柔地對待身邊每個人。

身處低谷時的態(tài)度
楊絳先生寫過一句話:?“惟有身處卑微的人,最有機緣看到世態(tài)人情的真相?!?
深以為然。
當你跌落低谷時,才能真切地看到世態(tài)炎涼、人情冷暖。?
前幾天,一位88歲的老人將價值300萬的房產(chǎn),留給沒有任何血緣關系的水果攤主,引發(fā)全網(wǎng)熱議。?
8年前,老人的妻子去世,從那以后,老人就和患有精神疾病的兒子相依為命。?
平日里,唯一能讓老人感到溫暖的,就是和樓下的水果攤主小游一家人聊聊天,小游的孩子讓老人感到久違的親近感。?

一次,老人的兒子突發(fā)疾病離世,他尋遍身旁空無一人,只好去找小游幫忙。?
那天在火葬場,除了陪在老人身邊的小游,沒有一個親戚到場。?
兩年前的一天,老人在家中不慎摔倒,當時小游正好前去探望,趕忙將老人送往醫(yī)院。?
之后小游給老人的妹妹打了電話,希望她能來看望老人,可沒說幾句話,對方就以“沒時間”等各種理由回絕了,然后匆匆掛了電話。?
那天開始,小游白天去水果攤,晚上去醫(yī)院照顧老人,雖然非親非故,但卻無微不至。?
當老人出院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邀請小游一家五口搬到自己的房子,隨后又把自己的房產(chǎn)、銀行卡密碼等貴重物品都交給了小游。?

記者采訪時,老人坦言,這些年自己心里很清楚,親戚只是覬覦他的房產(chǎn),毫無情感可言。?
俗話說:“時間識人,落難識心,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
站在風雨里,才能看到誰是來給你撐傘的,誰是冷眼旁觀的。?
危難關頭,不在乎你的人,會避而遠之;
在乎你的人,會拉你一把;
心疼你的人,給你溫暖;
不心疼你的人,給你傷害。?
當你的世界充滿黑暗時,還有人愿意為你亮起一束光,請一定好好珍惜他。

面對金錢時的選擇
之前在網(wǎng)上看到一個投票:什么東西能快速檢驗一段感情??
最終得票數(shù)最多的只有兩個字:金錢。?
高曉松曾在綜藝節(jié)目里,提到與好友樸樹之間的一個故事。?
前些年,高曉松的事業(yè)出現(xiàn)滑坡,經(jīng)濟上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最缺錢的時候,日子過得十分艱難。?
后來實在沒有辦法,他就給樸樹打了電話,在說明自己需要15萬后,樸樹只說了兩個字:“賬號。?”
在眾人眼里,樸樹是個沉默寡言之人,但在摯友心里,樸樹是個重情重義之人。?

后來高曉松經(jīng)濟情況慢慢好轉(zhuǎn),樸樹在歌壇的地位卻大不如前,最難的時候,他去找了高曉松,還是只說了兩個字:“還錢。?”
高曉松沒多說什么,也回了兩個字:“賬號。?”
這段往事如今讓外人聽來,似乎莫名搞笑,但他們二人都心知肚明,這份真情有多么可貴。
感情真不真,談錢見人心。?
有句話說的很對:曾經(jīng)你以為情比金堅的關系,在金錢面前,才發(fā)現(xiàn)不過是紙糊的窗戶。?
錢,是感情的照妖鏡,也是人品的試金石。?
有多少人,在錢財面前,選擇了“拿錢走人”,丟掉了人心和底線;?
有多少朋友,借錢不成,反目成仇,欠錢不還,撕破臉皮;?
有多少關系,因為一場利益糾葛,轉(zhuǎn)瞬之間走到終點,畫上句號。?
正如莎士比亞所說:“錢是一根偉大的魔杖,隨隨便便就能改變一個人的模樣。?”
一個人值不值得深交,看他面對金錢時的選擇便可得知。

很認同作家劉墉在《不好也不壞的人》里講到的觀點:
如果你同時養(yǎng)了貓和魚,貓吃了魚,你除了責備貓,更應該責備自己。?
同樣的道理,當你明明知道人性有弱點,卻不加防范,而且吃虧的時候,除了怨恨那個人,更應該檢討自己。
看穿一段關系,及時止損,人情遠近不強求,是一種結局。
看清一個人,用不著揭穿,從此各自退遠一步,是一種體面。
只希望多年以后,當你回想起這茫茫一生,溫情總比冷漠多,真心總比假意久。?
愿你的生命有夠多的云翳,造成一個美麗的黃昏。
來源于:旺旺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