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個文學考研知識點(初唐四杰)

王勃,字子安,古絳州龍門人,“初唐四杰” 之一。王勃的詩歌直接繼承了貞觀時期崇儒重儒的精神風尚,又注入新的時代氣息,既壯闊明朗又不失驚慨激越。具體來講,送別詩或氣勢磅礴、雄渾壯闊,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或優(yōu)每靜謐、隱約迷蒙,如《江亭夜月送別》:或重在抒發(fā)自我身世的悲切之感,如《別薛華》。相思詩則抒發(fā)了千里之外羈客的情感:思念家鄉(xiāng),懷念親友,傷春感懷,如《羈春》。 園林山水詩既寫景生動、 錘煉精工,又詩境美好,充滿生機,如《郊興》。同時, 在描寫手法、詩境開拓等方曲、又進行了新的嘗試,并取得顯著的藝術(shù)效果。遠游山水詩不僅充分展現(xiàn)了奇險壯麗的入蜀途中風光,而且因傾注了郁積之氣而尤顯深沉悲涼,底蘊深厚。
楊炯,華州華陰人,“初唐四杰” 之一。楊炯雖出身寒門,但才華橫溢, 性氣豪縱,懷才不遇而輕視權(quán)貴。因此,他與上官儀為首的宮體詩派有著分明的界線,歌詠的是自我遭際與心聲,抒發(fā)的是自己真情的自我注露,與之歌詠大唐氣象大異其趣,形成鮮明對照,他沖破了上官體流風,開拓了新的詩風,如《送梓州周司功》呈現(xiàn)出作者在送別友人后夜望西南,擔心蜀路艱險,何時才能再相見的場景,感情真摯。楊炯現(xiàn)存的14首五言律詩,完全符合近體的粘式律,是一種有意的追求,廓清了齊梁以來綺媚華靡之風,促成了五言律詩的定型。
盧照鄰,字開之,“初唐四杰” 之一。其詩以抒發(fā)仕宦不遇、貧病交加之憂憤為主,亦有揭露上層統(tǒng)治者之驕奢淫逸,嘲諷其權(quán)勢榮華不可久恃之作。以歌行體為佳,意境清迥,明代胡震亨說“領(lǐng)韻疏拔,時有一往任筆,不拘整對之意”(出自《唐音癸簽》),盧照鄰《長安古意》:“得成比目何辭死, 愿作鴛鴦不羨仙?!蹦饲Ч琶洹!短圃妳R評》言 :照鄰長于七言歌行,詞采富艷,境界開闊,與王勃、楊炯、駱賓王齊名,并稱“四杰”。
駱賓王,字觀光,“初唐四杰” 之一。擅長七言歌行詩,“富有才情,兼深組織”,“得擅長什之譽”(出自胡震亨 (唐音癸簽》)。他的長篇歌行《帝京篇》在當時就已被稱為絕唱,《疇昔篇》、 《艷情代郭氏答盧照鄰》、《代女道士王靈妃贈道士李榮》 等也都具有時代意又,往往以嵚崎磊落的氣息,驅(qū)使富艷瑰麗的詞華,抒情敘事,間見雜出,形式非常靈活。駱賓王的五律也有不少佳作。如《在獄詠蟬》,托物寄興,感慨深微,是膾炙人口的名篇:《送鄭少府入遼》抒寫立功報國的樂觀戰(zhàn)斗精神,格高韻美,詞華朗耀,除了全首平仄聲調(diào)還不協(xié)調(diào),律體形式尚未成熟而外,比起楊炯的《從軍行》、《紫騮馬》 并無遜色。絕句小詩,如《于易水送人》、《在軍登城樓》,寥寥 20字中,壯志豪情,激蕩著風云之氣,頗能見出詩人的個性風格,在初唐絕句中也是不多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