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博物館發(fā)布動態(tài) 紀念2S3“金合歡”自行榴彈炮服役50周年
2月26日,位于帕迪科沃的俄羅斯軍事歷史博物館通過官方賬號,發(fā)布了一則動態(tài)。

這是為了慶祝2S3“金合歡”152mm自行榴彈炮服役50周年,1972年2月26日,蘇軍正式采用這種自行火炮,至今它仍在許多國家服役。

2S3自行榴彈炮由烏拉爾運輸與機械工業(yè)廠(Uraltransmash)OKB-9設計局研制,G·S·葉菲莫夫擔任總設計師。

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從1945年底開始的新型自行火炮研制工作,最終導致了這款自行榴彈炮的誕生。

2S3底盤源自實驗性自行火炮SU-152G,而2A33火炮則是D-1型152mm榴彈炮的遠親。

這種自行榴彈炮采用了可全向旋轉的封閉炮塔,提高了火力反應速度和防護性能。

蘇聯(lián)從1970年開始批量生產2S3自行榴彈炮,共生產了約4000門。

2A33(D-22)榴彈炮采用27倍徑身管,俯仰角-4°~+60°,射速2.6~3.5發(fā)/分鐘。安裝雙室形炮口制退器,半自動垂直楔形炮閂。

2S3有一個曲射瞄準潛望鏡,以及一個用于直接瞄準的望遠式瞄準鏡。

采用分體式彈藥,分兩次裝填彈丸和金屬藥筒。彈藥放置在炮塔和車體后部的彈藥艙內,最初備彈量為35發(fā),后來增加到46發(fā)。

2S3的主用彈藥是OF-540、OF-25高爆榴彈,彈丸重43.56千克,射程18.5千米。發(fā)射火箭助推榴彈時,最大射程可達24千米。

2S3可以使用ML-20、D-20、D-1牽引榴彈炮的所有彈種。

可以發(fā)射BP-540破甲彈,3000米距離上,可以擊穿250mm厚的裝甲。

以及Br-540、Br-540B穿甲彈,可以在1000米距離上,擊穿115~120mm厚的裝甲。

2S3還可以發(fā)射核炮彈,爆炸當量2000噸TNT。

除此之外,車長艙口還有一挺PKT機槍作為輔助武器,口徑7.62×54mm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