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門交易心法(第10集)請勿用已知解釋未知!
我之前在朋友圈發(fā)過一個視頻,大概描述的是比爾蓋茨向觀眾們介紹什么是電腦,在場的主持人和觀眾們直呼:這不是大號收音機嗎?這不就是電視機嗎?搞得比爾蓋茨哭笑不得。
很多年過去了,比爾蓋茨成為了家喻戶曉的世界首富,但吃瓜觀眾依然是吃瓜觀眾,繼續(xù)用自己狹隘的認知解釋一切未知。
現在的我們可能會嘲笑當初那些無腦的觀眾,可轉念一想,如果當初你也在現場你能和比爾蓋茨一樣預知今天的互聯網時代嗎?
大多數不能,因為大多數人當時只見過收音機和電視機,而電腦確實和電視機很像,所以大多數人認為很像的東西就是一樣的。
即便是今天,很多人也認為iPad就是筆記本電腦,甚至有的人稱之為平板電腦,實際上iPad是大號的手機而已,而很多電腦能做的事手機是做不了的,手機能做的很多事電腦也做不了。
所以就是這個“很像”決定了人的平庸程度!那很像的背后是有什么玄機嗎?
其實沒有什么玄機,很像背后有一個驅動力叫做:知道!
如果一個人什么都知道了,這個世界上已經沒有什么是他不知道的了,那么這個人也就不會有進步空間了,于是網上流傳了一句話:30歲就死了,80歲才拉出去火化,其表達的就是一個人的認知在30歲就到頭了,后面的時光就是吃飽等死,不會有什么造化了。
所以:你的認知程度,決定你的人生高度。
就像兒童,十萬個為什么的結果是成長和進步。就像中年,什么都知道的結果是止步不前。
在長期的培養(yǎng)交易員過程中,我閱人無數,比如很多人看到我說浪,就說這不就是艾略特波浪理論嘛!看到畫折線就是抄襲的纏論嘛!看到K線就說這不就是酒田戰(zhàn)法、日本蠟燭圖技術嘛!于是我才在每個人加入雷門的時候勸告對方:即便看起來一模一樣的,在雷門也是不一樣的,一定要空杯學習,就是這個原因!
更有甚者問我:為什么沒見你的盤面有成交量、MACD、均線?似乎在他們的認知中這些就是技術交易的標配,是不可缺少的。畢竟大多數的看盤軟件默認給用戶捆綁了這些指標,這讓交易員有一種錯覺認為這是必須的,或者認為這就是技術交易的全部,我想這應該是導致國內技術交易相對落后而不自知的根本原因。
也經常有人和我說:我什么都不懂,我是個小白,能學會嗎?我需要先買兩本基礎的書看看嗎?實際上沒有這樣的書,因為市場不存在一套通用的教科書讓你學完就賺錢,每一個成功的交易員都有他的一套系統(tǒng),你要學習的是他這套系統(tǒng)的全部。
另外,決定一個人能否學會的根本不在于你是否有經驗。無論有沒有經驗,只要你沒成功,都應該從零開始學習。沒經驗的從零開始學習可以少走彎路,有經驗的從零開始學習可以溫故而知新,重建自己的知識堡壘,這就是空杯的好處,學習任何知識點,只有保持空杯才能得滿杯。
我曾想過,為什么人類會習慣性用已知解釋未知呢?我想根本原因是沒有透過現象看本質!可為什么不看本質呢?因為這需要思考,一旦思考就需要耗費腦力,而大多數人一旦耗費腦力就累、就犯困、就想休息,而你讓他耗費下體力他會感覺渾身自在,甚至長期出賣體力的人群,三天不干活就渾身不自在,而你讓他思考三分鐘或者讓他學點什么他可能生不如死,就好像考個科目一都要作弊,這有多難嘛??由此可見,人類天生就排斥腦力勞動。
然而大家都知道,交易是腦力勞動,想要在交易中生存就需要從人類原始的體力勞動方式轉變?yōu)槟X力勞動,要參加腦力勞動就需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只有看透本質才不會默認用已知解釋未知。
人只要看不透事物的本質就容易導致: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這也是很多人無法學習經典的原因,比如艾略特波浪理論講的是市場的和諧美,背后的原理是大自然提供的斐波那契數列3和5,但很多人為了去湊5升3降摻雜了大量的主觀臆斷,也就是他們找到的3和5不是市場本來的面貌,而是他們自己湊出來的,于是乎就導致了千人千浪。比如江恩講的是利用某種數字或者幾何圖形或行星規(guī)律與行情匹配以此預測未來走勢,這個規(guī)律要求是長期性的,也就是這個品種自從誕生以來,他就是嚴格遵循這種規(guī)律運行的,往前幾百年,往后幾百年都是如此,而這樣的走勢寥寥無幾,于是乎聰明的人們就直接生搬硬套某種參數到所有品種,殊不知不是每個品種都能套用一組參數,另外也不叫套用,而是發(fā)現和匹配,即便匹配上還要講求完美性,所以導致了大多數人不得其法。
二十多年來幾乎所有的經典老雷基本都研究過,但為什么不直接復制呢?因為老雷不是個思想懶惰、投機取巧的人,老雷只想聚百家之長為己所用,老雷是個創(chuàng)造型的人,畢竟經典的作者已故,我們無法與作者對話,我們無法保證自己能夠完美復制,我們只能從作者留下的知識中獲得靈感,而后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系統(tǒng)邏輯。
當然,凡事都有兩面性,如果一個人對所有公認已知的結論都提出質疑,比如現在2023年了,依然有人堅持地平說,他們認為地球是有天邊的,是政府隱瞞了事實,這樣的邏輯其實也是沒看透本質所致的迷信思維,而非理性。
所以,古人才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一個人最清醒的時候就是知道自己知不知道!如何才能做到呢?
不是求證,一旦求證你可能會因為你的某種主觀去湊所謂的證據。而是要保持客觀理性,沉下心來細致的觀察和思考,然后進行對比,如果有大量不同那就可以肯定你不知道,只要不知道就是未知,只要未知就該學習,只有學習才能強大!
學交易就關注→三步學交易
學習V:laolei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