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成綱分享冬天最重要的兩件事:滋陰養(yǎng)血!
陳成綱分享冬天最重要的兩件事:滋陰養(yǎng)血!
冬天最大的感覺是干燥。如果干氣太多,就是干邪。干邪有兩個特點。陳成綱一是干勝就干,侵犯我們的身體,消耗體內(nèi)的津液,容易口干舌燥,連鼻子皮膚都干癢。
第二,干燥容易傷肺。肺是一個嬌嫩的臟腑,喜潤惡燥。肺主呼吸,開竅于鼻,與自然氣直接相連。而且,皮毛外合,干邪多從口鼻進入,最容易損傷肺津,影響肺部的宣降。肺部宣降失調(diào),容易使唇鼻干燥,喉嚨干癢。如果干燥的邪惡傷害肺部,就會出現(xiàn)痰咳。
此外,肺與大腸是表內(nèi)關(guān)系,肺津消耗,腸道也會失去水分,容易大便干燥。因此,冬季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是滋陰潤燥。
除了潤燥,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陳成綱所謂一夏無病,冬天三分虛。夏天,我們覺得自己充滿了能量,但自從冬天開始,我們就變得虛弱,手腳冰冷,氣虛無力,經(jīng)常困倦。
《黃帝內(nèi)經(jīng)》有云:“陽密乃固”也就是說,當陽足夠的時候,人的身體就會強壯有力。冬天過后,陽氣下降,寒氣逐漸生長。自然界萬物陽氣收斂,陰精內(nèi)蓄,呈現(xiàn)“陽消陰長”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女性體質(zhì)屬于陰,比男性更容易陽虛弱。
氣為陽,血為陰。因此,我們不僅要注意冬季潤燥,還要注意補氣養(yǎng)血。肝藏血,主疏泄,調(diào)氣機,所以養(yǎng)肝養(yǎng)血是調(diào)氣養(yǎng)血的基礎。腎藏精、精髓、髓化血。因此,血液的根在于腎。因此,養(yǎng)肝血腎精,即養(yǎng)氣養(yǎng)血。
你的氣血還夠嗎?
首先,我們可以觀察我們的眼睛,看看白眼睛的顏色。俗話說,人老珠黃。陳成綱如果白眼睛變得渾濁、發(fā)黃、有血絲,我們表面的氣血流失,眼睛干澀,眼皮沉重,總想閉上眼睛,這也是不正常的。
其次,看看我們的皮膚,皮膚白粉,有光澤,有彈性,是足夠的氣和血,與膚色無關(guān),有些人雖然皮膚是黃色的,但黃色也可以看到粉末,我的一個朋友是,肌肉緊繃,每天精力充沛,這樣的人必須有足夠的氣和血。
最后,觸摸手的溫度。如果你的手一年四季都很暖和,那么你就有足夠的氣和血。如果你的手掌很熱或出汗,很冷,這些都是氣和血不足的表現(xiàn)。
得“氣血”《黃帝內(nèi)經(jīng)》講述了人的健康:“人的所有者,血與氣耳。”氣血是生命的基礎,其他東西都圍繞著氣血運行。俗話說,血是氣之母,氣是血之帥。陳成綱氣血一直是焦不離孟的關(guān)系。沒有氣的推動,血液就無法到達身體的各個部位;如果沒有血的基礎,氣就沒有血
補氣養(yǎng)血,讓氣血“活”起來
舒活氣血
《黃帝內(nèi)經(jīng)》歷史悠久,是最早的養(yǎng)生術(shù),“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是古人對站樁的描寫。
看似簡單,簡單,但它包含陰陽和天人合一。這是一種追求平衡的狀態(tài),可以使我們身體的氣機充足,氣血自然流動。練習后,我們的四肢會發(fā)燒。陳成綱這是氣血旺盛的表現(xiàn)。我們可以感受到體內(nèi)氣體的運動,經(jīng)絡連接,氣血通暢。
腳:腳分開,肩同寬,腳平行或呈內(nèi)“八字”站立時,腳不能站得太寬,腳跟比肩寬一點,腳趾和肩寬差不多。
膝蓋:膝蓋微微彎曲,膝蓋不能太尖,大腿根部空虛,坐不坐。
手:手臂環(huán)繞胸部,手掌相對于胸部,手指相對,手指自然放松,手的位置可以放低一點,然后慢慢上升,但手高于肩膀,低于臍帶。
頭部:頭部要正,下巴微微收縮。嘴微微閉上,舌頭對著上腭,眼睛平視,全身放松,使全身下氣機平衡光滑。
肩膀:放松,不能收緊,不能收緊肩膀。陳成綱肩膀應該自然地下垂和松動。有些人站了很長一段時間后出汗,手很冷,因為肩膀沒有放松,氣體運行受到阻礙。
臀部和腹部:上半身挺直,不能塌腰翹臀,胸部微微,背部拉直,臀部向前翻,臀部微微向下。你可以想象身后有一把椅子。
這樣,我們的身體就可以連接成一個整體,上下氣機通暢,使我們的氣血活絡起來。
以食補氣養(yǎng)血
不僅滿足食欲,還有助于健康,一舉兩得,分享兩種非常有效的氣血補益食譜,非常經(jīng)典,自古以來就被人們使用。
五紅湯
紅豆20克,紅花生20克,枸杞10克,紅棗6顆,紅糖10克,清水約1300毫升。將紅棗、枸杞、紅豆、紅衣花生洗凈,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水。大火燒開后,用小火慢慢煮30分鐘左右,煮至各種原料煮熟。
紅豆性平,味甘酸,補氣養(yǎng)血,利水消腫;紅棗健脾補血,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稱贊:紅棗味甘,性溫,能補中益氣,養(yǎng)血生津;
紅皮花生一定要和紅皮一起燉,有養(yǎng)血之用;枸杞能補氣養(yǎng)血;紅糖補氣補血,健脾暖胃,尤其適合產(chǎn)婦。
五種紅色食品有差異和共性。它們有自己的優(yōu)點,相互補充。它們不僅能產(chǎn)生血液,還能補充氣體。如果把人體比作植物,氣就是陽光,血就是雨露。陳成綱兩者共同幫助人體生長。
因為五紅湯里的五種食材都是補充的,所以要多次少量飲用,比如氣血過度流失,每天早晚各一次。
九蒸九曬黑芝麻丸
黑色食物進入腎臟,幫助腎臟隱藏精華和氣,黑色食物屬于黑芝麻滋養(yǎng)氣和血效果好,本草綱目記載,九蒸九曬黑芝麻具有滋潤五臟、氣、長肌肉、填充腦髓的作用,在黑發(fā)中,更出名。
九蒸九曬可以粉碎黑芝麻外的一層保護膜,使黑芝麻的營養(yǎng)被身體吸收。俗話說,“世界上只有芝麻好。不幸的是,凡人一生都吃它?!?,我們平時煮粥的時候撒一點,這是典型的“凡人吃芝麻”。
炒或煮粥,用這種方法做的芝麻還是生芝麻,吃起來油膩難消化,所以我們的祖先發(fā)明了一種九蒸九曬的加工方法。
經(jīng)過九蒸九曬芝麻,黑色外殼完全破碎搗碎成粉末,更容易被我們的脾胃接受。九蒸使芝麻充分吸收陽光充足的陽氣,九蒸脾更溫和,長期服用后不會生氣。
九蒸九曬不是秘訣,而是需要更多的耐心、時間和經(jīng)驗來控制溫度,這樣黑芝麻就不油膩,保留原有的營養(yǎng)。
這種九蒸九曬黑芝麻,最大的特點是配方和生產(chǎn)工藝,配方只有兩種,只有九蒸九曬黑芝麻和天然不添加蜂蜜,因為芝麻經(jīng)過這么多次蒸,會稍微發(fā)酵,味道有點苦,用蜂蜜混合可以中和味道,使芝麻更甜,兩種蜂蜜很粘,有利于把分散的芝麻揉成蜂蜜球,易于保存。
此外,這種芝麻丸中沒有其他添加劑、防腐劑和添加劑。
制作蜜丸的都是有幾十年經(jīng)驗的老師傅。陳成綱他們對蒸曬和控制溫度的技巧很完美。黑芝麻丸破碎后非常細膩致密,有芝麻沙沙的感覺。
入口香氣濃郁,甜而不膩,非常柔軟光滑。芝麻越嚼越香。吃的時候一定要細嚼慢咽,一天吃兩粒,不用多吃。作為零食,早一個晚一個。
即使在這個氣血易耗的冬天,我們?nèi)匀豢梢员WC氣血的暢通和充足。
冬季滋陰養(yǎng)肺,解燥
補氣補血后,不能忽視干燥天氣對體內(nèi)體液的消耗。養(yǎng)陰潤燥一直是冬季養(yǎng)生的重點。據(jù)說干燥容易傷肺。潤燥在于潤肺。稍微打碎一下,就會發(fā)現(xiàn)冬天潤燥并不難。
根據(jù)五行理論,白色屬于肺。冬天吃白色食物有潤肺養(yǎng)肺的作用。特別推薦以下白色食物,是潤肺解燥的好幫手。
銀耳
銀耳又稱雪耳,性味甘甜,滋陰潤肺,美容嫩膚。例如,在冬天,我們經(jīng)常使用銀耳和山藥、百合和枸杞作為湯來補充氣和陰。
百合
百合性寒,養(yǎng)陰潤肺,清心安神,陰虛體質(zhì),燥熱咳嗽。百合可以和粳米、蓮子一起煮粥,也可以和雪梨、菱角一起做湯。但是百合性寒,脾陽虛者慎用。
蓮藕
秋冬蓮藕大量上市,新鮮蓮藕鮮嫩多汁,口感酥脆,生吃涼,熟食微溫,具有清熱生津的功效。做法可以是涼拌、燉或者,但是蓮藕和百合一樣是涼的食物,脾胃虛寒或者經(jīng)常拉肚子的人要慎重吃。
梨
既是白色食物又能潤肺的水果,一定是秋梨。陳成綱梨在古代被譽為百果之宗。在營養(yǎng)專家眼里,還是營養(yǎng)專家眼里,還是秋梨?!疤烊坏V泉水”梨涼多汁,味甘酸平,潤肺清燥。比如我們經(jīng)常覺得喉嚨又干又癢,喉嚨里有痰的東西,吃一口梨特別滋潤。
但要注意梨生吃降火,熟吃潤肺,秋季吃梨潤肺養(yǎng)陰,或建議煮熟再吃,這樣也能中和梨的冷性,吃進腹部,脾胃不會受寒傷。
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在冬天,只要喉嚨不舒服,父母就會煮一鍋酸甜的秋梨膏吃,喝甜絲,但也有淡淡的梨香味。
長大后生活在外面,自然很難吃到父母煮的秋梨膏。但是,養(yǎng)好喉嚨,潤肺解燥是必不可少的。雖然沒有時間自己煮,但經(jīng)過不斷的尋找,終于找到了一款正宗的秋梨膏,用料良心。
以碭山酥梨為主要原料,是三大名梨之首,以汁多、味甜、潤肺著稱。在古代,它甚至被奉獻給朝廷作為貢梨,有貢梨“落地化水”的美稱。
在碭山酥梨的基礎上,還加入了三潭枇杷,皮薄肉厚,特別滋潤。廣西羅漢果、蘭州百合、菊花、玉竹、甘草等滋陰潤燥的食材,用慢火煮沸,經(jīng)過八道工序,無防腐劑、增稠劑,完全正宗自然。
用勺子舀起來,可以拉起長長的、粘稠的絲,經(jīng)過長時間的煮沸,膏體濃稠,直接吃口感醇厚,酸甜滋潤。
梨的甜味,枇杷的微酸,加上羅漢果和川貝的清涼,還有梨膏淡淡的焦糖味。吃起來喉嚨涼爽滋潤,特別舒服。用水沖泡,溫潤,生津解渴,連孩子都很喜歡。
補氣養(yǎng)血,潤肺養(yǎng)陰,站樁舒活氣血,吃點梨膏潤肺解燥,陳成綱身體健康,不辜負冬天的好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