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沙拉和吃漢堡哪個更減肥?看看這些食物的真相
上一期我們說了《男子連吃100天麥當勞減重53斤,因為他這么做了!》。
減肥不光看你吃了什么,還要看你是怎么吃的。
排除了吃的量的因素外,你可能還是不清楚:吃漢堡真的能減肥嗎?
要說明這個問題,先來做一道選擇題。
以下有兩種食物,你覺得哪種食物更健康?

相信有不少朋友選了蔬菜水果沙拉吧?畢竟大家吃減肥餐,首先就會想到吃沙拉。
接下去再看第二題:
以下哪種食物熱量更高?(按每100g計算)
A. 千島醬? B. 凱撒醬? C. 芝士片? D. 牛肉餅
這里就懵了是吧?
答案揭曉:
熱量排序是:千島醬475大卡>凱撒醬370大卡>芝士片248大卡>牛肉餅200大卡。
看似清爽的千島醬的熱量居然遠遠高于牛肉餅!
所以如果你為了減肥而吃果蔬沙拉,然后淋上了高熱量的調味醬,攝入的熱量就反而會超標。
我們要明確一點:健康飲食≠低熱量飲食,營養(yǎng)搭配也很重要。

有肉、有芝士之類高蛋白食物的漢堡,雖然還談不上“營養(yǎng)均衡”,但至少相比較而言,比只有果蔬的沙拉營養(yǎng)要全面一些,增肌首選吃漢堡的也大有人在……

那么為什么很多人吃漢堡還是胖了?
因為沒有垃圾食品,只有垃圾的搭配。
除了吃多了以外,還有個原因就是,漢堡本身的熱量也不低。
精白面粉制成的漢堡胚、高油高糖的醬料、油炸肉餅、高脂肪芝士,而果蔬少得可憐,確實也讓很多人詬病,吃了不僅胖,還可能血糖不穩(wěn)。


我們的身體就像一個大工廠,需要用各種原料來生產(chǎn)各種產(chǎn)品。
我們吃的食物就是原料,我們消耗的能量就是產(chǎn)品。
如果我們每天吃適量的食物,消耗適當?shù)哪芰?,那么工廠就能保持高效和穩(wěn)定地運行,不會出現(xiàn)問題。
這樣我們的體重和血糖就能保持在正常范圍內,不會出現(xiàn)肥胖和糖尿病等問題。

精白面粉是經(jīng)過加工的小麥粉,去掉了外層的麥皮和麥胚,只留下了含有大量的淀粉。
而淀粉在消化過程中會轉化為葡萄糖,進入血液中,導致血糖升高。

而且,精白面粉的膳食纖維含量很低,不能延緩淀粉的消化速度,也不能增加飽腹感,容易導致吃得過多,增加熱量攝入,從而影響體重。
如果我們吃過多的精白面粉,能量消耗不夠,那么工廠就會積累過多的原料(淀粉),造成產(chǎn)品(葡萄糖)過多。
這樣我們的體重就會增加,甚至可能超重,導致各種問題,比如機器損壞、質量下降、顧客投訴等(心臟負擔、高血壓、高血脂等)。

所以,要想控制體重和穩(wěn)定血糖,就要適當補充一些蛋白質和膳食纖維。
這就像給工廠增加一些優(yōu)秀員工和管理者一樣,讓它運行得更順暢更高效。

蛋白質就像優(yōu)秀員工,它們可以幫助工廠生產(chǎn)各種重要的產(chǎn)品,比如肌肉、骨骼、皮膚、頭發(fā)、指甲等。
而且,它們還可以幫助工廠調節(jié)各種功能,比如激素、抗體、酶等。
蛋白質還可以讓工廠的員工感到滿足和快樂,因為它們可以增加飽腹感,減少食欲,讓員工不會因為餓了而去吃更多的原料(淀粉)。
蛋白質的來源有動物性和植物性,比如肉類、魚類、蛋類、奶類、豆類等。

膳食纖維就像優(yōu)秀的管理者,它們可以幫助工廠管理好原料(淀粉)和產(chǎn)品(葡萄糖),讓它們按照合理的速度進出工廠。
膳食纖維還可以幫助工廠清理垃圾和廢料,比如膽固醇、毒素等,讓工廠保持清潔和健康。膳食纖維還可以讓工廠的員工感到滿足和快樂,因為它們也可以增加飽腹感,減少食欲,讓員工不會因為餓了而去吃更多的原料(淀粉)。
膳食纖維的來源有蔬菜、水果、全麥面包、雜糧饅頭等。

所以,要想控制體重和穩(wěn)定血糖,就要少吃精白面粉,適當補充一些蛋白質和膳食纖維。
向大家推薦:管尼葆高纖維高蛋白面條。
每100克面條(一餐的量)中,含有30克蛋白質(相當于半斤雞蛋的蛋白質含量),膳食纖維9.8克(相當于一斤蘋果的膳食纖維含量)。

一天三碗面條,就基本滿足了一日所需的蛋白質和膳食纖維攝入量。
搭配菜肉一起吃,飽腹感更強,避免了兩餐間的零食加餐,能更好地幫助控制體重。
好了,現(xiàn)在回到這個問題:吃漢堡真的能減肥嗎?
相信看過這兩期后,你心里已經(jīng)有答案了。
為了能兼顧“吃遍美食”和“身體健康”這兩點,還是要“管住嘴,邁開腿”。
參考資料:
1. 有人吃麥當勞瘦了50斤,吃漢堡瘦身的方法你不想了解嗎?Keep
2. 57歲男子為減肥連吃100天麥當勞,居然瘦了60磅!新歐洲
題圖?|?Eat REAL America
編譯?| 創(chuàng)語生命編輯部?編譯小組
聲明:本平臺自始以來旨在向大眾傳播醫(yī)學健康信息。本平臺發(fā)布的內容來源于國內外公開媒體報道的綜合整理,僅代表相關作者本人的觀點,不代表本平臺的立場。相關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專業(yè)醫(yī)療指導,不應視為診斷、治療建議,也不代表產(chǎn)品功效。如該等信息被用于了解醫(yī)學健康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臺不承擔相關責任。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權利人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