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東山寺
二月的貴陽,難得的好天氣,陽光柔和,微風(fēng)拂面。這樣的日子里,出門曬曬太陽、看看風(fēng)景,確是好不愜意。漫步在東山公園,我的腳步是輕快的、我的身體是放松的、我的內(nèi)心是平靜的、我的精神是充盈的,整個人處于一種閑適的狀態(tài),駐足于眼前的風(fēng)景,世界少了些喧囂,似乎在一瞬間,靈魂也有了寄托,覺得十分美好,想來五柳先生“以心為形役”“寄情山水間”的情趣也不過如此。
約上摯友,登高望遠。此行的目的只有一個,登上東山寺,俯瞰筑城貌。細細想來,這還是新冠陽康以來,第一次外出運動,其實東山寺不算高,卻也爬得有些吃力。雖然腳步逐漸慢了下來,思想?yún)s越發(fā)活躍,“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昨日登高罷,今朝更舉觴”“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飛來山上千尋塔,聞?wù)f雞鳴見日升”“西上太白峰,夕陽窮登攀”“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這些名篇佳句在我的腦海中不斷閃現(xiàn),為什么古人這么喜愛登高甚至有些執(zhí)拗?一番折騰,我終于問頂。
站得更高,方能看得更遠。站在山頂,我看到了城市的天際線,看到了更遠的風(fēng)景,我的視野不再局限于腳下的土地。近來,和朋友們聊天,我們總在唏噓和感慨,人生的旅途總是會有這樣那樣的困難、挫折、不如意接踵而至,面對坎坷、身處漩渦,個人的力量是如此渺小,時常會有深深的無力感,甚至某些時刻會有過不去了的錯覺。我時常安慰自己,不妨看遠一點、想遠一點,也嘗試登上自己人生的高臺,看看自己的天際線,不妨將人生的尺度拉大一點,十年后、二十年后、五十年后的我們會怎樣,那時的我們想必已經(jīng)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已然成為了自己想要成為的模樣,現(xiàn)在經(jīng)歷的這一切只不過是一場人生的電影回放,知道了結(jié)果的過程似乎變得不再那么難熬,內(nèi)心也多出一份堅定和勇氣。
站得更高,方能看得更真。站在山頂,我看到了城市的全貌,我的視野不在囿于一點一域,平日里的一些固有認知被打破,原來東山寺旁邊那棟樓并不是省委,原來筑城廣場離東山寺這么近,原來文昌閣就在這附近……,腦海中不禁想起了蘇軾之言“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我們每個人身處的角度不同,所看到的風(fēng)景也不同,想要登上頂點看到全部的風(fēng)景,其實很難,那不妨聽聽別人看到的風(fēng)景,每個人的認知都是世界的一面,學(xué)會尊重并理解他人的觀點和境遇,或許才能跳出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拼湊出更加真實的世界。逐漸成熟起來的我,無法判斷他人觀點的正確與否,但我想,吸納他人的觀點終歸是件好事,總能讓我不斷去審視自己觀點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