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事你聽嗎?張俊莉自傳小說《我的存在》第七章
第七章……癱瘓后的穿衣吃飯
1989年,因為類風(fēng)濕發(fā)展迅速,我的四肢關(guān)節(jié)全都慢慢僵硬,不能彎曲。穿衣、吃飯都成了大問題……
因為全身幾乎是同時發(fā)病,差不多在同一個時間里,我那些劇烈疼痛過的關(guān)節(jié)們就開始一個個僵硬了。
隨著手腳的伸展受限,一個大麻煩出現(xiàn)了。
穿衣服不能自己穿啦!
我生病前生病后一直是媽媽給穿衣服。
倒不是我習(xí)慣衣來伸手,而是因為春、秋、冬三季的衣服笨重,加上我從小在體力方面一直很弱——六歲的我和兩歲的弟弟賽跑都會輸?shù)摹┢鹨路砜偸锹v騰。
身為英語老師的媽媽每天六點不到就起來。先給大家做好飯,等招呼著我們吃完了,各自去了學(xué)校,她還要趕著去給學(xué)生上早自習(xí)。所以,每天早上的那一段時光就跟行軍打仗一樣的忙亂。
媽媽一邊給我弟弟穿衣,一邊看我像個蝸牛一樣慢手慢腳穿衣服,等穿好還不知道要用多長時間,不禁焦急的頭頂冒火。于是把弟弟穿戴整齊了以后,媽媽總是一把把我拉過來,套袖子、塞褲腿,穿襪子,三下五除二就穿好了。這樣大家就可以同時吃早飯,然后各自奔赴各自該去的地方,該干嘛干嘛了。
皆大歡喜。
生病以后,不管任何季節(jié),穿衣都是媽媽動手了。
可是隨著我的手臂僵硬嚴重,變得既不能抬高,也不能向后扭動,穿對前面開口的上衣很困難。媽媽拿著我的衣服想了半天,決定給我“套”。
怎么“套”?
就是把前襟上的幾個扣子都扣好,給我把兩個手臂先穿進袖子里,然后把身子的部分像套頭衫一樣套到腦袋上拉下來。
這樣的穿衣法在夏天穿單薄的衣服還好,到了秋冬,棉衣、秋衣加上外套,笨重、厚,穿起來別提多費勁了。媽媽經(jīng)常是一頭的汗。
80年代末90年代初,服裝款式花樣不多,大都是對開襟,偶爾有的套頭衫有大都是成人的尺寸,沒有適合我穿的套頭衫。沒辦法的情況下,媽媽干脆自己動手。她一邊上班一邊做家務(wù)之余,利用所剩不多的一點點休息時間織毛衣。
媽媽為我織了好幾件套頭毛線衣,解決了我穿衣難的問題。因為關(guān)節(jié)生病后影響了身體發(fā)育,我的個子基本上沒有再長高,那些毛線衣一穿就是二十幾年。
穿好了衣服,洗臉刷牙后,還要洗洗手。
因為手指關(guān)節(jié)發(fā)病,有很長一段時間我不能洗手。古交是一個礦區(qū),煤多灰塵多。幾個月的時間不洗,我的手就黑得像非洲人一樣了。院子里的孩子來我家玩,我怕被他們看到自己的“黑爪爪”,總是害羞地把手藏在衣服底下。
看著手越來越黑,遮遮掩掩不是辦法,我開始一天到晚想怎么做就能把這雙黑手藏得完美無缺。
看電視給了我靈感,戴手套吧!
警察叔叔的白手套和外國電視劇里的女士那樣的黑色蕾絲手套,哪個好呢?
白手套帥氣,黑色蕾絲的神秘華麗!
都很好看??!
究竟選哪個好呢?
哎呀呀……你看我東想西想,就是沒想如果自己的手能能戴手套,也就能用水洗干凈了啊。由此可見,我是個多么會用胡思亂想來轉(zhuǎn)移病痛的孩子。
好不容易,幾個月的劇痛期熬過去,我終于可以洗手了。不過洗手的過程不能叫“洗”,根本是活剝皮!
因為積累了太久手上的黑臟有厚厚一層,已經(jīng)不能用香皂搓洗得掉了。要先在熱水里泡啊泡,等把臟皮的邊邊角角泡了起來,搓一搓之后,可以一大片一大片的剝下來——閱讀這段大家不要吃飯,怪惡心的。
洗漱完畢,接下來就該吃飯了。
人活著,吃飯是大事,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
生病后雖然手很痛,但為了不給既忙于工作又得操持家務(wù)的媽媽添麻煩,我一直堅持自己用勺子吃飯??呻S著手肘關(guān)節(jié)漸漸僵硬后,我拿著勺子的手離嘴越來越遠。最后手和嘴的距離定格在了一尺的范圍外——飯勺放不到嘴邊了!
這樣一來,不能自己吃飯了。
本來就很辛苦的媽媽,又多了一項工作——每次做了飯以后自己不去吃,先端著一碗來給我喂飯。看著媽媽每次喂我吃了飯,她自己的飯已經(jīng)冷冰冰了,還得重新熱一次才能吃。偶爾媽媽覺得飯還有點溫度,圖省事兒把飯將就著吃了。結(jié)果搞得胃疼起來。
我很難過。
怎么辦?
就這樣一直讓媽媽喂下去嗎?
不能這樣,遇到困難就要解決困難。在我努力思考著怎么辦時,忽然想到了咱們國家偉大的發(fā)明——筷子。
說起來同樣慚愧,沒生病之前我不會用筷子。
從小到大,我的手都抓不好那兩根小棍子,無法用它夾起飯菜放進嘴里。吃飯時不管米面還是菜,都只能用勺子舀著吃。每次吃飯,看姐姐和爸媽靈活地運用筷子吃著飯菜,我心里都是滿滿的羨慕和疑惑。
看人家用的多好,我怎么就是學(xué)不會呢?
那時候,好像能用筷子就意味著走近了大人的世界。而我一直學(xué)不會,這對一個渴望長大的小孩子來說是很郁悶的事。
生病后就更加認定這輩子與筷子無緣了。
被逼無奈到了極點的時刻,忽然就福至心靈,找到了筷子的用法。
我要用筷子和勺子綁一起,做一個長長的飯勺!
于是我趕緊把這個想法告訴爸爸,爸爸是個行動派,感覺我的主意有道理,便找了一根筷子用鐵絲綁在勺子柄上,合在一起長度正好一尺有余。就這樣,一只加長版的飯勺誕生了。我又能自己吃飯啦。
解決難題的成就感讓人很快樂呢。
我一向是個慢吞吞的孩子,吃飯也是如此。在媽媽喂飯時,為了讓有胃病的媽媽能在飯菜還熱乎著的時候吃上飯,我只想盡快吃完自己的飯菜,總是顧不上細細咀嚼就急急忙忙吞咽下肚。每次吃飯都食不知味。
現(xiàn)在自己用上加長了的飯勺子,雖然吃起來很慢,卻可以一勺一勺,細細品味飯和菜的味道。
雖然因為躺著吃,手拿長飯勺又不穩(wěn)當,一頓飯吃下來,會撒在脖子里許多飯粒和菜菜。媽媽、姐姐她們一邊幫我撿飯粒兒,一邊總是笑著說我是在種地。
嗯,種地就種地吧!
至少我可以自己吃飯,不用麻煩媽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