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設計語言?我眼中的一加11到底更新了什么

最近手機圈的一件大事是劉作虎回歸了OPPO。而伴隨著的就是OPPO也全面開啟了OPPO和一加雙品牌時代。一加將作為OPPO旗下主打性能的先鋒品牌,也就是線上就是一加,線下門店是OPPO。并且一加手機已全面進駐OPPO線下渠道,在技術(shù)、供應鏈、渠道、服務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

而作為“加友”的我,前幾天也全程觀看了2023年一加新品發(fā)布會。一加Buds Pro 2、一加11、100W雙口超級閃充套裝……而后我也托朋友的關(guān)系,第一時間從線下渠道拿到了一加11的新機,一瞬青16GB+256GB。在此就先分享一波近幾天的初體驗,希望給各位對一加11有意向的小伙伴帶來參考。

外觀設計有何變化?

從短盒變長盒,再回歸到短盒,無論盒子的長短如何變化,一加的專屬紅始終保持不變,而且作為一加的數(shù)字系列,ONEPLUS X HASSELBLAD的關(guān)系也不曾發(fā)生改變,一加數(shù)字系列的質(zhì)感依舊,這也是我近兩年來會中意一加數(shù)字系列的原因之一。

此次一加11所提供的物件依舊豐富,除了耳機沒有附贈以外,電源適配器、數(shù)據(jù)線、手機殼、SIM卡針都有,還多了貼紙和側(cè)孔密封貼膜。手機自身也預貼有屏幕膜,到手后插卡裝殼即可使用,無須再購置其它配件。

其中適配器為100W SUPERVOOC,相較前代一加10 Pro提升了20W功率?;匮俣雀?,也能向下兼容80W和65W的超級閃充機型。

一加11采用了三星6.7英寸E4柔性微曲面屏,擁有2K分辨率120Hz刷新率,HDR10+畫質(zhì)、杜比視界及獨家自研的超頻響應技術(shù),支持LTPO3.0自適應動態(tài)調(diào)節(jié),可實現(xiàn)1到120Hz隨動變幀、瞬時起落、智能自適應幀率。在游戲娛樂體驗方面絕對不差,能兼顧流暢觸控和畫質(zhì)效果。


盡管一加11使用的是曲屏設計,但屬于微弧面設計,屏幕上下邊框做得很窄,視覺感官偏纖薄。單手持握時也剛好適中,下拉菜單無壓力,能夠輕松掌控到桌面的所有應用。

屏下指紋位置比較靠中,這個位置非常舒服,并且是超薄指紋,解鎖速度更快了。

前置攝像頭處,一加11延續(xù)了左上角打孔屏設計,這也是目前我個人認為在橫屏時對游戲畫面影響最小的方案,就是在自拍時得偏移一下機身。

目前一加11有無盡黑和一瞬青兩款配色,不同的配色體現(xiàn)在后蓋上會有較大的區(qū)別。無盡黑使用第四代絲綢玻璃,手感絲滑,也不容易沾指紋,視覺上具有明顯的顆粒感。一瞬青則漫反射效果更具,視覺上會呈現(xiàn)出陶瓷般的質(zhì)感。

如手上這臺一瞬青配色,當我轉(zhuǎn)動角度時,背蓋視覺上會有明顯的光影呈現(xiàn),外層有種陶瓷般的溫潤質(zhì)感。再配合攝像頭模組處的星沙變化,細節(jié)拿捏得很到位。就不知道后續(xù)是否會與一加10 Pro一般,再次推出一個全白的配色。


后置影像方面,一加11使用了三攝配備:5000萬像素的IMX890+OIS光學防抖主攝、4800萬像素的IMX581超廣角、3200萬像素的IMX709人像鏡頭。配以哈蘇聯(lián)名的影像調(diào)校,擁有一加哈蘇XPAN模式,無論是拍照還是攝影均能帶來不錯的畫質(zhì)體驗,每一張每一帖都故事滿滿。

對于鏡頭模組的處理,一加11沿用了前代的設計,將后置鏡頭模組區(qū)域延伸到鋁合金中框,曲背更加順滑,使整體在視覺上得到了延伸,而后HASSELBLAD標志也移到了鏡頭模組之間,進一步強調(diào)了哈蘇的特殊性。

一加數(shù)字系列最具特色的設計在于右側(cè)的三段式切換鍵,撥動后可以讓我們在“靜音”、“振動”以及“響鈴”間快速切換。與蘋果的側(cè)鍵相似,但一加的使用起來更快捷,這顆三段式按鍵也被網(wǎng)友們稱為一加的經(jīng)典。

一加11底部設計有SIM卡槽、MIC孔、Type-C接口和揚聲器孔,并沒有傳統(tǒng)的3.5mm音頻口?,F(xiàn)今我也很少再用到有線耳機了,一個自家無線耳機就能體驗完整的生態(tài),在觀影和游戲時也無聲音滯后現(xiàn)象,相當好用。

性能穩(wěn)步提升

一加11采用全新驍龍8 Gen2平臺,該處理器為臺積電4nm N4工藝,全新“1+2+2+3”架構(gòu)設計,GPU性能超過A16。再配以滿血版LPDDR5X+滿血版UFS4.0超快存儲組合,最高配置達到16GB+512GB,整體配置上符合現(xiàn)今的旗艦標準。

在性能測試軟件安兔兔中,隨便跑了一下,一加11輕松獲得了1307440的總成績(CPU:282208,GPU:575555,MEN:254433,UX:195244)。測試時最高檢測溫度達26.6℃,散熱很不錯。
而在魯大師中,分數(shù)也達到了1412312的高分,其中內(nèi)存剩余還有59%以上。單以結(jié)果來說,相較我之前的驍龍8+ Gen 1來說,無論是安兔兔還是魯大師的分數(shù)均多了20W。

測完分數(shù)后,使用紅外測溫儀檢查發(fā)熱情況。從記錄的圖片可以看到,一加11的熱源主要集中在屏幕的上半部分,最高溫度約37℃左右,而下端位置則為32℃。背面的發(fā)熱點位于攝像頭右上,溫度約34℃,整體手感涼爽。這也是得益于高性能石墨散熱片,以及航天級金剛石和3685mm2的超導真空VC液冷散熱的加持,也讓我對驍龍8的火龍印象有所改觀,驍龍8+和驍龍8Gen2確實都不錯。

一加 11手機內(nèi)置5000mAh容量電池(2*2500mAh串聯(lián)雙電芯),壽命為1600次充放電循環(huán),比行業(yè)高了1倍,一天一次滿充滿放也約滿足4年使用,充得快,還得用得久。

從滿電量狀態(tài)開始,2K分辨率下,將亮度拉至最大,電競模式開啟,然后在效果拉滿的前提下游玩《王者榮耀》120幀極致畫質(zhì)、《和平精英》90幀和《原神》60幀各一小時,最后在線追劇兩個小時。在深度使用5小時后,一加11還剩余12%的電量。不得不說《原神》確實是手機端最吃配置和功耗的游戲,即便是一加11也只能支撐近4個小時的游玩時長。不過話說回來,用過這么多大電池手機,高性能模式下也就是4個小時的水準。
如果切換到1080P分辨率和均衡模式下,亮度拉到50%,那續(xù)航會增加不少。日常刷微信刷刷抖音使用亮屏能到8個小時。

說完游戲續(xù)航體驗,值得說說馬達效果,一加11搭載的那顆瑞聲最新的0916仿生震動馬達著實不錯,也是目前尺寸最大的馬達,不管是游戲時的振感體驗還是鍵盤打字的噠噠噠,非常給力,可以去試試。
續(xù)航充電這塊,一加11標配了長壽版100W閃充,官方宣傳能在10分鐘內(nèi)充至50%電量,25分鐘可達100%。而為了不損傷電池,我們從5%開始每5分鐘記錄一次數(shù)據(jù)。

從實測圖表來看,一加11在前5分鐘時,從5%提升到了36%的電量;達到10分鐘時,電量也順利來到了60%,完全符合官方標注; 而后在15分鐘時達到了86%,也開始進入了所謂的涓流模式,最終在21分鐘時電量充滿100%滿格。換句話說,我們只需臨出門前充個15分鐘就能達到80%以上的電量,輕松滿足外出需求。

初次體驗小結(jié)


作為一加的最新產(chǎn)品,一加11在保持自身優(yōu)勢的同時,性能處于一種穩(wěn)定的更新趨勢,不僅帶來了全新驍龍8 Gen2平臺,也將存儲組合提升到了LPDDR5X+UFS4.0。而長壽版100W閃充也相較前代有一定的提升,使充電速度來到了25分鐘以內(nèi)。再加上哈蘇影像的加持,自帶濾鏡效果,焦點內(nèi)容很容易脫穎而出。


誠然一加11也有令人不滿意的地方,例如不支持紅外,砍掉了之前的50W無線閃充。不過與之相應的售價也變得更加友好,甚至可以說是真香的地步。那么問題來了,對于你來說,無線閃充真的重要嗎?我是尼古拉斯lalala,帶來更多有趣的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