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捅”一下,能省好幾百,手把手教你如何自己修補輪胎
扎胎在騎行中一直是個很敏感的詞語,有的人自打拿完本,可能就沒扎過胎,還有的人,那可是恨不得一天扎八遍,一個月?lián)Q一條新輪胎。今天主要和大家聊一聊扎胎之后的那些事兒。

▲我不要打針啊啊啊啊啊……
無論你是摩旅健將還是跑山達人,一旦在路上扎了胎,這一頓拖車費多半是跑不了了,少則也得100~200元,不光是破財,主要還會耽誤準備許久的行程規(guī)劃。酒店車票可不是你隨時隨地想退就能退的,更何況在偏遠地區(qū),不僅價格會翻倍增長,還要面對另一個現(xiàn)實——即使你愿意花高價也找不到接你的救援車。
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由此可見,作為摩托車駕駛員,隨身攜帶打氣筒和補胎工具并且可以自己動手修補是基本素質(zhì)。
(一)
別著急補胎
首先聊一下沒有補胎工具的話,(真空胎)扎胎的處理原則。

一個原則,輕易不拔。(帶內(nèi)胎的車輛,輪胎被扎漏氣會很快,無論拔不拔異物)在有充足補胎工具的情況下,才推薦拔出異物進行補胎處理。
拔了會怎么樣?
如果手頭沒有補胎工具和氣筒的話,恭喜你,可以坐救援車回去了,因為它的漏氣你無法阻止。
原因:現(xiàn)在摩托車普遍都是真空胎,當車胎被異物扎到后,首先會進入到一個十分緩慢的慢撒氣過程,此過程短則持續(xù)一天半天,長則可持續(xù)十天半個月甚至更久。

不是說扎胎就不能騎了,也不是說扎胎了繼續(xù)騎也沒事,而是要根據(jù)輪胎剩余氣量和輪胎漏氣情況,來改變你的騎行計劃。

輪胎氣量很好判斷,用雙手大拇指按壓輪胎來感受回彈,按不動或者比較費勁,說明氣量還多足以支撐繼續(xù)騎行,如果一按就已經(jīng)軟塌塌的,那就不再適合繼續(xù)騎行了,打電話叫救援吧。
在輪胎虧氣的情況下繼續(xù)騎行會怎樣?
一般來說容易引發(fā)交通事故,當輪胎胎壓明顯低于標準胎壓時,首先你會感覺車給你的反饋很不好,尤其是前輪,你會難以轉(zhuǎn)向,后輪提速會感覺沒勁。長時間騎下去輕則導致輪胎報廢,重則會因此導致車輛失控引發(fā)交通事故。

漏氣情況一般可以用水來測試,在扎胎處倒點水,有條件上肥皂水,沒條件上唾液也行,根據(jù)氣泡密集程度來判斷漏氣情況。氣泡上的慢,短時間內(nèi)可以繼續(xù)走,尋找補胎地點(車速一定要慢)。如果氣泡出的又快又大,安全起見還是等待救援為妙。
如果此時隨車沒有補胎工具,恰巧今天扎胎的情況還比較嚴重,救援費多半是跑不掉了,心疼小錢錢中。可如果你有補胎與打氣工具,或許就可以避免進一步破費了。

(二)
補胎工具使用教程
首先再啰嗦一下這兩個工具的區(qū)別,最好二者都帶,但只能帶一個的話,選打氣工具。
打氣工具——漏氣情況不嚴重,單靠打氣工具及時充氣,也可以使你完成本次出行。
常見的打氣工具大致有以下三類:(僅考慮便攜式)
1、手動打氣工具

優(yōu)點:腳踩式相對不費力,手打式相對輕巧,維護與使用都很簡單。
缺點:兩者體積相對較大,長度較長,多需要背包或者尾箱攜帶,且手打式對體力有一定要求。
2、電動打氣工具

優(yōu)點:整體體積較小,打氣輕松不費力。
缺點:價格相對較高,打氣次數(shù)有限,如果沒電了會很尷尬。
3、一次性打氣瓶

優(yōu)點:極致便攜,十分省力。
缺點:貴,一次性消耗品無法重復使用,操作不當容易受傷。
我個人常用手動打氣工具作為出行必備品,如果體力方面不太過關,還是建議使用電動打氣工具。(潮人可以試試氣瓶,氣瓶一出你一定是最靚的仔)
補胎工具——是一種長久有效的處理方法,但一定需要搭配打氣工具一同使用。
常見的應急補胎工具大致有以下三種:
1、補胎膠條(也就是俗稱的辣條)






再次測試是否漏氣,如果依舊漏氣,可嘗試用贈送的膠水涂抹漏氣處,等待膠水固化,不漏氣后,用氣筒補足胎壓。
優(yōu)點:方便攜帶,補胎成功率較高。
缺點:補胎過程相對繁瑣,技術要求稍高。
失敗了怎么辦?
辣條作為最基本的補胎方式,其成功率還是很高的,失敗大致只有一個原因,即膠條與輪胎粘合不到位。
補救方法:重新扎人一根膠條,涂抹部分送的膠水,充分旋轉(zhuǎn),直至辣條塞滿整個漏氣處,再緩慢拔出補胎工具即可。
2、輪胎自補液(俗稱補胎液)

方法很簡單,通過軟管將補胎液連接到輪胎氣嘴,開動閥門向內(nèi)充氣即可。打完補胎液拔掉軟管,均勻轉(zhuǎn)動輪胎,使補胎液自動找到漏氣處融合。

優(yōu)點:方便攜帶,補胎同時可以起到部分充氣的效果。
缺點:可能是我的偏見,我從沒見過這東西管用過,只能作為應急使用,修補后還是需要去專業(yè)維修店進行二次內(nèi)補或外補。
失敗了怎么辦?
失敗一般是因為胎壓過低,導致漏氣處破洞較小,自補液無法很好的填進去。
補救辦法:使用打氣工具打高胎壓,再次緩慢轉(zhuǎn)動輪胎至補胎液流到破洞處。
3、補胎槍(通過打蘑菇釘達到補胎的效果)

根據(jù)扎胎孔洞的大小選擇蘑菇釘?shù)拇笮。瑢⒛⒐结斞b入補胎槍中,清理好創(chuàng)面后打入即可。
優(yōu)點:效果最接近內(nèi)補,損傷相對較小,方便后期更換真正內(nèi)補胎的蘑菇釘。
缺點:操作難度較高,成功率較低。
失敗了怎么辦?
這種補胎方式一般只要成功打入蘑菇釘就可以補上,如果打入沒補上,極有可能是蘑菇釘尺寸不對。
補救辦法:調(diào)整胎壓后重新打入大一號的蘑菇釘。
(三)
適合自己的補胎方法
困難度:補胎槍>膠條>自補液
可靠度:補胎槍=膠條>自補液
上述方法只有補胎槍和膠條可以相對長時間的保證日常路況的通勤需求,也曾聽朋友說起過奇葩經(jīng)歷,膠胎補胎后去越野,一個飛坡下去把膠條又蹦了出來。

至于補胎液完全是應急的手段,補胎液補完胎后一定要及時去維修點更換蘑菇釘,否則補胎液長期存在于輪胎里,會對輪轂有所腐蝕。只有動手能力太差,操作不好膠條和補胎槍,才推薦隨車準備自補液應急。
無論是哪種補胎方式,只要成功補住,都可以幫助你省下一筆額外開銷,從而使你的旅途更加通暢,而準備這些工具的成本,相較之下只是九牛一毛??赐瓯酒恼潞螅旄鶕?jù)自己的日常騎行習慣,為自己準備一份補胎禮包吧。
如果本文有用,拜托大家點贊+在看+轉(zhuǎn)發(fā)支持我,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