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和標準版有啥區(qū)別?OPPO Find X6系列是否值得選?

昨天,OPPO正式發(fā)布了年度旗艦Find X6系列,包含標準版和Pro版,主打號稱【地表最強】的影像系統(tǒng),就連潛望式長焦鏡頭都換上了Reno 9 Pro身上的主攝IMX890,不分晝夜,無論遠近,隨手一拍都能保證絕佳的成像質量。那么,Find X6的標準版和Pro版都有啥區(qū)別,是否值得咱們期待?


OPPO Find X6系列都采用了相同的ID設計,取消了前輩特色的【不可能的曲面】,3顆攝像頭和傳感器等都被嵌入到了碩大的環(huán)形鏡頭模組內。

兩款產品的差異在于屏幕尺寸,標準版略微輕巧一點點,可選飛泉綠、雪山金和星空黑3種配色,而Pro版則可選云墨黑和飛泉綠,以及有著拼接撞色設計的大漠銀月,辨識度更高。健圣的建議是,手機自身的顏色并不重要,配個喜歡的保護套,啥風格都有了。

Find X6 Pro內置更大的5000mAh電池,支持100W有線和50W無線閃充,而且還實現了IP68級別的防塵防水。


標準版擇取消了無線充電功能,電池容量下降到4800mAh,閃充縮水到80W,而且防水等級也只有IP64,僅僅能防潑濺,不敢隨便再帶到海邊泳池玩耍了。


在屏幕方面,Find X6 Pro采用了三星頂級的E6面板,不僅擁有3160×1440像素分辨率,全屏激發(fā)亮度1500nit,局部峰值亮度更是高達2500nit,支持1440Hz高頻PWM調光和LTPO技術,能根據使用場景自動調整屏幕刷新率。

標準版的屏幕的就要稍差一些了,分辨率降到了2772×1240像素,刷新率無法自適應調節(jié),峰值亮度只有1450nits,但同樣支持1440Hz高頻PWM調光,綜合來看也不錯,只是不夠拔尖兒而已。

在核心硬件方面,Find X6的Pro版搭載高通第二代驍龍8移動平臺,而標準版則是聯發(fā)科天璣9200,這兩顆芯片都是2023年度旗艦,性能方面驍龍8 Gen2稍強一點,但天璣9200也不差,至少在實際體驗環(huán)節(jié)咱們很難感受出它們之間的差異。


它們均標配OPPO自研芯片馬里亞納MariSilicon X,滿血版LPDDR5X-8533內存和UFS4.0閃存,鐵三角的硬件組合。

對了,Pro的USB接口是3.0的速度,而標準版擇只有2.0,可惜它們貌似都不支持視頻輸出功能。


兩款手機都內置VC均熱板,不過官方并沒有公布它們的面積參數,從細節(jié)圖來看,兩款手機的均熱板面積和散熱設計還略有差別。

Find X6系列還帶來了很多前瞻性功能,比如六網協同、三網并發(fā)、雙5G通信共享技術、超級N28 5G四天線設計等,出海離岸的數據連接距離最遠可達43公里,同時還支持尚未大規(guī)模商業(yè)化的Wi-Fi 7,簡而言之就是做到了【你可以不用,但我不能沒有】。



在大家最關心的影像方面,Find X6系列全部列裝了潛望式長焦鏡頭,而且還是索尼IMX890,這顆1/1.56英寸的5000萬像素傳感器,可是作為Reno 9 Pro家族的主攝而存在的,如今卻被OPPO放在了潛望式鏡頭模塊中,成像底蘊非常值得期待。
Pro版的影像模組最豪華,它的主攝是當前手機領域最大尺寸的傳感器——索尼IMX989,一英寸的超級大底可以媲美索尼黑卡等單反相機,將【底大一級壓死人】的理論貫徹到底。
這款手機的超廣角鏡頭也是索尼IMX890,而且還是自由曲面鏡頭。后置三攝都是主攝級別,豪華得不要不要的。
標準版則將主攝換成了IMX890,超廣角換成了普通的5000萬像素鏡頭,兼容3cm微距模式,縱觀全局依舊是旗艦級的影像系統(tǒng),結合哈蘇人像,每一拍都上相。
從官方展示的樣張來看,這款手機的暗光成像幾近無敵,這背后除了鏡頭自身素質更高以外,還離不開OPPO超光影圖像引擎,弱光下,從0.6X~6X,不同的焦段都能輸出同樣的高畫質,同樣出色的光影效果。
該系列手機還同時支持杜比視界HDR視頻拍攝,讓用戶拍攝內容的暗區(qū)與亮區(qū)的豐富細節(jié)盡收眼底,帶來比以往更驚艷的視覺震撼。
OPPO曾經在Find X2 Pro身上短暫引入過潛望式長焦鏡頭,但在X3和X5兩款產品身上卻取消了這個設計。如今OPPO終于【撥亂反正】,Find X6系列身上重新列裝了潛望式長焦鏡頭,在IMX890傳感器和OPPO超光影圖像引擎的加持下長焦段成像可以還原更多細節(jié),暗光下的表現無與倫比。
相對來說,Pro版集更好的屏幕,更快的充電(包括無線充電)、更安全的IP68防水以及更豪華的影像模組,屬于一款絕對的水桶旗艦,而且性價比也較之隔壁的vivo X90 Pro+更高。

標準版雖然在屏幕、充電和防水等方面略有降級,但最核心的潛望式長焦卻被保留了下來,各方面的表現也談不上差,而且4499元的入手門檻也更低一些,適合預算有限,但卻對長焦暗光成像要求更高的用戶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