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義主義】辯證形而上學(2-2)——把握時間、把握虛無、把握否定性的存在
2-2.辯證形而上學(Dialectical?Metaphysics)
代表語錄: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無名/天地之始:無名即存在,不借助任何符號系統(tǒng)就可以存在。無名/存在是一種創(chuàng)生性的力量,使天地,即場域產(chǎn)生,作為本體背后的秩序
有名/萬物之母:有名即虛無,要通過虛無這個名字,即符號系統(tǒng)才能顯現(xiàn)。有名/虛無是一種抽象的規(guī)定性的維度,敞開了本體論的視域,使萬物能往其中涌現(xiàn)
常無欲/以觀其妙:停留在在場形而上學,認為要以靜態(tài)的方式才能觀察到一瞬間的,在場的邏格斯運作,這個邏格斯處于兩個不一致的空間化的場域的交界處
常有欲/以觀其繳:則是辯證形而上學,認為要以一種動態(tài)的方式觀察前本體論的奠基事件脈絡,即“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在場域論上是時間與空間的對立。時間化的場域是歷時性的,代表著自身的差異與等級制的維度;空間化的場域是共時性的,代表著所有事物在同一個瞬間同時存在
在本體論上本體是肯定性與否定性的存在。肯定性的存在與空間化的場域?qū)?/strong>,是在場的;否定性的存在與時間化的場域相對應,它并非不存在,只是無法被真正把握,只能主體性通過其否定性力量,以一種虛構的方式建構起來。最典型的否定性的存在即時間。主體永遠無法真正體驗到當下,當下總是過去的,不存在的,這是第一重否定。主體會擬制出一個時間軸,主體對時間(一個當下)的把握總是通過靠近它(時間來不及了/不夠了)/遠離它(直下一個時間來不及的循環(huán))來達成的,這是第二重否定,是主體通過否定性力量將時間實體化,使其進入自身有限的視域,在此時間則表現(xiàn)為主體的內(nèi)時間體驗,因此時間則可看作為否定性的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