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諸葛我評說

諸葛孔明,一身白袍。手持羽扇,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他是足智多謀的軍事家,是淡泊名利的好丞相,亦是鞠躬盡瘁的精神之源。 諸葛亮是足智多謀的軍事家。劉備三顧茅廬,諸葛隆中作對,分析天下大勢,做出取益州,聯(lián)東吳,抗曹魏的政治軍事規(guī)劃,形成三足鼎立之勢;“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前出師表,交待政治方面,廣開言路,賞罰分明,親賢遠(yuǎn)佞;后出師表,交待軍事謀劃,北定中原,攘除奸兇,志在必得;七擒孟獲,殺得南蠻心悅誠服,六出祁山,抗擊曹魏……有對聯(lián)為證:一對二表三分鼎,六出七縱八陣圖。諸葛亮在軍事、政治領(lǐng)域之才能,可謂空前。 諸葛亮是淡泊名利的好丞相。淡泊名利,為官清廉,忠心耿耿,可謂諸葛亮作為臣子的標(biāo)桿、典范之品格。有《誡子書》表淡泊,勸勉兒子淡泊明志,寧靜致遠(yuǎn),亦不急躁,亦不火爆,亦不沖動,修養(yǎng)身心,陶治情操。有《亮自表后主》表清廉,從古至今,臣子死時,內(nèi)無余帛,外無盈財者,又能有幾人?諸葛亮的清廉正直,不得不令人佩服。還有《出師表》顯忠誠,報先帝、忠陛下,受命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諸葛亮對劉氏父子之忠不禁令人肅然起敬。"忠武侯”一謚號,對于他來說,是名副其實的,是他作為丞相的真實寫照。 諸葛亮還是鞠躬盡瘁的精神代表。忠心不二,志死不渝。諸葛亮用他的一生譜寫了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篇章。自草廬之中,許劉備備驅(qū)馳,到白帝城里,受劉備托孤,諸葛亮為劉備出謀劃策,奔走效勞;受命以來,又日夜?fàn)繏靽拢晃逭稍〉?,竟點49盞明燈,向上天借命,只愿完成蜀漢之興隆。雖然諸葛亮未能輔佐君王以成統(tǒng)一之大業(yè),但他這種“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的奉獻(xiàn)精神,至死方休的敬業(yè)精神,始終如一的愛國精神,流芳百世,化作一股清泉,滋養(yǎng)了中華大地,哺育了中華兒女,澆灌了中華富強! 漢中定軍山中,蜀楸漢槐的枝葉隨風(fēng)飄拂。諸葛武候寺中,孔明羽扇綸巾,歷史的風(fēng)拂過他微笑的臉,吹起他的智慧、他的淡泊、他的鞠躬盡瘁、承載了他的精神,遍撒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