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芩連湯治療頸動脈斑塊案。一男56歲,主訴:左手麻三天,住
葛根芩連湯治療頸動脈斑塊案。一男56歲,主訴:左手麻三天,住院1周,狹窄處跟住院時候,沒有變化?,F(xiàn)伴有胃部灼痛,不反酸,心煩脾氣急愛生氣,怕冷,胸悶氣短乏力,有汗,尿不黃,大便稀,睡眠可,脾氣急愛生氣。脈弦微細。 葛根30克,黃芩10克,黃連6克,半夏10克,白芍15克,太子參15克,麥冬10克,丹參30克,川芎10克,片姜黃10克,桑枝20克,絡(luò)石藤15克,炙甘草6克,五劑日一劑, 分析:患者雖然麻木,但是癥狀表現(xiàn)還有腹瀉舌紅,從六經(jīng)辨證再辨方證角度考慮,屬于熱,瀉,因此考慮葛根芩連合適,但是舌象苔少,癥狀還有氣短乏力,表現(xiàn)氣陰不足,所以又加太子參麥冬益氣養(yǎng)陰。白芍柔肝,丹參川芎桑枝片姜黃絡(luò)石藤,活血化瘀通絡(luò),其中半夏配合太子參麥冬又有麥門冬湯之意,也是益氣養(yǎng)陰。而患者心煩愛生氣,又是肝火表現(xiàn),其中芩連瀉肝火足以,不必再加其他瀉肝火之藥。 二診:左手麻好了,胃部灼痛好多了,不反酸,心煩愛生氣好了,怕冷有一點,胸悶氣短乏力好多了,頸椎仍有不適感。有汗,夜間口干明顯,尿不黃,晚間夜尿二三次,大便正常睡眠可,脾氣急,右脈寸關(guān)細弱尺沉,左脈弦,舌一側(cè)有瘡,舌根無苔明顯。 桑葉10克,丹皮10克,葛根30克,黃芩10克,白芍15克,太子參15克,麥冬10克,天冬10克,石斛15克,枳殼6克,丹參30克,熟地生地各15克,甘草3克,五劑日一劑, 分析:二診效果卓著,癥狀減輕只是八九,然而我想頸動脈斑塊未必消除,只是暫時減輕,守方加減。 后又滋陰祛風(fēng)通絡(luò),用過甘露飲,防己地黃,最后出現(xiàn)太陽病癥狀,改方小續(xù)命湯等加減謹守病機,調(diào)理四個月;最后雙手血壓正常,可惜未去檢查,算是臨床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