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打針,一邊學(xué)習(xí)”——漫談邪不壓正

“C'est la vie.”
“這就是命?!?/p>
(by昆汀《低俗小說》)
0
我不懂姜文。
也許周韻懂,也許姜文自己也不懂。
但好多人覺得自己懂。
拍電影是主觀的,看電影是客觀的,聊電影又是主觀的。三步之中,只有第一步與導(dǎo)演有關(guān)。
好的藝術(shù)家總會讓人忍不住把他和作品一起討論,好的評論者要做的就是動腦子把他們分開。
我不太喜歡姜文,強勢得讓人頭疼。
但我喜歡他的作品。光從表達方式上,就比本尊高明得多。
《邪不壓正》既然是拍給兒子的(多溫柔啊),我想這回我應(yīng)該能看懂。
結(jié)果確實沒啥不明白。
我挺喜歡。
以上。
1故事
“每篇影評五個字,我耽誤誰了”
我想寫的輕快一點。
像李天然的打戲,利干脆,歪頭一笑,單純里帶點邪氣。
聊太多隱喻,投射,沒意思,太笨重。我歷史學(xué)得不好,琢磨不透的懶得往上套。
先給熬夜看世界杯導(dǎo)致在影院睡著的觀眾捋捋劇情。
這是一顆棋子跳出棋盤的故事。
李天然,有著哈姆雷特屬性的李小龍,是個局內(nèi)人。
藍青峰,把自己當(dāng)成教父的胖麻子,是個設(shè)局人。
華萊士(我就不叫亨德勒),喜歡生氣的人。
朱潛龍,包辦了所有笑料的大反派,是個喜劇人。
根本一郎,愛好論語的日本人。
李巧紅和唐鳳儀,兩個女人。
還有鸚鵡史航老師,最重要的角色,華北第一影評人。
設(shè)局人用生氣人布了個局,局內(nèi)人向喜劇人和日本人復(fù)仇,兩個女人一個上房一個上床,局破了,復(fù)仇成功了,影評人死了,over。
這就是所有你能看到的。
誰要是非硬說自己沒看懂,那就是傻X。
2全場最佳
“誰給你拔的火罐啊,還TM是方的”
整部戲里,最喜歡廖凡演的朱潛龍。從他大喊出“邪不壓正”那一刻起,一直在賣力把整個故事扛肩上。
朱潛龍這人,多惡少智,負責(zé)逗比。他弒師,洗名,當(dāng)漢奸,打女人,槍斃同胞,出賣祖國……十惡不赦,妥妥的壞人。
但他給師父立了個畫風(fēng)爆笑的銅像,自己胸前也紋了個巨蠢的明太祖;
沒打死李天然反讓他練到滿級,拔了藍青峰的牙卻被他算計到輸光內(nèi)褲;
想投靠根本結(jié)果被官方欽定為漢奸,打了老婆一巴掌被還了四個,莫名其妙挨綠了兩次毫無辦法……
這樣一個反派,要在最后的決戰(zhàn)里滿臉扎滿玻璃(自己搞的),被人爆菊,滿地是槍往房上找(他說忘了),掉下來摔個半死……思想不成熟戰(zhàn)法不犀利,胸口插了一刀腦門挨了一槍,到死都是對著主角一臉“兄弟你普通話實在太差了我忍不住要笑場”的無辜,慘不慘?
我要親手寫一個慘字!
一個柏林電影節(jié)的金熊影帝,一個拿著兩柄八斬刀打遍天津衛(wèi)的詠春拳師,一個俠肝義膽愛梳油頭的麻匪老三,就因為導(dǎo)演的一點惡趣味,上刀山下油鍋,教人表演陪人嘮嗑,還有王法嗎?還有法律嗎?
這份全場最佳,理應(yīng)屬于他。
3細節(jié)
“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孔子曰,唯女子與小人難養(yǎng)也”
這是我自己電影中男主角很愛說的話,根本一郎講論語也說了這段,很精髓。
根本是個講究人,有刀,有印,沒有老婆。他好讀書,明白很多大道理,和我一樣過得不咋地。
“孔子犯的愁我通通沒有,因為我,沒有老婆”
“無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所以我有,一萬個老婆”
妙啊,妙不可言。
他同時也是個典型霓虹軍人,重小禮而輕大義,說話不算話,生生攪黃了藍爸爸的布局,但說到底,兵不厭詐——織田信長也說過。根本一定很喜歡他,因為他的村正刀架對面墻上掛的就是信長的辭世駢句,在此奉上全文——
常思此世間,飄零無定處。
直嘆水中月,浮生若朝露。
人生五十年,如夢亦如幻。
有生方有死,壯士何所憾。
這個細節(jié)是二刷發(fā)現(xiàn)的,算個小驚喜。有趣的地方還很多,比如開篇時師父的話:
“你十三,你師姐十八,你師娘長我五歲,你師姐也長我五歲,這便是講究”
這面師娘是個啞巴,“阿巴阿巴”起來自帶字幕翻譯;鏡頭一轉(zhuǎn)師姐笑得嬌羞而詭異,你TM告訴我這真的是十八歲?
(“真的,生出來就會說話,五歲和他娘一樣高,我都不信”)
所以師父啊,還真是不太講究。
類似的特色細節(jié)與黑色幽默,整部片子比比皆是,細說起來,彩蛋不一定比《頭號玩家》少。
不一樣的是,彩蛋都指向同一個人。
4女人
“我有兒子,兩個”
這條往短了寫。
有人一定會問,你為什么不多分析分析關(guān)巧紅這個角色啊,她和男主對手戲占了三分之一的篇幅,她和她代表的屋頂世界對男主成長起到了非比尋常的balabala……
對不起,沒得分析。
我能看到的就是姜文在拍周韻,“我老婆真好看”,僅此而已。
我也希望大家?guī)еc偏見去理解姜文對女性的態(tài)度,“敬女人為神”,敬的是他的女人。
曾經(jīng)包餃子喂了豬,如今包餃子為口醋。
藍青峰說:我有兩個兒子。
關(guān)巧紅說:我有兩個兒子。
姜文說:我有兩個兒子,一個叫姜太郎,一個叫姜次郎。
戲里戲外人家都是兩口子。
李天然就很可憐。
他最后屋頂上的告白(我可以理解是告白吧),不是愛情電影看多了,是他劇本看少了。
也許自始至終,他最成功的時候也許就是關(guān)巧紅說話口音被他帶跑的時候。(聽聽那句“復(fù)仇”的咬字)
除此之外,他什么也給不了。
順便提一下許晴,整部戲里我認為她最好的是飯店那場,戴上圓眼鏡真的太優(yōu)雅太美了,憋著氣說“娶我”時比任何一出都要性感,她演的真好,甚至讓我忘了她和我媽同歲。
所以何必非要脫內(nèi)褲呢。
5風(fēng)月之外
“寫日記的人靠得住么?”
不太喜歡聊廟堂之上的事,但是廟堂之上的人我還是很感興趣。
如果只談風(fēng)月,蔣公是個會給老婆在南京種滿法國梧桐的癡漢。為什么種法國梧桐浪漫呢?宋美齡都知道的道理,因為克羅地亞梧桐上掛滿了賭球輸了的人。
身為毛左,必然是看不太慣蔣公的。你會游泳么?你橫渡過長江么?你會寫詩么?寫的有我好么?你吃紅燒肉加辣么?你脫發(fā)么?哦我忘了你光頭……
所以你不是偉大領(lǐng)袖。
“他就是個生意人,政府是兼并收購來的,日本人像老鼠一樣鉆進他的腦袋,吸干他的腦髓”
“老蔣打不過你們”
“誰會把心里話寫日記里面!下賤!”
這絕對是蔣公在院線電影被黑的最慘一次。
調(diào)侃歸調(diào)侃,要我說也就是導(dǎo)演嫉妒人家蔣公,因為他比太祖長得帥太多,比導(dǎo)演也帥太多。(要不然怎么《建軍大業(yè)》讓霍建華來演)
剩下風(fēng)月之外的事,實在不太光彩。
6六
“還影評人,你會寫第六個字嗎?”
我不是影評人。我是電影人。(也許吧)
我也就會寫五個字,這五個字分別叫:
《陽光燦爛的日子》(孩子氣)
《鬼子來了》(人性)
《太陽照常升起》(女人!女人!)
《讓子彈飛》(咔嚓咔嚓咔嚓)
《一步之遙》(去你大爺)
現(xiàn)在第六個字也寫完了,和前五個字出自同一之手。不可謂不好。可惜他們只顧了太爺,卻不像了movie。
整片就如李天然的最后那一點,匆匆出膛,還算酣暢。
《邪不壓正》是部好電影,和《藥神》一樣值得看。
馬上上映的徐老怪《狄仁杰》也值得看,開心麻花也不錯。
沒啥好打架的。
說到底,看電影和拍電影,都是為了逃避現(xiàn)實。
抱緊你喜歡的那部分,讓剩下都滾蛋就完了。
最近上火。
不僅吃火鍋上火,59度不加冰的威士忌喝著也上火??粗袊抡f唱,瞅著GAI爺GOSH廠牌的小老弟都上火。
霧都是個好地方。
“錢我都交完了,錢包還你;這輩子沒機會,下輩子咱一邊打著針,一邊學(xué)日語”
“太好了,太好了”
“一邊打針,一邊學(xué)習(xí)”
“一邊打針,一邊學(xué)習(xí)”
那么打哪里呢?
“Maybe in the middle.”
完。
(祈福B站)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