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爾干金曲背景大百科【1】:克羅地亞的“烏斯塔沙”組織(上):簡介和歷史
? ? ? ? ? ? ? ? ? ? ? 前言注釋
? ? ? ? 本文介紹是第2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的同名組織,“烏斯塔沙”另外還有對克羅地亞人的侮辱性稱呼之意,筆者者會另行介紹。

? ? ? ? ? ? ? ? ? ? ? ? ? 簡介

? ? ? ? ? ? ? ? ? ? ? ? ??定義
? ? ? ? Usta?e(克塞語音標:[?sta?e]),也被稱為Ustasha或Ustashe,是一個克羅地亞法西斯和極端民族主義組織,從1929年開始,一直活躍至1945年,才宣告覆滅。
? ? ? ? ?正式名稱為Usta?a,即克羅地亞革命運動(克塞語:Usta?a - Hrvatski revolucionarni pokret)。其成員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涉嫌屠殺了數十萬塞爾維亞人、猶太人和羅姆人以及南斯拉夫境內的政治異見者。

? ? ? ? ? ? ? ? ? ? ? 相關信息
? ? ? ? 組織領袖或Poglavnik(克語:領袖):安特·帕維里奇
? ? ? ? 組織創(chuàng)始人:安特·帕維里奇
? ? ? ? 成立日期:1929年1月7日(法律上)
? ? ? ? ? ? ? ? ? ? ? ? ? ? ?1930年(事實上的)
? ? ? ? 被取締:1945年5月8日
? ? ? ? 前身:南斯拉夫王國真理黨
? ? ? ? 繼承者:十字軍;克羅地亞解放運動及其他團體
? ? ? ?組織總部:都靈、博洛尼亞(至1941年);
? ? ? ? 薩格勒布(1941-1945年)
? ? ? ? 官方報紙:克羅地亞家鄉(xiāng)保衛(wèi)者
? ? ? ? (克語:Hrvatski Domobran)
? ? ? ? 青年部門:烏斯塔沙青年團
? ? ? ? 準軍事部門:烏斯塔沙民兵
? ? ? ? 組織成員人數:1941年鼎盛時期人大約十萬
? ? ? ? 意識形態(tài):
? ? ? ? 克族隔離主義及極端民族主義
? ? ? ?法西斯主義,反塞族主義,反猶太,反吉普賽,天主教政治化,蘿教政治化(波斯尼亞地區(qū))
? ? ? ? 政治立場:極右
? ? ? ? 宗教信仰:羅馬天主教(官方/多數),蘿教(少數)
? ? ? ? 顏色:白色 藍色 紅色 黑色
? ? ? ? 口號:"Za dom!Spremni!"
? ? ? ? ("為了家鄉(xiāng)——時刻準備著!")

? ? ? ? 該運動和組織的意識形態(tài)融合了法西斯主義、羅馬天主教和克羅地亞民族主義。烏斯塔沙的政治理念是想要建立一個領土橫跨德里納河(筆者注:這條河就是當年東西羅馬帝國的分界)并延伸至貝爾格萊德邊境的大克羅地亞國。
? ? ? ? ?另外,他們還強調需要建立一個種族上 "純潔 "的克羅地亞,并通過納粹種族理論展開對塞爾維亞人的種族滅絕(因為烏斯塔沙的政治理念和信仰便是建立在反塞族的情緒基礎上的)以及對猶太人和羅姆人的種族滅絕,并迫害反法西斯主義或持不同意見的克羅地亞人和波斯尼亞人。烏斯塔沙將波什尼亞克人視為"穆族克羅地亞人",因此,波什尼亞克人沒有受到種族主義的的迫害。
? ? ? ? ?烏斯塔沙堅決支持羅馬天主教,認為羅馬天主教和伊斯蘭教是克羅地亞人和波斯尼亞人的宗教,然后極力的譴責和反對塞族人的主要信仰,即東正教(主:我太難了)。
? ? ? ? 羅馬天主教被認為是克羅地亞的民族主義的根基,而在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分布廣泛的大量穆族則被烏斯塔沙贊譽為 "保持了純粹克羅地亞人血統(tǒng)的宗教" 。
? ? ? ? 烏斯塔沙是作為一個民族主義組織成立的,旨在建立一個獨立的克羅地亞國家。在克羅地亞獨立國,簡稱為NDH(二戰(zhàn)期間由法西斯意大利和納粹德國建立的一個準保護國的傀儡國家)中,烏斯塔沙上臺后,其軍事部門成為克羅地亞本土警衛(wèi)隊和烏斯塔沙民兵(克羅地亞語:Usta?ka vojnica)。
? ? ? ? 烏斯塔什政權一開始的時候還得到了部分克羅地亞人的支持,因為這些人在戰(zhàn)時的確是感受到了以塞族為領導階層的南斯拉夫王國進行的壓迫。然而,該組織一開始憑借想要建立起一個克羅地亞民族國家而贏得的大部分支持都因為它所使用的殘酷手段而大失人心。

? ? ? ? ? ? ? ? ? ? ? 組織名稱

? ? ? ??usta?a(復數:usta?e)一詞來源于不及物動詞ustati(克羅地亞語,意為起來)。"Pu?ki-usta?a"(德語:Landsturm或國民軍)是克羅地亞帝國本土衛(wèi)隊的一個軍銜(1868-1918)。? ?
? ? ? ? 一戰(zhàn)期間,這個詞也是克羅地亞三等步兵團(德語:Landsturm regiments或國民軍步兵團)的意思。usta?a這個詞的另一個變體是ustanik(復數:ustanici),意思是叛亂者,或反叛者。
? ? ? ? 在南斯拉夫王國的早期,烏斯塔沙這個名字并沒有法西斯的含義,因為“烏斯塔沙”這個詞的本意是用來稱呼那些在1875年黑塞哥維那叛亂中的叛軍的。該組織的原始全名出現(xiàn)在1931年4月,名為烏斯塔沙-克羅地亞革命組織或UHRO(克羅地亞語:Usta?a - Hrvatska revolucionarna organizacija);1933年更名為烏斯塔沙-克羅地亞革命運動(克羅地亞語:Usta?a - Hrvatski revolucionarni pokret),這一名稱一直保持到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和組織覆滅。
? ? ? ? 在英語中,Ustasha、Ustashe、Ustashas和Ustashi都被用來指代該運動或其成員 。

? ? ? ? ? ? ? ? ? ? ? 意識形態(tài)
? ? ? ? ? ? ? ? ? ? ? ? ? ? ? ? ?思想起源
? ? ? ? 1941年5月18日,安特-帕韋利奇和意大利元首貝尼托-墨索里尼在羅馬會面。烏斯塔沙深受意大利法西斯主義的影響,并在政治和軍事各方面都得到了意大利法西斯的支持。而在1941年國家安全局成立后,烏斯塔沙受到的納粹主義的影響更是越來越深。


? ? ? ? 19世紀的克羅地亞政治家安特-斯塔切維奇的主張是烏斯塔沙的極端克羅地亞民族主義的主要思想主要起源之一,此人主張克羅地亞的統(tǒng)一和獨立,在觀念上既反哈布斯堡又反塞爾維亞。

? ? ? ? 他的理念是建立起一個以及斯洛文尼亞人領土的大克羅地亞國,包含了波斯尼亞人、塞爾維亞人,認為波斯尼亞人和塞族人不過是因為歷史問題而分別皈依了蘿教和東正教的克羅地亞人,而認為斯洛文尼亞人是 "山區(qū)克羅地亞人"。
? ? ? ? 斯塔切維奇認為,之所以在大克羅地亞所宣稱的領土上存在大量的塞族人,這是最近在哈布斯堡統(tǒng)治者的鼓勵下定居的結果,也是像瓦拉幾亞人這樣接受東正教并認同自己為塞族人的群體的涌入。
? ? ? ? 斯塔切維奇欽佩波斯尼亞人,因為在他看來,他們作為克羅地亞人只是因為為了維護在奧斯曼帝國占領下的波斯尼亞和克羅地亞地區(qū)的經濟和政治自主權而皈依了蘿教而已。
? ? ? ? 烏斯塔沙組織則想要利用斯塔切維奇的理論來推動克羅地亞對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吞并,另外還承認了克羅地亞有兩個主要的民族及文化組成部分。約西普-弗蘭克之后率領著極右派從斯塔塞維奇的真理黨中分離出來后,自立門戶的成立了所謂純粹真理黨,后來的烏斯塔沙組織有不少人都是來自于該黨派。

? ? ? ? 歷史學家約翰-保羅-紐曼談道,奧匈帝國軍官 "堅定不移地反對南斯拉夫主義,為克羅地亞的激進右派--烏斯塔沙提供了藍圖"。
? ? ? ? 烏斯塔組織另外也非常信奉米蘭-舒夫萊博士的理論,據說他聲稱克羅地亞是 "許多世紀以來西方文明最堅固的堡壘之一",他聲稱在1918年南斯拉夫國家成立時,克塞合并卻令西歐失去了屏障。舒夫萊后來于1931年在薩格勒布被政府支持者暗殺。

? ? ? ? 烏斯塔沙另外還非常認可一位方濟各會修士,克魯諾斯拉夫-德拉甘諾維奇神父在1935年發(fā)表的論文中的言論。

? ? ? ?他聲稱在16和17世紀,黑塞哥維那南部的許多天主教徒都皈依了東正教,這種言論為烏斯塔沙日后強行將該地區(qū)的東正教徒轉為天主教徒的政策提供了理論依據。
? ? ? ? 烏斯塔沙受到納粹主義和法西斯主義的嚴重影響。其領導人安特-帕維利奇的所謂“Poglavnik一職和墨索里尼擔任的“Duce”和希特勒自任的“Führer”其實都是一個意思,即“元首”。?
? ? ? ? 所有的法西斯分子概不例外,烏斯塔沙組織也非常提倡統(tǒng)合主義體制經濟。另外自1927年以來,帕維利奇就一直在與法西斯掌權的意大利進行談判,其中包括主張以領土換主權,他允諾意大利吞并其聲稱的達爾馬提亞領土,以換取意大利對于將來從南斯拉夫王國獨立出來的克羅地亞的主權的支持。

? ? ? ? 一些歷史學家還將烏斯塔什的意識形態(tài)描述為教派法西斯主義,因為該組織和運動都非常強調對羅馬天主教的重視程度。
? ? ? ? 墨索里尼對烏斯塔什的支持是基于務實的考慮,其想法或許是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意大利在巴爾干半島和亞得里亞海的影響力。1937年后,隨著德國對萊茵蘭地區(qū)展開再軍事化,法國在歐洲的影響力減弱,以及米蘭-斯托亞丁諾維奇領導的南斯拉夫準法西斯政府的崛起,墨索里尼從1937年到1939年放棄了就對烏斯塔沙的支持,并試圖改善與南斯拉夫的關系,因為他擔心繼續(xù)敵視南斯拉夫會導致南斯拉夫被納入德國的勢力范圍。?

? ? ? ? 準法西斯主義的斯托亞迪諾維奇政權的最終垮臺,使得意大利再度恢復了對烏斯塔沙的支持,其目的是建立一個獨立的克羅地亞國家,然后迫使其與意大利建立個人聯(lián)盟。然而,墨索里尼對烏斯塔沙的不信任也在增加。墨索里尼的女婿、意大利外交部長加萊亞佐-西亞諾伯爵在其日記中指出:"(墨索里尼)對帕維利奇感到憤怒,因為他聲稱克羅地亞人是哥特人的后代。這將產生將他們擋在德國人的戰(zhàn)車上的效果"。
? ? ? ? 匈牙利為了兩個目的而強烈支持烏斯塔什。其一,是為了削弱南斯拉夫這個小協(xié)約國之一,以便最終奪回一些失去的領土。另一個是原因,匈牙利還希望在未來晚些時候與克羅地亞獨立國建立強大的聯(lián)盟,并準備轉為進入個人聯(lián)盟模式。
? ? ? ? 納粹德國最初并不支持克羅地亞獨立出去,也不支持烏斯塔沙,希特勒非常強調 "強大而統(tǒng)一的南斯拉夫 "的重要性。 包括赫爾曼-戈林在內的納粹官員也希望南斯拉夫在戰(zhàn)爭期間繼續(xù)保持穩(wěn)定和在官方方面保持中立,這樣德國就能繼續(xù)安全保持南斯拉夫要個安全的原材料出口。隨著時間的推移,納粹對烏斯塔沙越來越感覺到惱火,其中包括黨衛(wèi)軍領袖海因里希-希姆萊,他對克羅地亞內務部沒有完全遵守納粹消滅猶太人的議程感到不滿,因為烏斯塔沙居然允許猶太人以皈依天主教的方式,繼而被承認為 "榮譽克羅地亞人",從而免于迫害。
? ? ? ? ? ? ? ? ? ? ??政治方案和主要執(zhí)政方案
? ? ? ? 1932年,由烏斯塔沙領導人安特-帕維利奇本人寫就的《烏斯塔什報》創(chuàng)刊號上的一篇社論宣稱,暴力和恐怖將是烏斯塔沙達到其目標的主要手段。
? ? ? ? 刀劍、手槍、機槍和定時炸彈;這些都是偶像,這些都是將宣布克羅地亞獨立國家的黎明到來和復活的鐘聲。
? ? ? ? 1933年,烏斯塔沙提出了構成該運動官方意識形態(tài)的 "十七項原則"。這些原則闡明了克羅地亞民族的獨特性,提倡集體權利高于個人權利,并宣稱非克羅地亞 "血統(tǒng) "的人將被排除在政治生活之外 。
? ? ? ? 這些原則要求建立一個既非資本主義也非共產主義的新經濟體系,并強調羅馬天主教會和宗法家庭作為維護社會秩序和道德的手段的重要性。(現(xiàn)代歷史學家對烏斯塔沙意識形態(tài)的這一特定方面的稱呼各不相同;"民族天主教"、"政治天主教 "和 "克羅地亞天主教"一系列的稱呼層出不窮都被提出)在執(zhí)政期間,烏斯塔沙禁止避孕,而且還發(fā)布了非常嚴苛的反對褻瀆上帝的法律。
? ? ? ? 烏斯塔沙接受克羅地亞人是迪納里克人種(該人種是高加索人種里的分支,廣泛分布于如歐洲中部和北部之間,歐洲中部和南部之間以及中東與歐洲之間的地區(qū))的一部分,但反對克羅地亞人主要是斯拉夫族的觀點,聲稱他們主要是日耳曼人與哥特人的后裔。
? ? ? ? 烏斯塔沙認為,政府自然必須是強大和獨裁的。該運動反對議會民主制,因為它 "腐敗";反對康米,因為它們干涉家庭生活和經濟,而且是褻瀆上帝的唯物主義。另外他們認為認為相互競爭的政黨和選舉產生的議會對其國家自身的利益是非常有害的。
? ? ? ? 烏斯塔沙承認羅馬天主教和蘿教是克羅地亞人民的民族宗教,但最初是拒絕接受東正教是,認為這與他們的目標不相容。雖然烏斯塔沙強調宗教,但它也同時強調對國家的責任高于宗教習俗。
? ? ? ? 烏斯塔沙開始執(zhí)政后,禁止使用 "塞族東正教信仰 "一詞,要求以 "希臘-東方信仰 "取而代之。他們強行要求許多東正教徒改信天主教,謀殺和驅逐了85%的東正教牧師,并掠奪和焚燒了許多東正教教堂。1942年7月2日,克羅地亞東正教會成立,作為摧毀塞族東正教會的進一步手段,但這個新教會的信徒很少。
? ? ? ? 烏斯塔什對穆族克羅地亞公民身份附加了一些條件,如聲稱支持南斯拉夫的穆族不會被視為克羅地亞人,也不會被視為公民,而會被視為 "穆化塞族",可以被剝奪財產和監(jiān)禁。烏斯塔沙聲稱,這種 人必須贏得克羅地亞人的身份。
? ? ? ? ? ? ? ? ? ? ? ? ? ? ? ? ?反猶太主義
? ? ? ? 1936年,安特-帕維利奇在 "克羅地亞問題 "中把猶太人列為 "克羅地亞人的敵人 "中的第三位(僅次于塞族人和共濟會員,但排在了共產黨員之前):他寫道:“我們的敵人是猶太人?!?/p>
? ? ? ? “今天,克羅地亞幾乎所有的金融和幾乎所有的商業(yè)都把持在了猶太人手中。這只有在國家的支持下才成為可能,國家(指南斯拉夫王國)一方面要支持親塞爾維亞的猶太人,另一方面要削弱克羅地亞的民族力量。猶太人興高采烈地慶祝所謂南斯拉夫國家的建立,因為一個獨立的克羅地亞民主國家永遠不可能像一個多民族的南斯拉夫那樣對他們有用;因為民族的混亂中蘊含著猶太人的力量......事實上,正如猶太人所預料的那樣,由于塞爾維亞官方生活的腐敗,南斯拉夫成了猶太人真正的天堂"。
? ? ? ? 烏斯塔沙一上臺,就立即出臺了一系列納粹式的種族法案:
? ? ? ? 1941年4月30日,烏斯塔沙宣布了 "關于種族起源的法令"、"關于保護雅利安人血統(tǒng)和克羅地亞人民榮譽的法律法令 "以及 "關于公民權的法律規(guī)定"。這些法令界定了誰是猶太人,并剝奪了所有非雅利安人,即猶太人和羅姆人的公民權。到1941年4月底,即在納粹在德國實施類似措施之前的幾個月,以及在被占領的波蘭實施一年多之后,烏斯塔沙要求所有猶太人佩戴徽章,通常是黃色的大衛(wèi)之星。緊接著,1941年10月10日又宣布了 "關于猶太人和猶太公司財產國有化的法律規(guī)定",并據此沒收了所有猶太人財產。
? ? ? ? 早在1941年4月10日至11日的第一天,烏斯塔沙就率先逮捕了薩格勒布地區(qū)的一批猶太精英粉絲,并將他們扣押起來索取贖金。4月13日,奧西耶克也發(fā)生了同樣的事情,烏斯塔沙和所謂的人民民主黨的暴徒還摧毀了猶太教堂和猶太人墓地。與此同時,該組織還發(fā)動起來了廣泛的反猶主義宣傳,組織的官方報紙上面寫道,克羅地亞人必須 "比其他民族更警惕,以保護他們的種族純潔……我們需要保持我們的血液中沒有猶太因素"。他們還寫道,猶太人是 “背叛、欺騙、貪婪、不道德和異類”的同義詞,因此“廣大克羅地亞人民總是鄙視猶太人,對他們感到自然的厭惡”。
? ? ? ? 1941年5月,烏斯塔沙又在薩格勒布圍捕了165名猶太青年,他們是猶太體育俱樂部馬卡比的成員,并將他們送往了達尼卡集中營,這些人中除了三人僥幸存活外,其他人均在集中營中被殺。1941年10月,薩格勒布市長正式下達了拆除猶太教堂的命令,該教堂于1942年4月被徹底拆除。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相較于德國納粹黨而言,烏斯塔沙的手段還是頗顯“溫和”的:
? ? ? ? 因為他們選擇性的迫害信奉猶太教的猶太人,但允許皈依天主教的猶太人被承認為克羅地亞公民,并被授予雅利安人的榮譽公民身份,使他們能夠恢復以前被剝奪的工作。在剝奪了猶太人的公民權后,烏斯塔沙允許一些人通過賄賂或通過與知名烏斯塔沙成員的關系申請雅利安人身份。整個過程具有很大的隨意性。例如,只有2%的薩格勒布猶太人獲得了雅利安權利。此外,雅利安權利并不能保證永久不被送入集中營或遭受其他迫害。
? ? ? ? ? ? ? ? ? ? ? ? ? ? ? ? ? ?其他措施
? ? ? ? 在經濟上,烏斯塔沙支持建立統(tǒng)合主義體制經濟。該運動認為,私人財產和對小規(guī)模生產資料的所有權存在自然權利,不受國家控制。武裝斗爭、復仇和恐怖主義受到烏斯塔沙的頌揚。
? ? ? ? 在烏斯塔沙推出了的嚴酷措施迫害下,許多克族人自己也無法避免被這些措施迫害的命運。喬佐-托馬舍維奇在其《南斯拉夫的戰(zhàn)爭與革命:1941-1945》一書中指出
? ? ? ? “在歷史上,克羅地亞人從來沒有像在烏斯塔政權時期那樣遭受過如此合法化的行政、警察和司法的暴行和虐待。”
? ? ? ? 該政權頒布的法令形成了一個基礎,使其能夠擺脫國家和地方政府以及國有企業(yè)中所有不需要的雇員,“不需要的”是所有猶太人、塞爾維亞人和傾向于建立統(tǒng)一的南斯拉夫國家的克羅地亞人,他們都被趕了出去,除了一些被認為是政府特別需要的人。這就會導致空缺的工作崗位由烏斯塔沙和親烏斯塔沙的追隨者來填補,并導致政府工作由沒有專業(yè)資格的人填補。

? ? ? ? ? ? ? ? ? ? ? 發(fā)展歷程
? ? ? ? ? ? ? ? ? ? ? ? ? ? ? ? ? ? ?二戰(zhàn)前
? ? ? ? 在20世紀20年代,律師、政治家和約瑟夫-弗蘭克的純權利黨的追隨者之一安特·帕維里奇就已經成為了克羅地亞獨立運動的主要倡導者。 1927年,他秘密聯(lián)系上了意大利獨裁者和法西斯主義創(chuàng)始人貝尼托-墨索里尼,向他提出了他的分離主義思想。
? ? ? ? 帕維里奇提議建立一個獨立的大克羅地亞國家,它應該涵蓋克羅地亞人的整個歷史和種族區(qū)域。歷史學家羅里-約曼斯聲稱,早在1928年,就有跡象表明帕維利奇正在考慮組建一個民族主義叛亂組織。
? ? ? ? 1928年10月,在克羅地亞主要政治家斯捷潘-拉迪奇(南斯拉夫議會中的克羅地亞農民黨主席)被激進的黑山政治家普尼沙-拉契奇暗殺后,一個名為克羅地亞青年運動的青年團體由布蘭尼米爾-耶利奇在薩格勒布大學宣告成立了。一年后,安特·帕維里奇被21歲的耶利奇邀請加入該組織,成為一名初級成員。
? ? ? ? 一個相關的運動,
即Domobranski Pokret,組織的這個名稱取材自為奧匈帝國服役的克羅地亞軍隊,該組織開始出版專門報道克羅地亞民族事務的報紙《克羅地亞家鄉(xiāng)保衛(wèi)者》。
? ? ? ? 烏斯塔沙派還將《克羅地亞家鄉(xiāng)保衛(wèi)者》報刊送到美國,以爭取美籍克羅地亞人對他們的支持。Domobranski Pokret周邊組織也同時試圖與溫和的克羅地亞人展開接觸并使其變得激進,他們想利用拉迪奇的暗殺來激起這個已然接近分裂的國家的情緒。到1929年,克羅地亞地區(qū)已經形成了兩個不同的政治陣營:支持帕維利奇的觀點,即只有暴力才能確??肆_地亞的民族利益的;以及當時由弗拉德科-馬切克(斯捷潘-拉迪奇的繼任者)領導的克羅地亞農民黨,該黨在克羅地亞人中擁有更多的支持者。
? ? ? ? 克羅地亞真理黨的多名成員為《克羅地亞家鄉(xiāng)保衛(wèi)者報》的寫作做出了諸多貢獻,直到1928年圣誕節(jié)前后,該報才被塞爾維亞—克羅地亞人—斯洛文尼亞王國當局取締。1929年1月,國王禁止了所有的民族政黨,真理黨的激進派的成員全數被流放,包括帕維利奇、耶利奇和古斯塔夫-佩爾切克。后來,其他幾批克羅地亞流亡者也先后加入了這個組織。1941年3月22日,茲沃尼米爾-波斯皮希爾和米約-巴比奇謀殺了來自薩格勒布的《新消息報》總編輯兼Jugo?tampa主席托尼-斯萊格爾,這也是烏斯塔沙組織的恐怖活動的開始。
? ? ? ? 1929年4月20日,帕維利奇和其他人在保加利亞索非亞與馬其頓國家委員會成員共同簽署了一份聲明,聲稱他們將繼續(xù) "為建立克羅地亞和馬其頓的人權和民族權利、政治自由和完全獨立而開展法律活動"。1929年7月17日,貝爾格萊德的維護國家安全法院判處帕維利奇和佩奇克死刑。
? ? ? ? ?流亡者緊接著開始嘗試在歐洲以及北美和南美的克羅地亞僑民中拉起對其事業(yè)的支持。1932年1月,他們將自己的革命組織正式命名為 "烏斯塔沙"。烏斯塔組織開展的恐怖活動的主旨就是盡可能地對南斯拉夫制造各種破壞。他們在法西斯主義掌權的意大利和匈牙利開辦的訓練營中訓練成員,意圖在開往南斯拉夫的國際列車上安放定時炸彈,造成死亡和物質損失。? ?
? ? ? ? 1932年11月,由安德里亞-阿爾圖科維奇領導并得到四名當地同情者支持的十名烏斯塔沙組織成員突然對韋萊比萊特地區(qū)的布魯沙尼的憲兵哨所發(fā)動了襲擊,這次行動的目的顯然是為了恐嚇南斯拉夫當局。直到今天,某些新烏斯塔沙主義者仍然喜歡把該事件稱呼為有時被稱為 "韋萊比萊特起義"。
? ? ? ? ? ? ? ??轉折點:刺殺國王亞歷山大一世
? ? ? ? 烏斯塔沙最著名的恐怖行動莫過于在1934年10月9日成功實施的,與馬其頓內部革命組織合作展開的,在法國馬賽對南斯拉夫國王亞歷山大一世進行的暗殺。罪犯是來自于保加利亞革命者的弗拉多-切爾諾澤姆斯基,他被法國警察擊斃。
? ? ? ? 在不同地點等待國王的專車的三名烏斯塔沙成員——米約-克拉里烏斯塔沙、茲沃尼米爾-波斯皮希爾和米蘭-拉季奇也先后被法國法院抓獲,并且最終判處了終身監(jiān)禁。

? ? ? ? 安特-帕維利奇、歐根-克瓦特尼克,以及伊萬-佩爾切維奇也隨后被法國法庭缺席判處了死刑,因為他們才是該事件的真正組織者。烏斯塔沙認為,刺殺亞歷山大國王實際上 "打斷了南斯拉夫的脊梁",這是他們 "最重要的成就"。
? ? ? ? 刺殺事件發(fā)生后不久,所有與烏斯塔沙的相關組織以及作為民間組織繼續(xù)存在的,也就是前文提到的那個Domobranski Pokret都在整個歐洲被禁止。在法國的壓力下,意大利警方不得不于1934年10月逮捕了帕維利奇和幾名烏斯塔沙移民到了當地的成員。帕維利奇被關押在都靈,1936年3月獲釋。在他與歐根-迪多-克瓦特尼克會面后,他表示暗殺是 "塞爾維亞人唯一理解的語言"。
? ? ? ? 在監(jiān)獄里,帕維利奇被告知1935年南斯拉夫首相的選舉結果,當時由克羅地亞人弗拉德科-馬切克領導的聯(lián)盟獲勝。后者宣稱之所以得勝就是得益于烏斯塔沙的活動。到1930年代中期,帶有首字母?AP的涂鴉就意味著 "安特-帕維利奇萬歲"(克塞語:?ivio Ante Paveli?)。
? ? ? ? 1930年代,留在克羅地亞和波斯尼亞與南斯拉夫進行活動的 "本土 "烏斯塔沙成員與出國的 "移民 "烏斯塔沙間出現(xiàn)了分裂。教育水平低得多的“移民派”被“本土派”視為暴力、無知和狂熱,反之, “本土派”則被自視為“戰(zhàn)士精英”的“移民派”斥為 "軟蛋"。
? ? ? ? 1937年3月后,意大利和南斯拉夫簽署了一項友好條約,烏斯塔沙及其活動被禁止,但是這吸引了年輕的克羅地亞人,特別是大學生的注意,他們將成為組織的同情者或成員。1936年,南斯拉夫政府對那些在國外的烏斯塔沙提供了大赦,條件是他們必須承諾放棄暴力;許多“移民派”表面上接受了大赦,其實是在回國之后,在國內依然展開秘密活動并回國。? ? ? ? ?
? ? ? ? 1930年代末,烏斯塔沙開始滲透到克羅地亞農民黨、克羅地亞國防軍和農民公黨等正式或者準軍事組織中去。在薩格勒布大學,一個與烏斯塔沙有聯(lián)系的學生團體在1939年最終成為了當地最大的學生團體。1939年2月,兩名從拘留所回來的人,米勒-布達克和伊萬-奧爾薩尼奇,成為親烏斯塔沙的雜志《克羅地亞民族(克塞語:Hrvatski narod)》的編輯。
? ? ? ? ? ? ? ? ? ? ? ? ? ? ? ? ? 二戰(zhàn)期間
? ? ? ? 軸心國于1941年4月6日開始大舉入侵南斯拉夫??肆_地亞農民黨是當時克羅地亞最有影響力的政黨,但是其領導人弗拉德科-馬切克拒絕了德國人關于領導新政府的提議。4月10日,最資深的“本土派”烏斯塔沙成員斯拉夫科·克瓦特尼克就就控制住了薩格勒布的警察,并在當天的廣播中宣布成立克羅地亞獨立國家(克塞語:Nezavisna Dr?ava Hrvatska,簡稱NDH)。給傀儡國家取上這么個這個國家的名字就是要是試圖利用克羅地亞的獨立斗爭。馬切克當天發(fā)表聲明,呼吁所有克羅地亞人應該與新當局展開合作。

? ? ? ? 與此同時,帕維利奇和幾百名烏斯塔沙人離開他們在意大利的據點前往了薩格勒布,并于1941年4月16日在那里宣布成立新政府。他給自己起了一個 "Poglavnik "的頭銜,這是克羅地亞人對 "元首 "的近似稱呼??肆_地亞獨立國在克羅地亞的 "民族和歷史領土 "上宣布成立,即今天的克羅地亞共和國(但不包括伊斯特拉半島)、波黑、錫爾米亞和科托爾灣。
? ? ? ? 然而,在宣布獨立的幾天后,烏斯塔什就被迫簽署了《羅馬條約》,按照該條約,他們必須將達爾馬提亞和克爾克、拉布、科爾丘拉、比奧格拉德、希貝尼克、斯普利特、喬沃、紹爾塔、姆列特以及科納夫勒和科托爾灣的部分地區(qū)割讓給意大利。
? ? ? ? 然而因為烏斯塔沙這些個偽軍在戰(zhàn)爭的大部分時間里都是被南斯拉夫游擊隊吊起來打的對象,德國人和意大利人越發(fā)的覺得,與之站在幕后,還不如對這塊地區(qū)進行直接控制,因此這個所謂的傀儡國騎士已經被規(guī)劃成為了兩部分,西南部被意大利也控制,而東北部則由納粹德國進行管控。結果,克羅地亞獨立國被描述為 "一個意大利-德國的準保護地"。1943年9月,在意大利投降后,克羅地亞獨立國又收復了全部的根據《羅馬條約》被意大利割出去的領土。
? ? ? ? 最初支持烏斯塔沙政府的克羅地亞族人民轉瞬之間對于該政權的支持率可以說是暴跌式的下降,那這一切就始于烏斯塔沙選擇了將克羅地亞人心中視作民族心臟地帶的達爾馬提亞割讓了意大利,另外,隨著烏斯塔沙展開的迫害越發(fā)的無法無天和喪心病狂,該政府也是越來越不得人心。

? ? ? ? ? ? ? 烏斯塔沙民兵組織

? ? ? ? 克羅地亞獨立國軍隊是由沒有參加烏斯塔沙活動的入伍者組成。烏斯塔的民兵在1941年剛剛組織起來的時候是5個分別只有700多號人的步兵營(后來被擴編到了15個),兩個鐵路安全保障營以及精銳的黑色軍團和元首親衛(wèi)營(后來擴編為旅)。

? ? ? ? 1941年4月27日,一支新組建的烏斯塔什部隊屠殺了比耶洛瓦爾附近的古多瓦茨大部分塞族社區(qū)的平民。最終,所有反對和/或威脅到烏斯塔沙的人都被Remove了??肆_地亞農民黨于1941年6月11日被取締,因為烏斯塔沙試圖取代他們作為克羅地亞農民的主要代表的地位。弗拉德科-馬切克被送入了臭名昭著的亞塞諾瓦茨集中營,但由于他在人民中的聲望,后來又被釋放了出來,但依然被軟禁。馬切克后來又被外國人要求表明立場,反對帕維利奇政府,但他拒絕了。1941年初,猶太人和塞族人開始被強制性的命令離開薩格勒布的某些地區(qū)。
? ? ? ? 在克羅地亞獨立國成立后的幾個月里,大部分的烏斯塔沙組織都不在中央控制之下:除了4500名正規(guī)的烏斯塔什民兵之外,還有大約兩萬五千到三萬人規(guī)模的“野生烏斯塔沙”(克塞語:divlje usta?e),他們被法西斯政府控制的媒體宣傳為 "乞求 "被派去與政權的敵人作戰(zhàn)。??
? ? ? ? 在1941年夏季對塞族民眾犯下大規(guī)模罪行后,政權決定將所有暴行全都扔在了非正規(guī)的烏斯塔沙成員身上:這些人壓根是無組織無紀律的,簡直可以稱作是土匪。
? ? ? ? 克羅地亞獨立國方面也開始也只需要讓他們拿下所有戰(zhàn)利品就行。然而由于這些人的行為越來越過分,當局甚至被迫在1941年8月和9月將其中許多人判處死刑并公開處決,因為他們未經授權,就對塞族和吉普賽人使用了極端暴力。為了制止這些所謂的的“野生烏斯塔沙”無節(jié)制的搶劫和殺戮,獨立國政府又不得不動用了約六千憲兵和約四萬五千人的所謂“克羅地亞家鄉(xiāng)軍”。
? ? ? ? 1941年6月6日,帕維利奇首次與阿道夫-希特勒會面。1941年7月22日,時任帕維利奇政務部長的米勒-布達克公開宣布了國家的暴力種族政策。Vjekoslav "Maks" Luburi?,一位秘密警察局長,于同年夏天開始建造集中營。烏斯塔沙在第拿里山脈周邊各地村莊展開的活動讓當地的意大利以及德意志居民都感覺到了異常的不安。根據作家/歷史學家斯拉·特里夫科維奇的說法,早在1941年7月10日,對烏斯塔沙的殘酷措施實在是看不下去的埃德蒙·格萊瑟-霍斯特瑙就向德國最高司令部,即國防軍最高司令部(OKW)報告了以下情況。
? ? ? ? “我們的部隊不得不成為這種事件的啞巴證人;這對他們本來很高的聲譽沒有任何影響……我經常被告知,德國占領軍最終將不得不對烏斯塔什的罪行進行干預?,F(xiàn)在看來,這種情況確實會發(fā)生?,F(xiàn)在,以現(xiàn)有的力量,我無法要求采取這種行動。對個別案件的臨時干預可能會使德國軍隊看起來要對過去無法阻止的無數罪行負責。”

? ? ? ? 歷史學家喬納森-斯坦伯格是這么描述烏斯塔沙對塞族和猶太平民犯下的罪行的:
? ? ? ? “塞爾維亞人和猶太人的男人、女人和兒童大部分都是被活活砍死的。”斯坦伯格在研究了意大利人拍攝的有關烏斯塔沙罪行的照片時寫道:“有照片顯示,塞爾維亞婦女的胸部被小刀割下,男人則是眼睛被挖掉,被閹割和殘害”。
? ? ? ? 1942年2月17日,蓋世太保給黨衛(wèi)軍領袖海因里希-希姆萊的一份報告指出:
? ? ? ? “反叛者”團伙活動的增加主要是由于烏斯塔沙部隊在克羅地亞對東正教人口所實施的暴行。烏斯塔沙的暴行不僅針對參軍適齡男性,還特別針對無助的老人、婦女和兒童,其行為簡直可以用禽獸不如來形容。保守估計,烏斯塔沙屠殺和虐待致死的東正教徒人數約為三十萬。
? ? ? ? 1942年9月成立了一個烏斯塔沙國土防衛(wèi)步兵旅,1943年期間,烏斯塔什各營被重新組織為八個,每個都包含了8個步兵營的旅(第1至第8旅)。1943年,德軍在東線遭受重大損失后,意大利人也緊接著與盟軍簽訂了停戰(zhàn)協(xié)議,留下了大量的武器庫,南游擊隊也立刻得到了使用這些武器的授權。

? ? ? ? 等到1944年的時候,帕維利奇幾乎完全依賴烏斯塔沙的已經擴充到了10萬人的部隊,組成了第1至20旅、第21至24新兵訓練旅、三個師、兩個鐵路保障旅、一個國土防衛(wèi)旅和新的機動旅。1944年11月,克羅地亞獨立國武裝部隊與烏斯塔什的部隊合并為18個師,包括13個步兵師、2個山地師、2個突擊師和1個補充師,每個師都有自己的炮兵和其他支援部隊,軍隊實際上已經全面被烏斯塔沙控制,除了上述部隊之外,還不包括幾支獨立的裝甲部隊。
? ? ? ? 1945年5月9日,納粹德國的E集團軍正式投降后,這些殘余的狗腿子部隊的戰(zhàn)斗只持續(xù)了很短的時間,因為帕維利奇命令克羅地亞獨立國部隊試圖和大量的平民一起逃往奧地利。德軍及烏斯塔沙混合縱隊和南斯拉夫游擊隊之間打響的波爾亞納戰(zhàn)役是二戰(zhàn)歐洲方面的最后一場戰(zhàn)役。大部分逃亡者,包括烏斯塔什和平民,在布萊堡和奧地利邊境的其他地方向英軍或者蘇聯(lián)軍隊投降后,基本上全都被移交給游擊隊。帕維利奇在天主教神職人員的幫助下先后躲藏到了奧地利和羅馬,后來逃到了阿根廷,1957年4月9日,一位名叫布拉戈耶-約沃維奇的黑山裔移民在布宜諾斯艾利斯附近成功擊斃了帕維利奇;帕維利奇后來因傷勢過重而死。

? ? ? ? ? ? ? ? ? ? ? ? ??戰(zhàn)后

? ? ? ? 二戰(zhàn)結束后,在羅馬天主教教會和他們自己的基層支持者的幫助下,許多烏斯塔什人轉入地下或逃往加拿大、澳大利亞、德國和南美的一些國家,特別是阿根廷。
? ? ? ? 二戰(zhàn)結束后的數年之間,一些仍然沒有死心的烏斯塔沙分子又組織起了一個名為 "十字軍 "的抵抗組織,但他們在面對強悍的南斯拉夫人民解放軍的時候,基本上就是蚍蜉撼樹。
? ? ? ? 隨著克羅地亞獨立國的失敗,這一活躍的運動進入了休眠狀態(tài)。內訌使幸存的烏斯塔什集團四分五裂。帕維利奇組建了克羅地亞解放運動,該運動吸引了幾個前克羅地亞獨立國的領導人。維科斯拉夫-弗蘭契奇成立了改革后的克羅地亞解放運動,并擔任其領導人。馬克-盧布里克成立了克羅地亞民族抵抗運動。布拉尼米爾-耶利奇成立了克羅地亞民族委員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