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社會主義聯(lián)邦共和國陸軍的地面載具(2250——2270)
元年式主戰(zhàn)坦克/自行防空系統(tǒng)
長11.8米
寬3.7米
高3米(包括遙控武器站)
全重:55噸
成員組:3人
動力:4臺燃氣輪機+一臺發(fā)電機,出力10000HP
時速:每小時80公里(公路速度)每小時56公里(越野速度)
續(xù)航行程:600公里
傳動系統(tǒng):電傳動,駕駛員可自動選擇機動速度
懸掛類型:液氣懸掛
武備:主戰(zhàn)型為一具輸出功率600MW的紫外光纖激光器?
? ? ? ? ? ? ? ? ? ??? ? ?一挺M25機槍+四挺M2230機槍(甲型)
? ? ? ? ? ? ? ? ? ? ? ? ?一座Gsh30-1炮塔+一挺M25機槍(乙型)
? ? ? ? ? ? ? ? ? ? ? ? 73毫米多用途拋射器(可拋射高爆彈、煙霧彈、消殺劑)
? ? ? ? ? ?防空型為一具輸出功率600MW的紫外光纖激光器或者一個4單元VLS(可一坑四彈搭載16發(fā)短程防空導彈)
防護:與T26相當,但只在車體貼爆反。
該車采用相比T26更大的無人炮塔以容納更多的機槍,該車的甲型堪稱間戰(zhàn)時期坦克的復刻:因為除了同軸機槍和頂部的遙控武器站跟武器站旁的機槍外炮塔尾部和車體前方都安裝了機槍。后續(xù)乙型拆除了大部分機槍,變成了同軸機槍為一挺M25機槍、頂部使用一座搭載30毫米機炮的無人炮塔。
該坦克的火力和上世紀的海軍上將級太空戰(zhàn)列艦的單個炮塔相當,但是因為燃氣輪機的發(fā)電能力和續(xù)航能力始終不如艦載核反應(yīng)堆所以主武器很少以設(shè)計時的最大功率攻擊。
該車的近程防空型相較主戰(zhàn)型僅僅只是取消掉大量機槍進而獲得足夠的仰角對抗空中目標,而遠程防空型則搭載了車載垂直發(fā)射系統(tǒng)以發(fā)射防空導彈或者超音速反坦克導彈攻擊目標。
元年式模塊化輪式戰(zhàn)斗平臺
長8米
寬2.9米
高2.3——3米
全重:22——42噸(不同模塊重量不同)
動力:4塊可充電電池,單次充電續(xù)航力為600公里(每小時20公里、行軍狀態(tài))
最大速度:公路極速每小時80公里,越野極速每小時59公里
傳動系統(tǒng):電傳動
載具方案:一具輸出功率200MW、波長20nm的固體紫外激光器+一挺M25機槍(突擊炮)
? ? ? ? ? ? ? ? ? 一門50毫米機炮+一挺50毫米自動榴彈發(fā)射器+一挺M25機槍+9名步兵(步兵突擊戰(zhàn)車)
? ? ? ? ? ? ? ? ? 一門125毫米迫榴炮+一門Gsh30-1 30毫米機炮+6名步兵(步兵支援戰(zhàn)車)
? ? ? ? ? ? ? ? ? 一座輸出功率30MW、波長22nm的固體紫外激光器+一臺野戰(zhàn)電子干擾系統(tǒng)(防空車)
? ? ? ? ? ? ? ? ? ?一座2年式輕型支援用電磁炮系統(tǒng)?(自行火炮型)
? ? ? ? ? ? ? ? ? 一挺50毫米自動榴彈發(fā)射器+一挺M25機槍+12名步兵或者最多25名平民(運輸型、醫(yī)療型、指揮車型)
? ? ? ? ? ? ? ? ? 一臺“霧霾”電子干擾裝置+一臺“亞馬遜”通訊處理系統(tǒng)(通訊—電子對抗型)
該車被用于替換過于狹小的M4車族,該車具有高度模塊化能力和2倍于M4車族的續(xù)航力以及足夠的人員搭載能力。該車作為輕型和中型部隊的主力載具大量裝備。
元年式重型步戰(zhàn)車
長11.8米
寬3.7米
高2.6米
全重47噸
動力:4臺燃氣輪機+一臺發(fā)電機,出力10000HP
時速:每小時80公里(公路速度)每小時56公里(越野速度)
續(xù)航行程:600公里
傳動系統(tǒng):電傳動,駕駛員可自動選擇機動速度
懸掛類型:液氣懸掛
可搭載成員:3名駕駛+9名步兵
武備:一座50毫米機炮+2具輸出功率50MW、波長40nm的激光武器+一挺同軸的元年式單兵武器系統(tǒng)(突擊炮塔)
? ? ? ? ? ?一門125毫米迫榴炮+4具導彈發(fā)射筒+一挺同軸的元年式單兵武器系統(tǒng)(防御/支援炮塔)
? ? ? ? ?4個副炮塔,單個炮塔可搭載一挺M25機槍或者1挺50毫米自動榴彈發(fā)射器(一號和二號炮塔)
該車主要作為重型部隊的主力步戰(zhàn)車使用,由于采用主戰(zhàn)坦克底盤所以防護能力相較模塊化輪式戰(zhàn)斗平臺大幅加強。該車的防御炮塔可搭載4發(fā)攜帶20噸TNT當量核彈頭的遠程線控導彈用于打擊敵方裝甲集群或者堅固工事,此外還有傳統(tǒng)的125毫米電熱化學迫榴炮作為重要的步兵支援和反坦克火力。
該車最大的特點是有四個可替換的副炮塔,可有效彌補射擊死角。
元年式通用氣墊船
全艇長:27米(氣墊狀態(tài))
全艇寬:14.3米(氣墊狀態(tài))
吃水:0.9米(非氣墊狀態(tài))
空載排水量:70噸
滿載排水量:130噸
動力:一個小型裂變反應(yīng)堆
航速:每小時90公里
運載能力:可裝載1輛主戰(zhàn)坦克+24名伴隨步兵或者2輛輪式戰(zhàn)斗平臺
武備:運輸模式下搭載1座單聯(lián)裝30毫米機炮(無人炮塔)以及一具元年式單兵反載具系統(tǒng)(無人炮塔)
武裝型可搭載一座元年式模塊化電磁炮系統(tǒng)或者2座2年式輕型支援用電磁炮系統(tǒng)+4挺M25機槍或6挺50毫米自動榴彈發(fā)射器(自行火炮型)一具輸出功率600MW的光纖激光器(突擊/野戰(zhàn)防空型)
該氣墊船相較于87式氣墊船體積和噸位大幅縮小,核反應(yīng)堆的輸出功率也有所降低。但是生產(chǎn)性和泛用性較高,可搭載身管支援火炮進行火力壓制亦或者搭載大功率激光武器用于防空和直射反載具。
元年式大型氣墊船
87式氣墊船拆除武備后的型號,僅保留4座混合武器無人炮塔(雙聯(lián)裝M25機槍+單門50毫米自動榴彈發(fā)射器),貨艙可容納4輛元年式主戰(zhàn)坦克或者500名步兵。此外部分87式氣墊船改成陸上機動指揮部或者多搭載核反應(yīng)堆跟無線充電設(shè)施作為移動電站使用,但大部分主要作為運輸船負責平原和沼澤等地形的后勤運輸和燃料補給。
元年式模塊化步行戰(zhàn)斗平臺
長7.4米(折疊)——11米(全展開)
寬4.7米(折疊)——9.3米(全展開)
高2.3米
步行結(jié)構(gòu):8足
全重:90噸?
動力:6塊可充電電池,續(xù)航力400公里 (行軍)
最大速度:每小時21公里 作者:克里斯蒂娜_M_莫雷諾?
武備:一門2年式輕型支援用電磁炮系統(tǒng)(自行火炮型)
? ? ? ? ? ?一具元年式模塊化電磁彈射火箭彈系統(tǒng)(火箭炮系統(tǒng))?
? ? ? ? ? ?一具輸出功率1GW、波長30nm的紫外固體激光器 (突擊/防空型)
? ? ? ? ? ?一門50毫米機炮+同軸元年式單兵武器系統(tǒng)+頂部50毫米自動榴彈發(fā)射器(步兵壓制型)
? ? ? ? ? ?一個大型貨箱,可容納一個連一天的補給
該步行戰(zhàn)斗平臺是新一代山地作戰(zhàn)最佳解決方案,由于機械結(jié)構(gòu)復雜性和自身續(xù)航能力原因該載具的自行火炮型僅能攜帶18發(fā)155毫米炮彈,突擊型的激光器由于是直接源自VBF111所以僅能照射10次。該戰(zhàn)斗平臺是第一款能進行遠距離無線充電的載具,可在距離充電車1公里外的地方進行定向無線充電
通用重型卡車
通用重型卡車主要在戰(zhàn)前和戰(zhàn)時大量生產(chǎn),通常具有優(yōu)秀的公路機動性和越野機動性以及強大的運載能力。此外在搭載3年式輕型電磁炮系統(tǒng)系統(tǒng)以及60發(fā)炮彈和核反應(yīng)堆時車輛全重高度26噸。
輕型高機動多用途輪式車輛
長5.1米
寬2.7米
高1.9米(無炮塔)2.4米(有炮塔)
重量:9噸
動力系統(tǒng):1臺燃氣輪機,動力2500hp
速度:公路速度可達每小時410公里,越野速度每小時90公里
乘員:5人(運輸型)
武備:一座Gsh30-1炮塔(武裝型)
? ? ? ? ? ?一挺M25機槍或一座50毫米自動榴彈發(fā)射器(運輸型)
? ? ? ? ? ?陸軍戰(zhàn)役指揮控制終端(指揮型)
? ? ? ? ? ?一座光電/紅外觀測系統(tǒng)(偵察型)
該車由于采用元年式主戰(zhàn)坦克相同的燃氣輪機以及更先進的傳動系統(tǒng),使其擁有和一級方程式賽車相當?shù)募铀傩阅芎瓦h超傳統(tǒng)直升機的行駛速度。偵察型和武裝型為了獲得較長的續(xù)航能力已經(jīng)將后排座位改造成可燃冰儲存箱,雖然該車防護薄弱且燃料消耗巨大,但是依然是陸軍輕型地面部隊的主力。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