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的道別里,我還是最喜歡“明天見”。
怎樣用一句話來詮釋六月?
是初夏?是考試?還是熙囔街頭來往人群中穿著各種單薄服裝的T臺秀?
在我對六月有認知開始,我習慣將他稱為:黑色六月。
這是一個分離的六月。這是一個判定去向的六月。這是一個分手的六月。
我們在這個六月經歷了:小學畢業(yè),初中畢業(yè),高中畢業(yè),大學畢業(yè)。
我們在這個六月,因為去向而舉棋不定,因為選擇不同城市而分手。
在所有過去的日子里,我們也會冠上很文藝的名稱:逝去的青春。
每一個畢業(yè)季,都有似曾相識的情景和感覺吧,無論初中還是高中,都有一瞬間的如釋重負和一轉身的遺憾不舍。
然而,我們的一生就像一直在路上的旅程。
我們會在不同的站停留然后又離去。
我們每經一站都會認識不同的人。
有的人只是短暫交集然后半途下車,也有的人會陪我們到下一站。
無論我們所到之處風景有多美,終將是要揮手道別離去。
每次的“再見”也就成了在心中念念不忘的舊日的故事。
01
最初的畢業(yè)
我們最初的畢業(yè)應該是小學了吧。
小學時是很期待畢業(yè)升初中的。
雖然沒有了六一兒童節(jié)。
但是,在某個定義來說,已經是小大人了。
可以逃離爸媽管束的魔抓,可以住校,吃泡面吃垃圾食品也沒人在身邊嘮叨了。
也正是因為這樣,小學畢業(yè)是沒有多少感觸的,因為單純,因為還不明道別。
很多年之后,我們再想起,心底應該都是溫柔的。
因為在那個舊日的故事里,我們都是天真單純的孩子。
02
最美的畢業(yè)
無論是初中畢業(yè)還是高中畢業(yè)都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
考完最后一科,走出考場的那一刻,內心抑制不住的呼喊:終于熬過去了,我要狂歡,我要睡個三天三夜,我要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我要在炎熱的盛夏肆意追劇熬夜。
然而,等一切都過去了歸于平靜的時候。
我們會想起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教室,想起講臺上的粉筆灰,想起某位老師講課的風格,想起黑板上某位老師龍飛鳳舞的字跡,甚至是某個同學在課堂上睡覺乃至口水打濕了的書本。
教室里,有我們的書聲瑯瑯,有我們埋頭苦學的身影,有我們課下的嬉鬧,有我們畢業(yè)前夕奮筆疾書的寫字的同學錄。
籃球場上,有男生籃球賽場上英姿煞爽投籃的身影。
寢室里,有室友坐在一起聊的小秘密。
無論是什么,都將會是我們最美的記憶。
盡管有太多的不舍,我們還是會微笑的說一聲“再見”。
在我高中畢業(yè)的畢業(yè)宴上,依稀記得自己是是有些不舍的,因為我那個時候是聞到了憂傷的味道的。
很多年之后,我們再想起,心底應該都是心潮澎湃的。
因為在那個舊日的故事里,有我們?yōu)橹畩^斗的戰(zhàn)場,有我們最美的年紀甚至是情竇初開的感情。
03
最后的畢業(yè)
四年前,有多少人從進入大學開始,就在腦海里演練著2020年六月畢業(yè)的到來。穿著學士服,排排站,向天空用力拋起學士帽,拍畢業(yè)照。并且大肆宣告我已畢業(yè)。
然而,2020年,因為疫情關系。很多學校沒有畢業(yè)答辯,沒有畢業(yè)照。卻也變成了最難忘的畢業(yè)。
有很多人說:還沒開學,就已經畢業(yè)了。
也有人說:對于畢業(yè),我沒有什么感觸,我是期待畢業(yè)的,因為在這里,我不開心。
大學畢業(yè)之后,就會知道,我們只是在那里待過了四年,拿了畢業(yè)證書,有很多同學,從畢業(yè)就不會再有見面的那天,有很多同學即使有聯系方式都不會聯系。
真的是像極了徐志摩的《再別康橋》里: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
也正因為這樣,我一直相信釋迦牟尼說過的一句話
l無論你遇見了誰,他都是你生命中該出現的人,絕非偶然,他一定會教會你一些
l什么所以,我也相信,無論我走到哪里,那都是我該去的地方,經歷一些我該經
l歷的事,見一些我該遇見的人。
很多年之后,我們再想起,心底應該是平靜的。
因為,在那個舊日的故事里。有的人因為考研而繼續(xù),有的人因為等待著畢業(yè)而對付。
我們每走過的地方,都會變成舊日的故事,也都會在繼續(xù)的生活中念念不忘。
我們只所以有那些念念不忘的舊日故事,大概是席慕蓉說的那樣。
l我想,人類已經是一種很孤獨的動物了,假如再沒有這些舊日的故事來陪伴,再
l沒有些親愛的人讓我去思念,再沒有那些無邊的大地在等著我的歸去,那么就算
l走遍天涯,我也再不能獲得“存在”的意義了。
?在所有的道別里,我還是最喜歡“明天見”。
四年風雨同舟,我們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