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廈傷寒雜病論心法筆記(十七)
? ? ?問: 孕婦的胎位不正,還有臍帶繞頸,應該如何處理?
? ? ?答: 這些在事前都是可以做到的,在事前可以做防范,我們以針灸的穴道來說,在足太陽膀胱經的井穴至陰穴,足少陽膽經的井穴竅陰上做針刺(見下圖),如果胎位不正的話,針刺下去,胎位會轉正,胎位轉正了就不會有臍帶繞頸的現象。

? ? ? 前面像男孩的睪丸掉下來,也叫疝氣,也可以用針刺的手法,在足厥陰肝經的井穴大墩穴和足太陰脾經的隱白穴(見上圖),針一下去,井穴扎針很痛的,一痛一身體收縮,睪丸就收回去了,疝氣就沒有了。
? ? ? 一般里面有問題,我們在外面就可診斷得到,婦人懷孕以后,腳腫起來,說明水道系統(tǒng)不是很通暢,我們要讓水道系統(tǒng)通暢,例如像癸子,茯苓,這些都是排水很好的。
? ? ? 產婦懷孕從一到十月,前五個月,中醫(yī)的觀念是養(yǎng)母體,后五個月是養(yǎng)胎,前五個月是用《金匱》里的當歸散:當歸、黃芩、芍藥、川芎、
白術,后五個月是白術散:白術、川芎、各30克、蜀椒22克、牡蠣15克,白術散里最主要是有牡蠣,補胎兒的骨骼。這樣的話就不會造成胎兒太大,不會造成超級巨嬰。
?
? ?
現在好多媽媽懷的超級巨嬰,都是媽媽亂補,怕出危險,只有做剖腹產,給醫(yī)院增加一點收入,西醫(yī)在這方面是不錯的,中醫(yī)在這方面可能就望塵莫及了。中醫(yī)認為孩子在媽媽的肚子里要小,在過去怕出現難產,因為過去沒有西醫(yī),沒有剖腹產,所以,還會用布條把肚皮包住,不要讓胎兒過大。所以,中醫(yī)在后五個月不補孩子的肌肉,只補孩子的骨頭,孩子骨頭強健就好,這些都是我們事先可以預防的動作。
? ? ? 中醫(yī)所以叫上工治未病,一開始懷孕,我們就開始動手如何調理了。會造成胎兒胎位不正還有臍帶繞頸,這些都是媽媽在懷孕期間沒有注意保養(yǎng)。在懷孕之前可以吃一點四物湯,生完小孩以后可以吃一點八珍湯。生完小孩氣血兩虛,可以吃四物加四君子,在懷孕期間不能吃太多補氣的藥,補氣的藥吃多了,胎兒會變大。
問:硫磺如何煮藥?
答:硫磺是包煎,用布袋裝好放入煮,還有石膏也是包煎,不然,直接放在藥里面,煮出來的藥全是泥巴,拿不出來了,所以要包煎。有時硫磺和石膏放在一個布包里煎煮,有人會說,硫磺大熱,石膏大寒,怎么會把兩個大熱大寒的藥放在一起。這個也是根據病情的需要。還有就是牡蠣,牡蠣打碎也是包在布包里放入湯藥里一起煮,這樣煮得透,金石類的藥,都是采用包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