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悔今生-楊逍Vs紀曉芙

我一直在想 那姓楊的男子落魄不堪 凄涼于世 是不是只是為了遇見她?
他前半生的放浪自負 不拘形骸 是為了綿長這撩人的相思
這一場追追逐逐的感情
他一直來回奔走
尋她
憐她
愛她
等她
他不是那西域之上叱咤風云的左使
他只是一個心心念念
盼給她一懷風月的男子
可她還是走了
走了干干凈凈
走的斷然決絕
她沖不破世俗的禮教
卻走不出那濃的化不開的深情
只剩下他失了模樣 散了心魂
多少年 多少年
他吹竹葉曲 癡婉纏綿全是溶進了涼涼秋風之中
他在等她
他黯然
她不悔
她為他不悔得了愛情
不悔失了性命
他的笑
他的懇求
他的風骨
他的不羈
他的溫柔和深情

很多年前,曾沉迷于武俠,電視上每次播出武俠劇我都是要看的??偢杏X那時候的武俠很有武俠的氣氛和味道。近幾年,武俠片大行其道,簡直到了泛濫的地步,連中央臺都來湊熱鬧,可惜拍出的片子選出的演員讓人大失所望,讓人不免唏噓,不要再糟蹋別人的心血了。我想中央臺只適合播出一些正統(tǒng)的劇目吧,武俠自有武俠的一方天地,又何必要鳩占雀巢呢?
央視武俠,不知道這算不算金庸先生武俠經(jīng)典上的敗筆? 對武俠的興趣慢慢淡了,我只愿懷想三對情人。楊過是人上人,小龍女是天上仙,這一對過于完美而稍嫌不真實。最喜歡的就是楊逍與紀曉芙,楊康與穆念慈這兩對。拋卻他們的好與壞,記得的,只是深深的愛。
說實話,整體的說,《屠龍》我并不喜歡金庸先生的這篇大作。因為我不喜歡張無忌。此書配角個個精彩,偏偏主角這樣優(yōu)柔寡斷。雖然少年張無忌我是比較喜歡的,他本性善良,秉性純良。只是成年后的張無忌,在對待男女關(guān)系上難免顯得拖泥帶水。他屬博愛之人,可做善良之解,但是他卻不懂得愛情不可以憐憫和仁慈,他的多情其實比無情更要傷人。周芷若,小昭,殷離,等等癡情女子,他莫不憐惜。在遇到趙敏之前,他對哪個都似有情,又都無意。特別對待周芷若的態(tài)度更是殘忍,也許他是無意,可是傷人卻深!早年的芷若溫順善良,若曉芙,只是她比曉芙要多出一些沖出世俗束縛的勇氣,性格中也隱藏了一些偏激,她的性格也造就了她日后的偏頗。


說來,她與張無忌是一段孽緣罷了。我以為,張無忌非但配不上趙敏,也配不上周芷若。 楊逍身為明教光明左使,位高權(quán)重,武功蓋世,加上他性格孤高不羈,半生風流瀟灑,本是個易讓女子心儀的人物。曉芙秉性剛直善良,但受正派邪派不兩立和封建思想束縛甚深,自然是不會和武林人物皆知的魔教魔頭牽扯。兩個人,一個是機敏狡猾,為達目的不則手段,愛恨分明的人物,一個是秉性剛直,不知變通,外柔內(nèi)剛的女子。在那樣的封建禮教的束縛下,在一群人的虎視耽耽下,在所謂的仁義道德下,注定了是沒有結(jié)果的。縱然楊逍不屑天下人的阻撓,但他無法改變曉芙的稟性,他或許愛上的就是她的稚純和剛直,但是偏偏是她的稚純和剛直令他們無法結(jié)合,否則,以楊逍的能耐,兩人隱居起來逍遙一世又豈非難事?話又說回來,世間男女,廝守一生未必就是最好的結(jié)局,一生太長,中間顛簸變故甚多,誰知道當初的濃情烈愛到最后不是一份哀怨呢?倒不如永遠記得,永遠懷念,這無半分瑕疵的愛情呵??v然是我真的不太相信愛情,也不免動容落淚,實非一句感動可以表達。
今日在網(wǎng)上搜索關(guān)于楊逍和紀曉芙的文章,發(fā)覺喜歡他們的人很多,但是亦有很多人提出疑問。比如楊逍既然愛她,為何強擄了紀曉芙一次,卻不肯再擄她第二次?有楊逍的保護,曉芙?jīng)Q計不會受這么多苦,此其一。曉芙行走江湖,楊逍若想找出她的行蹤決計不是難事,為何沒有找尋?此其二。還有其三,其四,等等,暫且不提。我看了很多人的觀點,在此,想說說自己的意見。 其實在金庸先生的原作里,關(guān)于楊逍與曉芙的描述著墨甚少。對于楊逍和紀曉芙的相遇沒有仔細寫什么,也許他是想用這段空白給大家提供一個任意幻想的空間。

這段故事在小說里邊可以說是很輕描淡寫的,的確不如臺灣版《倚天屠龍記里》演繹的精彩。通過楊佩佩的巧妙潤色,使得楊逍和紀曉芙短暫的愛情有了靈魂,盡現(xiàn)哀怨嗔癡,精彩至極。他們是傳奇而經(jīng)典的一對,但是也是最悲慘的一對,不是生離,便是死別。天人永隔縱然痛苦,但這悲戚的結(jié)局反倒給這段愛情憑添了唯美的光環(huán)。暫且不論這樣的愛情是否可能存于人間,只是這份美好的想念就足以慰籍千萬顆渴愛的心。 前面說過,楊逍既風流又孤高。因為他的風流,使得他在初遇曉芙之際就糾纏不休,這是楊逍通常對待女人的態(tài)度??梢哉f,遇到紀曉芙前,楊逍雖濫情,但其實他是個不懂情的人。曉芙出身所謂的名門正派,受到的教誨使她對于“魔頭”楊逍自然避之不及,而楊逍呢?一生受女人傾慕,風流瀟灑,魅力不凡,怎肯相信曉芙不會喜歡他?可以說楊逍太自信嗎?呵呵,但是紀曉芙終究愛上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