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第一清官:深受康熙帝賞識,死后數(shù)萬百姓送行
人們常說“明朝不明,清朝不清”,即使是這樣,清朝還是出現(xiàn)了一些清官,他們不僅得到了皇帝得賞識,還得到了百姓們的稱贊,從而流芳青史。在清朝的這些清官之中,有一位非常特殊,他被康熙帝稱為“清官第一,天下第一廉吏”。在他病死后,數(shù)萬百姓主動送殯,轟動一時。那么,這位清朝的第一清官到底是誰呢?

一、政績卓越
此人名叫于成龍,是山西永寧州人。順治十八年(1661年),已經(jīng)四十五歲的于成龍被任命為廣西羅城知縣。當(dāng)時正值戰(zhàn)亂,百廢待興,羅城的縣城中只有六戶人家,甚至連衙門都沒有。于成龍到任后,“召吏民拊循之”,“凡所當(dāng)興罷者,次第舉行,縣大治”,于成龍在任羅城任職七年,他愛民如子,“與民相愛如家人父子”。
康熙六年(1667年),于成龍升任四川合州知州,當(dāng)時合州的情況與羅城差不多,“州中遺民裁百馀,正賦僅十五兩,而供役繁重”。于成龍革除宿弊,“招民墾田,貸以牛種,期月戶增至千”。由于政績卓越,于成龍在兩年后升任湖廣黃岡同知,期間他化裝成乞丐,深入賊巢,一舉平定了境內(nèi)的匪患,所以再度升官,歷任代理武昌知府、黃州知府、福建按察使等職。

二、地方大員
康熙十八年(1679年),福建巡撫吳光祚向朝廷推薦于成龍,稱他為“閩省廉能第一”。第二年,康熙帝破格任用于成龍擔(dān)任直隸巡撫。于成龍上任后,“戒州縣私加火耗饋遺上官”,他還懲治貪官,賑濟(jì)百姓。康熙二十年(1680年),康熙帝在召見于成龍時,稱贊他是“清官第一”,“賜帑金千、親乘良馬一,制詩褒寵”。
沒過多久,于成龍又升任江南江西總督。上任之前,于成龍向朝廷推薦了多名官員,其中有一位與他的姓名完全相同(兩人沒有親屬關(guān)系),人稱“小于成龍”,后出任江寧知府,繼續(xù)輔佐“老于成龍”。在江南任職期間,于成龍做事更加努力,他“革加派,剔積弊,治事嘗至達(dá)旦”,他特別喜歡微服私訪,深入民間體察百姓的疾苦,了解地方屬吏的情況。

三、萬民送行
于成龍工作兢兢業(yè)業(yè),崇尚節(jié)儉之風(fēng),卻惹怒了當(dāng)?shù)氐暮雷?,“勢家懼其不利,?gòu)蜚語”。與此同時,在朝中執(zhí)政的明珠與于成龍的關(guān)系也很不好??滴醵辏?683年)十月,曾在江南督造漕船的副都御史馬世濟(jì)上書彈劾于成龍,“劾成龍年衰,為中軍副將田萬侯所欺蔽”。于成龍請求皇帝對自己嚴(yán)加懲處,康熙帝仍然讓他留任。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四月,六十八歲的于成龍病死。下屬官員來到了于成龍的室內(nèi),發(fā)現(xiàn)室中空蕩無物,“惟笥中綈袍一襲、床頭鹽豉數(shù)器而已“。江寧百姓聞訊,”罷市聚哭,家繪像祀之“,每天都有上千人到衙署去祭奠。在于成龍出殯那天,”士民數(shù)萬人步二十里外,伏地哭“,當(dāng)?shù)匕傩諅兌颊f,”數(shù)百年來無能如此者“。
參考資料:1.《清史稿》;2.《于成龍墓志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