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不治療抽動癥,會對孩子造成哪些傷害?
重慶天佑兒童醫(yī)院紀烈琴主任介紹,兒童抽動癥又稱抽動障礙或經常性痙攣,是一種慢性神經系統(tǒng)精神障礙。兒童抽搐表現(xiàn)為不自主的、突然的、快速重復的肌肉震顫,通常伴有爆發(fā)性的、不自主的發(fā)音和抽動穢語綜合征。通常從面部和頸部開始,逐漸向下蔓延。眨眼、瞇眼、撅嘴、搖頭、聳肩、縮脖子、伸胳膊、咳嗽、清嗓子都是常見的表現(xiàn)。

長期不治療抽動癥,會對孩子造成哪些傷害?
抽動癥兒童的病情經常波動,有時輕,有時重,精神輕松時緩解,睡覺后消失,偶爾一陣子自行緩解,但緊張、焦慮、疲勞、缺乏時會加重癥狀。
長期不治療抽動癥,對抽動癥的不合理治療,會給患者自身發(fā)展造成許多麻煩和痛楚。從大數(shù)據(jù)分析的臨床案例來看,這些具體的傷害常常存在:
1.造成社會障礙:4-12歲是兒童自我意識形成的階段。在與成年人和同齡人的互動中,他們的自我意識得到了發(fā)展,他們對自己形成了一定的看法和評價,比如他們是聰明的還是愚蠢的,是美麗或丑陋等等。患病后,一些在別人看來很奇怪的行為,常常會給別人造成責罵、嘲笑、自卑、焦慮和敵意,這些常常伴隨著整個成長階段,乃至是一生。
2.性格發(fā)展: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的社會交往和人際交往范圍逐漸擴大,會產生一些高級的情感體驗,如榮譽感、責任感等。如果孩子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特別是抽動無法控制時,會嚴重影響他與同學、同齡人的交流,導致自卑、社交退縮、行為不成熟、社交障礙、口吃,以及行為和紀律問題。嚴重影響他們的社會交往和人際關系。
3.情緒障礙:兒童患病后長期的抑郁和焦慮會對身心造成極大的傷害。兒童易自卑、自憐、孤獨、內向、情感脆弱。這種抑郁和不快樂會加重抽動癥的表現(xiàn)癥狀。
經常眨眼的孩子可能患有兒童抽動癥,其特征是面部、四肢和軀干肌肉的不自主抽搐,有時伴有異常的喉音。當然,許多患者都伴有臟話,所以他們稱之為抽動穢語綜合征。專家提醒,早干預,早康復!
[部分圖文源網絡 侵權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