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新祥旭考研集訓營:中國人民大學漢語言文字學2024年考研備考指導

2023-09-25 17:04 作者:新祥旭博學堂復旦考研  | 我要投稿

一、專業(yè)介紹

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的前身是1939年由陜北公學、延安魯迅藝術(shù)學院等合并成立的華北聯(lián)合大學文藝學院,是中國新文藝孕育和發(fā)展的搖籃。1959年創(chuàng)辦文學理論研究班。1960年成立語言文學系。1961年成立中國語言文字研究所。1978年語言文學系更名為中國語言文學系。2005年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成立。

文學院學科體系較為完備,涵蓋中國語言文學、戲劇與影視學2個一級學科;中國語言文學下設7個二級學科(文藝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漢語言文字學、中國古典文獻學、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以及2個經(jīng)教育部批準的自設二級學科:古典學、創(chuàng)造性寫作。設有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quán)點、博士后流動站,擁有國家二級重點學科文藝學、北京市一級重點學科中國語言文學。

二、招生目錄

050103漢語言文字學(00不區(qū)分研究方向)

考試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論

201英語(一)

626中國文學基礎

811漢語言基礎

學制:3年

備注:(1)本方向不招收少數(shù)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考生。

三、參考書目?

626中國文學基礎

袁行霈主編:《中國文學史》(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

游國恩主編:《中國文學史》(修訂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年。

錢理群:《中國現(xiàn)代文學三十年》,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年。

程光煒:《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第三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

洪子誠:《中國當代文學史》(修訂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陳思和主編:《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第二版),復旦大學出版社,2016年。

朱維之主編:《外國文學史·歐美卷》,南開大學出版社,2004年。

鄭克魯主編:《外國文學史》(第三版),2015年。

曾艷兵:《20世紀外國文學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童慶炳主編:《文學理論教程》(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

張少康:《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教程》(修訂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楊慧林:《西方文論概覽》,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年。

811漢語言基礎

殷國光,趙彤:《古代漢語》,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

王力主編:《古代漢語》 (校訂重排本),中華書局,2018年。

黃伯榮、廖序東:《現(xiàn)代漢語》(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葉蜚聲、徐通鏘:《語言學綱要》(修訂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

胡明揚、沈陽、賀陽:《語言學概論》, 語文出版社, 2000年。

備注:以上參考書目源于學長學姐推薦,僅供參考。

四、近幾年考研情況

2023年:60、60、90、90、365

2022年:60、60、90、90、367

2021年:55、55、85、85、345

2020年:60、60、90、90、365

備注:

2023年:統(tǒng)考擬招生3人。

2022年:統(tǒng)考擬招生7人,一志愿進復試3人。(最高分380,最低分370)

2023復試細則

2023年我校碩士研究生招生復試采取線下復試方式開展,具體復試內(nèi)容包括:

1.專業(yè)課和綜合素質(zhì)面試(滿分250分);

2.外語面試(含口語和聽力,滿分100分):聽力考試和口試由精通外語的教師負責,考生以抽簽方式確定口試題目回答問題,教師根據(jù)各人表現(xiàn)給予成績;

3.筆試(含專業(yè)綜合課筆試和外語筆試,滿分150分):專業(yè)綜合課筆試滿分為100分,外語筆試滿分為50分,考試總時長2小時;

4.同等學力加試:同等學力考生在復試中須加試兩門與報考專業(yè)相關的本科主干課程,加試方式為筆試,單科滿分為100分(加試時間、地點等信息報道時通知)。

加權(quán)總成績=(初試成績/初試滿分)x初試成績權(quán)重x100+(復試成績/復試滿分)x復試成績權(quán)重x100

復試結(jié)束后,我院將匯總考生各科目復試成績,并按照學校規(guī)定在我院網(wǎng)站公示,請考生關注我院通知公告。

五、備考指導

專業(yè)課一是626中國文學基礎。這門科目考察范圍極廣,不僅考驗你的文學知識基礎,同樣也能檢測你的知識轉(zhuǎn)化能力。

首先談談我的備考過程。6月到8月,我的重點在于閱讀參考書和補充筆記。在這三個月內(nèi),我在前人筆記底本的基礎上結(jié)合課本,形成了自己的筆記。完成這項工作之后,我給每本筆記都做了紙質(zhì)版思維導圖,并把近二十年的真題標在相應的思維導圖上。由此可以在每次翻閱筆記的時候了解考點分布。9月開始,我就將大部分時間用來背誦,從現(xiàn)當代文學和文學理論開始,再到外國文學和西方文論,最后到古代文學史,背完一輪筆記已經(jīng)到了十一月底。這一點是教訓。因為我認為自己是二戰(zhàn),所以高估了自己的效率和記憶能力,加上我的筆記比較詳細,因此背誦起來非常麻煩。

一輪結(jié)束之后,我發(fā)現(xiàn)腦子里還是空空如也,當時非常絕望。沒有辦法,我只能迅速投入到二輪背誦當中,盡可能抓重點加深記憶。等到考前,基本上文學基礎每份筆記都背了兩遍,西方文論和外國文學史只背了一遍,因此考專業(yè)課前一天晚上我簡單瀏覽了一下這兩門科目相關筆記的思維導圖和真題分布,就上考場了。由此能給大家的建議是,專業(yè)課背誦務必最晚要在八月開始,不然后面你會越來越絕望的。

其次是真題使用。文學基礎的題型也在不斷變化,直到最近三年才穩(wěn)定了下來,具體分為:名詞解釋*4(40分)、簡答題*4(60分)、論述題*2(50分)。如果說21-22這兩年626考察的知識比較基礎,那么今年考察的題目明顯比較靈活,尤其是現(xiàn)當代和外國文學的部分,不僅考察你的知識記憶,更考察你把知識點輸出為論點和論據(jù)的能力。我認為真題不一定要做,因為非常浪費時間,背誦已經(jīng)給人很大壓力了,就不要強迫癥似的妄想做完每年真題了。我的建議是,瀏覽一遍,大概知道思路就行,尤其是簡答題和論述題,如果是課本上沒有的東西,你應當學會適度拓展。如果確實要做真題,可以在考前模擬一兩套,試試看能不能寫完,規(guī)劃好每道題的作答時間。另外,答題的時候注意文學類答題技巧,這里不做推薦,b站和公眾號到處都有類似的答題思路帖子介紹。

專業(yè)課二是811漢語言基礎。相比626中國文學基礎而言,這門科目備考相對比較輕松。從參考書就可以看出,數(shù)量很少??v覽最近三年的復試名單,可以發(fā)現(xiàn)復試入圍者這門課的成績普遍在125以上。

首先依然是我的備考過程。由于我報考的專業(yè)是語言類的,因此,這門課的備考于我而言相對比較輕松。雖然我學不懂古代漢語,但我對語言學和現(xiàn)代漢語非常感興趣,因此整體上準備得比較開心。在這門科目的備考過程中,語言學和現(xiàn)代漢語這兩門課我沒用任何人的筆記,全靠圣才的電子書和自己對真題的把握形成了一套系統(tǒng)性比較強的筆記。8月-9月,我讀完了相關的參考書并形成了自己的筆記。從11月開始,我投入到語言學的背誦當中。期間,我背完了自己整理的語言學和現(xiàn)代漢語的筆記,還有現(xiàn)代漢語語法研究教程的筆記。

11月底,我開始背誦古代文學通論,并整理真題中出現(xiàn)過的六書分析。12月,我又把語言學、古代漢語通論、古代漢語文選過了一遍。考前一天,我又飛速過了一遍語言學筆記。就語言學的復習進度來看,我自認為自己的進度條是正常的。值得一提的是,在語言學備考的過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非常友好同時熱愛語言學的研友。我們一起討論名詞化、兼類、兼語句、歧義句等重要的語法現(xiàn)象,并查閱了一些論文,最終實現(xiàn)了共同進步的目的。

其次是真題使用。這門科目的考試題型也在不斷變化,前兩年固定題型為:名詞解釋*4(20分)、簡答題*2(20分)、論述題*4(60分)、古代漢語*1(50分)。但今年取消了名詞解釋,題型為:簡答題*3(30分)、材料分析*3(60分)、古代漢語*1(60分)。前幾年試卷難點在于古代漢語,因為句讀和翻譯都很長,六書分析也變幻難測。但今年古代漢語成了送分題,語言學部分則成了變數(shù)最大的部分。

一是取消了名詞解釋,開頭就是簡答題,不懵才怪呢;二是語言學除了主謂謂語句是課本知識點之外,其他都是語言材料分析題,并且不會給定角度,需要你自己從已有的知識中提取符合材料的東西,然后對材料進行詳細地分析。這就要求你不能背死書,因為不會再考察大篇幅的知識點默寫了,而是要考察你的知識應用能力。所以,這門課真題的使用方法上,我的建議是,首先搞清楚真題分布,然后以題型為中心進行復習。整體上無非就是兩個部分:古代漢語和現(xiàn)代漢語。只不過現(xiàn)代漢語應當和語言學綱要結(jié)合起來復習,效果相應會更好一些。


新祥旭考研集訓營:中國人民大學漢語言文字學2024年考研備考指導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盐津县| 岑溪市| 勐海县| 凤山县| 弥渡县| 滁州市| 三门峡市| 黑河市| 远安县| 竹溪县| 昌平区| 桑日县| 莱阳市| 天水市| 武陟县| 正镶白旗| 九寨沟县| 浦县| 桃江县| 昆山市| 三亚市| 军事| 左云县| 凤山县| 临汾市| 崇阳县| 万荣县| 鄂伦春自治旗| 秦皇岛市| 五莲县| 忻州市| 青龙| 伊川县| 遵化市| 昆山市| 华亭县| 永福县| 墨江| 海门市| 通化市| 甘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