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起什么標題
電影院看的,后來又刷了一遍。
第一次看前半段感覺云里霧里,后半段感覺為哭而哭(自我感覺)。
剛開始以為是一個小女孩找媽媽的故事,也能從色彩的絢爛與畫風的奇幻(褒義)中體會到一切都像女孩兒的想象一樣,但這不妨礙我不理解為什么她就在深海大飯店里了。(看到后面才理解原來是南河賣的繪本)
結果就是我前半段光去看可愛海獺海象去了(對不起是它們先動的手要是沒有它們我都快睡著了)
直到喪氣鬼的出現(xiàn)讓我看到了一點主線的曙光,讓我看到了女孩的情緒低落,南河就像魔法師一樣想給女孩變出快樂。很爛漫,很童真,小海獺唱歌也很可愛。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自我檢討一下,我不是一個細心到會關注每一個細節(jié)的人,去影院看電影也只是以一個普通人的身份,想不通的地方就不想,糾結的地方再看一會兒就忘,所以基本不會刻意去發(fā)掘所謂伏筆與暗線。(不過伏筆我一般看得出來,暗線就隨緣了)(當時看海報感覺挺夢幻的就進去了,哪知道這片是致郁的,本來還想放松一下來著)
可是深海的謎底揭曉時間太后面了啊…最后半個小時狂轟亂炸一般的淚點爆破,我可憐女孩,可憐南河,覺得我前半段不喜歡女孩的性格不太好,也覺得南河善良到像顆星星一樣。
不過說真的,哭過就過了,也許是哭累了,反而什么都不剩下,甚至感覺后面對于女孩的同情只是道德心的譴責,而不是對于她沖破苦難的感動。
當然南河的熱忱我是一直肯定的,救人不需要理由,那種情況下一般人不會想到更好的救援手段了(雖然不知道那種風雨天海上還有沒有信號),對他我只有一種好人沒好報的遺憾。
畫風我是喜歡的,人物塑造我只能說一般,主線劇情…也就那樣,升華升得不太成功。
本來打三星,后來深海得到了很多人的喜歡與推薦,我又去看了一遍。然后被人罵不帶腦子,沒有共情力。我看懸疑之類的肯定會帶腦子,但深海我一開始以為是治愈的哇(后來看到可愛海獺就更沒有腦子啦)。還有共情力就更離譜了,說這話你對得起我在電影院哭沒的兩包紙巾嗎。(要我說缺乏共情力的人還能更深層地感受對于病癥的表達呢,不像我,哭成狗了啥也不知道)
難負盛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