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出書:出書不賺錢那為什么還有那么人寫作投稿想出書?
看到這樣一句話:“在國內出書,99%都是賠錢的?!比缓笤倮^續(xù)看一些相關信息,基本上得到的信息都是出書不賺錢。
先從出書的方式來看,出書一般有公費出書、自費出書。
公費出書,給的稿酬,一種是買斷,一種是結版稅。
買斷,就是一次性付清,之后書籍大賣與否與你無關,但買斷費用一般不會太高,幾千塊錢的占大多數。辛辛苦苦的創(chuàng)作那么長時間,少的兩三個月,長的幾年也有,得到的報酬就一點,從這方面來看是有點不太劃算的。從錢的層面來講,付出>回報。
給版稅,版稅一般是8%左右。此前國家新聞出版署公布的新聞出版業(yè)產業(yè)分析報告顯示當年出版的新版圖書有22萬余種,總印量差不多25億冊,這中間除去自費出書等,一般書的平均銷量差不多是五六千冊。按6000來算,定價36元,這樣稅前稿費差不多17280元,再扣除個人所得稅,也沒有多少。同樣的道理,從錢的層面來講,付出>回報。
至于自費出書,那作者能夠得到的錢就更別提了。按照某出版社的原話:你的書質量好的話,就肯定來投稿,找我公費出了;而你來投稿但我沒出的,那就是你書質量不好。由此可見,自費出書的市場是真的不被看好(當然需要刨除那些個別案例)。所以自費出書想賺到錢真的是很難很難。
But,還是有更多的人在投稿,在找出版社,在找出書機構,Why?
出書中,有些是賺錢的——教材、作者有粉絲閱讀基礎的。教材只要出了,基本上都不會缺生源;有粉絲閱讀基礎的就更不用說了,不然也不會培養(yǎng)出那么多的網文大大。對這些來講,不管是自費還是公費,都不怕賠本。不過這說到底其實還是錢在支撐,那其他呢?
這就需要問,除了錢,你想通過出書得到什么?
小編總結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幾點:
1.出書主要是為了實現自己的出書夢。有相當一部分作者其實就是為了實現自己這個非常純粹的夢想。
2.出書主要是為了沉淀自己。因為寫書的過程,是一種非常難得的經歷,可以將自己的思想融入作品中,梳理自己的思緒。而在這之后出書能賺錢就賺錢,賺不到也無所謂。
3.出書是為了打破圈層。非常明顯的,例如作家的圈層。作家這個圈子說實話是排外的,你想進去,起碼得有一部已經出版的作品,不然即便是你在網上混的再風生水起也是枉然。這本書相當于是一塊敲門磚,給你一個打破圈層的機會,得到更大的成長。
4.出書是為了得到更多的晉升機會。在事業(yè)單位中,出書可以評職稱。在企業(yè)單位中,一本書可以增加自己的資歷,就像求職的時候,你說你出過一本書,不管書質量的好與壞,在那個時間點,就會得到加分。
5.出書是為了建立自己的品牌,擴大影響力。就像相聲界的大佬郭德綱,德云社這個牌子已經那么有名,但他也說過:想出名,先出書,所以他自己也出了一本《過得剛好》。
還有很多理由在推動著更多的人來出書,在這里就不再總結。
不過在這里要說一下,往往有很大一部分作者,其實都是忘了自己一開始想出書是為了什么,特別是對于自費出書的作者來講,在多家詢問后就不再出書,放棄了。有的是覺得出書費用的確高;有的是感覺我的書那么好,現在出書也不便宜,以后有機會公費出了再出;有的甚至是已經在簽訂合同的環(huán)節(jié),但對合同不滿意,我是甲方,你們就要按我的要求來……對于這些現實一定會告訴你以后出書的費用肯定比現在高,合作也不是一家之言??梢宰屑毾胂?,出書是為了什么?不要被其他因素干擾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