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面試】公務員面試—事業(yè)編面試——結構化面試通用,逆襲必看有字幕!

緒論 面試概論
一、什么是面試
能力和個性品質
方式:結構化面試、無領導小組討論
特點:1.直觀性 2.互動性 3.公平性
主要測評要素:
1.綜合分析能力
2.計劃組織協(xié)調能力
3.應變能力
4.人際交往的意識與技巧
5.言語理解與表達能力
6.崗位匹配性
7.自我情緒控制
8.專業(yè)能力
9.舉止儀表
二、面試學習須知
(一)考官維度
考官真實評分行為主要基于三個方面:
1.考官工作經驗
2.現(xiàn)場比較
3.考官題本
(二)學生維度
內容個性化,語言生活化。
個性化:需要知識儲備。(人民日報 評論版塊)
生活化:需要融會貫通(熟能生巧)
三、面試的分類
(一)結構化面試定義
(二)結構化面試特點
領導、大學老師、技術人員
流程:審查抽簽--面試候考--開始答題--考生退場--統(tǒng)計分數(shù)
第一節(jié) 應變能力
一、能力概述
(一)定義
1.情緒穩(wěn)定
2.思維反應冥界
3.考慮問題完全周到
二、應對思路

1.明確工作目標
通過審題,梳理出題目中的各個問題點,并對其進行煎藥概括,要求完整全面不遺漏。
2.解決當務之急
依照“輕重緩急”的原則,明確當務之急,先解決情緒、語言、肢體沖突、人身安全等緊急的問題。
3.處理根本問題
找到導致當務之急產生的根本問題,通過有細節(jié)的、符合實際工作情境的方式處理。
4.進行總結預防
為了避免類似的事情發(fā)生,我們需要總結之前的問題,進而,做一些預防性的工作,杜絕詞類問題再次發(fā)生。
三、處理原則
1.區(qū)分當務之急
關注那些急迫的,應當優(yōu)先處理的問題。
(1)生命安全 “污染、爆炸”
(2)危險源 “生化武器、放射元素”
(3)過激行為
(4)信息事故 “假消息”
2.區(qū)分根本問題
緊急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
【案例一】:



【案例二】:



第二節(jié) 人際關系
一、能力概述
(一)定義
在工作中能夠建立與維持自己與他人、團體之間的關系,而這些關系往往是有目的的、與工作息息相關的。人際關系包含人際意識與人際技巧兩方面。
(二)能力解讀
1.人際合作主動
- 理解組中中權屬關系(包括權限、服從、紀律等意識)
- 人際間適應,有效溝通(傳遞信息)
- 處理人際關系原則性和靈活性結合
二、應對思路
1.怎么看
談談理解和認識(影響、原因、處理原則)
2.怎么辦
(1)溝通
(2)協(xié)調
三、處理原則
(一)主動性
1.定義
個人按照自己規(guī)定或設定的目標行動,而不以來外力推動的行為品質,即不用別人告訴個體就能自覺、自主、出色的完成工作的特性。
人際合作的主動性:完成工作+人際交往
2.處理原則:
自身找原因,自身找辦法
【案例一】

(二)適應性
1.定義:適應新環(huán)境,人際環(huán)境,工作環(huán)境,領導的風格。
2.處理原則:
三、處理原則
【案例二】

1.調整心態(tài),樂觀面對
2.理順工作(能力不足/壓力過大)
3.尋求幫助(加人/加時間)
(三)權屬意識
1.權限意識
有權也有限,權責要承擔,界限不能突破。
2.服從意識
(1)堅決服從領導已發(fā)作出的決定
服從上級,是公務員的一項基本義務。
【案例三】


【案例四】


1.服從領導
2.尋求幫助
3.提高效率
(三)權屬意識
(1)服從領導但不盲從領導
【案例五】


1.立即執(zhí)行不打折扣
2.過程中向領導積極匯報
3.如果違紀不卑不亢
(四)人際關系的原則性與靈活性
1.定義:
原則性:遵守工作中的規(guī)范和原則以及單位明確的規(guī)章制度和約定俗成的規(guī)矩
靈活性:因人而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案例六】


1.向領導解釋,制止新員工
2.分析打撲克原因
3.針對處理要溫柔
4.反思自己,總結預防
第三節(jié) 綜合分析 (社會現(xiàn)象)
一、能力概述
(一)定義
是指按照一定的內在邏輯對事物進行歸納概括的能力。
是指按照應用一定的分析方法將抽象、模糊的事物分解到事物本質的能力。
(二)能力解讀
- 觀點有準度
- 表述有條理
- 思維有廣度--知識的積累
- 內容有深度
(三)考察形式
1.社會現(xiàn)象
2.政策理解
3.態(tài)度觀點
4.其他類型
二、社會現(xiàn)象
應對思路:
表明觀點--分析原因/影響--提出對策
處理原則:
1.主體分析法:

主體:幼師、家長、園方、教育主管部門

【案例二】

表明觀點:扭曲價值觀、誘發(fā)犯罪
分析原因:網絡主播;直播平臺(內容不審核;追逐利益);政府監(jiān)管(技術跟不上力度偏弱,法律上為灰色地帶,政策性還沒跟上)
解決辦法:平臺自我監(jiān)督(加大監(jiān)督審核力度,對低俗主播,輕則警告,重則拉黑);部門監(jiān)督明確(部門監(jiān)管要相對明確;觀眾舉報獎勵 )
【案例三】

表明觀點:令人憂心
分析原因: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分配相對不公平)
家長教育觀迷信名校
惡劣影響:家庭舉債購房
擴大教育失衡
解決辦法:共享教育資源(推行網課;老師進修)
學校倡導正確教育觀念(勸誡家長)
三、政策理解
(一)定義
主體+目的+手段
應對思路:
表達觀點+分析影響/原因+提出解決建議,針對手段/針對目的
【案例一】

表明觀點:初衷為民,方式不妥
分析原因:領導政績觀偏差,一刀切
不利影響:未辦理群眾怨聲載道
解決辦法:1.正確宣傳etc 2.尊重群眾的選擇
【案例二】

表明觀點:理解出發(fā)點,不認同方式
全面強制捕殺問題:
1.違背倫理道德,容易引起社會矛盾
2.引起民眾質疑,認為政府存在懶政行為,有“一刀切”嫌疑
3.只是權宜之計,并非治本之策。
捕殺費用由養(yǎng)犬人承擔的問題:
1.二次傷害
2.費用由養(yǎng)犬人承擔,缺乏法律依據(jù)
解決辦法:
1.明確捕殺范圍,細化捕殺標準
2.建立起科學的動物保護機制或機構,從根源上控制野犬的繁衍,救治傷殘的野犬,人性化管理
3.地方政府免費提供疫苗,做好狂犬病的防治工作
4.加強宣傳,呼吁市民文明養(yǎng)犬,制定養(yǎng)狗公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