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間玩戶外那些事 5
? ? 小學(xué)的時候 老頭帶我去過江油的佛爺洞 其實那時候名字叫斧頁洞 里面有條暗河 水和外面的水是不相通的 暗河里面的水非常的干凈 可能是礦物質(zhì)比較多 這里的水洗手會感覺飛的滑 溶洞里面非常的干凈 所有的石頭都是白色的石灰石??當(dāng)時這洞里沒有燈 進去的人要自己帶電筒 初中畢業(yè)的時候 學(xué)校組織去了這里 洞里按了很多的彩燈 這無可厚非 過分的是 里面用水泥做了很多似是而非的雕塑 還在雕塑邊上寫了牌子起了名字 暗河也被挖通 和外面的河道相接 然后水把泥巴帶進來了 洞里很多會被淹沒的地方都有泥巴沉降 用水洗手的時候 也感覺不到很滑的感覺 還有一次在四姑娘山 每次去這里的時候 下山我都會帶走沿途看到的垃圾 有個當(dāng)?shù)厝藛栁覟槭裁催@樣做 我說保持環(huán)境啊 這人居然說亂扔垃圾挺好的 政府會讓他們來撿 有錢拿....
? ? 基建狂魔沒發(fā)力的時候 山里面的道路真的是非常非常的爛 我和做押運員的叔叔去過馬爾康 一路上司機都在講什么地方什么時候發(fā)生了什么事故 還指給我看 河里面汽車的殘骸非常的多 塌方的事情基本上是隔三差五 我叔叔被堵路上的時間最長可以有一周 有一次在四姑娘山的貓鼻梁 我們回去的時候這里塌方 路屬于可以通行的狀態(tài) 不過客車上的人需要下次自己走過塌方路段 當(dāng)時我回頭看后面的同伴 正好看到一個場景 一個女人穿的涼鞋 一腳踩到稀泥里面 腳拔出來的時候只剩光腳了 現(xiàn)在再進山很幸福 路上基本都是鋪裝路面 容易導(dǎo)致塌方的地方也都被加固 道路也寬敞了很多 不會發(fā)生車輪緊靠懸崖的事情 車輪緊貼路邊 邊上就是萬丈深淵的感覺 相信正常人不會去體會的
? ? 阿壩州我去的次數(shù)非常的多 我感覺藏民好多都處于兩個不同的極端 山上的人很淳樸 對游客非常友好 我經(jīng)常遇到請我們吃喝住的藏民 都是免費 我們也很樂意接受這一份善意 回報是走的時候送他們我們帶過去的物品 有經(jīng)常打交道的 以后去我會帶一把我做的刀送他們 山下的藏民可能是和漢人接觸的多 有一分半非常的奸詐 并且不講道理 講好的消費最后突然漲價 答應(yīng)的事情不做到這些都是常態(tài) 和這些人打交道 唯一的感覺就是野蠻
? ? 海拔高的地方 身體狀態(tài)很重要 聽說過一個事情 有個支教的女老師 跟著她的學(xué)生去采蟲草 高山反應(yīng)死山上了 有一次我們開始遇到一個隊伍 人挺多 后來再次遇到 人就少了一半 問了情況 有個人高山反應(yīng)被送去搶救了 少了點人去照顧他了 一次在黨嶺 女朋友上山前就感冒了 我讓她別去葫蘆海 她不聽還和我吵架 萬幸沒發(fā)生肺水腫 一旦發(fā)生事故 根本不能及時撤退 另外海拔高的地方 天氣和平原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以前我們回成都的時候 盛夏季節(jié)牛仔褲里面其實還是穿著秋褲的 因為上車的時候還非常的冷 而車上又不好意思脫 所以下車還得穿著秋褲 在山上的時候 裝備的好壞非常重要 便宜沖鋒衣里面有一些透氣性很差的 這東西會致命的 透氣性差會導(dǎo)致里面的保暖衣物性能下降 失溫是會送命的
? ? 登山或者徒步的時候 帶一個結(jié)實的塑料袋挺有用的 裝東西就不說了 扎營的時候可以用來燙腳 累和寒冷的時候 燙腳有多舒服就不用我說了吧 挖個坑 里面放點苔蘚可以保溫 如果懶 可以找兩根樹杈插地上把袋子撐開 缺點是溫度下降快 放水的時候切記先放冷水 很多袋子不耐高溫的 燒水的鍋要大 那些容積1升的還是放棄吧 根據(jù)我的經(jīng)驗 燙腳一次需要起碼3升的水 一般我都是用兩個鍋燒水 鍋大的第一次加冷水的時候用 鍋小的用來添水延長燙腳時間 如果你是一個人出行 這方案還是算了 這得背多大一個鍋啊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