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行星”是介于行星和小行星之間的天體,太陽系已知七顆矮行星
在我們的太陽系中分布著許多不同類型的天體,主要的天體類型包括恒星、行星、矮行星、小行星和衛(wèi)星。太陽系唯一的恒星就是太陽,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可以說就是太陽系的老大,而其他天體就可以看成是太陽的跟班。太陽系中有很多天體圍繞著太陽公轉(zhuǎn),包括行星,也就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等八大行星。

太陽系示意圖
還有位于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的小行星帶,小行星帶中擁有數(shù)量極為眾多的小行星,目前已經(jīng)被編號的小行星有120437顆,小行星帶中的小行星總數(shù)可能在50萬顆以上。這些小行星個頭大小差異極大,有的只有石塊大小,有的小行星直徑可達數(shù)百公里以上。最大的三顆小行星分別是智神星、婚神星和灶神星,平均直徑都超過400公里。在小行星帶中有一顆“矮行星”,那就是“谷神星”,直徑約為950公里。

卡戎和冥王星
矮行星的體積介于行星和小行星之間,圍繞恒星運轉(zhuǎn),質(zhì)量足以克服固體引力以達到流體靜力平衡(近于圓球)形狀,但是沒有清空所在軌道上的其他天體。太陽系中的矮行星,目前已知的總共有七顆,除了之前提到的谷神星外,還有冥王星、卡戎星、妊神星、鳥神星、鬩神星和共工星。冥王星曾經(jīng)是太陽系第九大行星,而卡戎星一度被認為是冥王星的衛(wèi)星,后來發(fā)現(xiàn)卡戎星的個頭和冥王星相差不大,它們組成了一個雙星系統(tǒng)。

鬩神星
妊神星的直徑約為1436公里、鳥神星的直徑約為1777公里、鬩神星的直徑約為2326公里、共工星的直徑大約為1535公里。妊神星、鳥神星、鬩神星和共工星都位于太陽系海王星以外的“柯伊伯帶”,隨著人類對于柯伊伯帶的研究越來越深入,將來一定會有更多的矮行星被發(fā)現(xiàn)。

鳥神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