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中的吃喝?茶之路1:一杯茶中的氣象萬千

茶是中華文化的血脈,茶也是中國人的生活方式與生活內(nèi)容。一壺茶亦雅亦俗,一杯茶氣象萬千。
一部清朝人寫明朝生活的《儒林外史》,貫穿了各種茶事。無論官紳文人還是市井百姓、販夫走卒,見面都是一杯茶——在一杯茶中寒暄客氣,在一壺茶中談文論詩,在一碗茶里聊家長里短……
有的茶事很精致繁瑣,有的茶事很隨意簡單;有的茶事是一個人的浮沉史,有的茶事是萍水相逢的傳奇。閱讀小說,也行走在一條茶之路上,領(lǐng)略一壺茶中的人間冷暖,見證一杯茶中的氣象萬千……
1、鄉(xiāng)間小廟的尋常早茶
小說第二回,薛家集的村民們在觀音庵開會議事,為頭的申祥甫進(jìn)門就是一通排揎,指責(zé)和尚連香油都不舍得多放,白白領(lǐng)受鄉(xiāng)民們的香火。和尚不敢吱聲,陪著小心,趕緊泡茶招待大家:
“(和尚)拿一把鉛壺,撮了一把苦丁茶葉,倒?jié)M了水,在火上燎的滾熱,送與眾位吃?!?/span>

這大概是最簡單的煮茶方式,而苦丁茶不僅是茶,也有中藥藥效,這應(yīng)該是和尚最好的茶葉了,此時被申祥甫指責(zé),趕緊拿出來款待眾人。
眾人相聚,僅僅喝茶是不夠的,還要配上相應(yīng)的茶點。但和尚沒有馬上拿出來,等到官最大的夏總甲到來后,他才端上茶盤,里面是“云片糕,紅棗,和些瓜子,豆腐干,栗子,雜色糖——擺了兩桌?!彪m然都是普通百姓的吃食,便宜易得,可品種很豐富,看起來十分熱鬧,充滿了世俗的煙火溫情。
2、風(fēng)流公子的精致茶話會
相比薛家集的觀音庵,世家公子杜慎卿在南京寓所請客,就精致得多,也優(yōu)雅得多了。吃完飯后,他拿出的“是雨水煨的六安毛尖茶,每人一碗?!泵馐擒瑁膊皇菍こ5乃蔷牧舸娴挠晁屓讼肫稹都t樓夢》中妙玉用梅花雪烹茶,都是文人雅士的講究。

點心就更加精致了,“便是豬油餃餌,鴨子肉包的燒麥,鵝油酥,軟香糕。”——真是紅棗瓜子沒法比的,我們雖然沒吃過,可看著名稱就是唇齒留香,垂涎欲滴了。杜慎卿請的三位客人是窮困書生和孤陋寡聞的鄉(xiāng)下財主,這頓茶飯實在讓他們見所未見,大開眼界,以至于回到住處,還“恍惚如在夢中”……
3、一個少年的浮沉故事
馬二先生游過西湖、經(jīng)歷過洪憨仙詐騙未遂后,再次去城隍山吃茶,看到茶室旁邊新添了一張桌子,一個清瘦的少年正在給人拆字算命。偶爾一瞥見,發(fā)現(xiàn)這少年竟在讀他選編的八股文,頓時心生好感,便跟他搭訕起來。
少年很有禮貌,盡管知道馬二先生不拆字,不是他的生意,卻也恭敬地請坐,然后去茶室里“開了一碗茶”端給馬二先生。如此,讓馬二先生更加喜歡。得知他叫匡超人,流落于此無錢回家,當(dāng)即仗義相助,送了他十兩銀子和一件舊棉襖,鼓勵他好好讀書上進(jìn)。

還是這個匡超人,考中秀才被選取教習(xí)后再回杭州,舊日詩友景蘭江想找他聊聊,“要邀到茶室里去坐,匡超人近日口氣不同,雖不說,意思不肯到茶室”,匡超人自覺已經(jīng)上了檔次,根本不屑于清淡簡陋的茶室了。景蘭江無奈,只好請他去了一家酒樓。此后在酒樓上、在小船中,他高談闊論,再也看不上曾經(jīng)對他有大恩的潘三和馬二先生了……
4、兩個老人的風(fēng)雨江湖
嘉靖九年,蕪湖的甘露庵中來了一位自稱叫“牛布衣”的老儒。牛布衣住下后,白天去尋訪朋友,晚上便一個人在燈下吟哦詩詞,非只一日。
?“老和尚見他孤蹤,時常煨了茶送在他房里,陪著說話到一二更天。清風(fēng)月明的時節(jié),便同他在前面天井里談?wù)f古今的事務(wù),甚是相得?!?/span>

老和尚是個熱心人,他見牛布衣孤單,便時常來找他聊天。他們煮一壺茶談古論今,坐在天井前賞清風(fēng)明月,聊到共鳴處,彼此會心一笑。人生至此,夫復(fù)何求?
不久牛布衣病重去世,臨終前,將自己的后事全都交代給這個相識不久的老和尚。老和尚也沒有辜負(fù)他,邀請眾鄰居,為牛布衣辦了一場雖然簡單卻也鄭重的喪事,他親自為之入殮、念經(jīng)、停靈、供奉香爐魂幡,盡心盡力。
“茶煙一縷輕輕揚,攪動蘭膏四座香?!辈枋亲匀坏酿佡?,茶也是光陰的傳奇,一杯茶承載著一段故事,一杯茶里藏著每個人的苦樂人生?!度辶滞馐贰分械牟柚愤€很長,下篇繼續(xù)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