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要說“精神是塊骨頭”呢?
???“精神是塊骨頭。”(黑格爾《精神現(xiàn)象學》) ????當說出:“精神是……”的時候,我們期望看到一些純粹的、崇高的、高度抽象的定義,特別是在黑格爾的體系中。但黑格爾說:“精神是塊骨頭”,并認為這是一種辯證的對比,為什么?我們得來琢磨一下。 ????精神屬于實體,這是毫無疑問的。當我們向他人解釋精神是什么,給它下定義時,當然不能說“精神是精神”,就像說“企業(yè)家是咨奔家”而不說“企業(yè)家是企業(yè)家”。既然如此,那么一個來填補“什么”這個位置的短缺的客體就是必不可少的了。在這個判斷中,這樣的客體就是骨頭。但是,骨頭是死的、惰性的、呆板的,似乎與精神是絕對不能并列的。事實也如此,骨頭不過是某種失敗的實證,它體現(xiàn)出精神一詞的意指再現(xiàn)的最終失敗。這樣看來,精神不是骨頭(客體),不是客體的話,它就會是主體了。精神的主體性的回歸,直接指向黑格爾辯證法的兩條基本準則: ??????1.事物誕生自實體的自我差異化,并且不??得不依賴其對立面而存在。樹因為不是非樹才會是樹,同樣地,精神也因為不是客體才會是主體。 ??????2.實體即主體。 ????但是這也只說明精神不是骨頭,所以為什么不直接從“精神不是骨頭”開始呢?因為,當你直接說且只說“精神不是骨頭”時,你不過是擺了兩個相差異的客體出來。精神是什么?骨頭是什么?仍然一無所知,這個判斷對于通向真理也沒有幫助。相反地,“精神是塊骨頭”卻有切實的幫助,因為,當這種說法一出口,你馬上就會體會到它的荒謬性,而這荒謬性正是黑格爾所說的否定性?!熬袷菈K骨頭?!薄安唬【袼趺磿枪穷^?”我們要的正是這個“不”。“精神是塊骨頭”,這是失敗的,但失敗從來都不僅僅是失敗,結(jié)合前面提到的兩條辯證法基本準則中第一條,就能明白,客體“就是這個”只有通過那些“不是這個”,才得以顯現(xiàn)。也就是說,靠失敗帶來的否定性力量一步步揚棄,是辯證法中抵達最終真理的必要環(huán)節(jié)。